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嗓子腫了,只用兩味藥,病好了馬上停用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咽喉腫痛。

這個時候怎麼辦?其實, 對於有著豐富用藥經驗的老中醫們來說, 這件事情很好解決。 兩味藥, 就能讓症狀大大減輕直至消失。

這就是妙用板藍根和山豆根。 方法很簡單:

準備板藍根10克, 山豆根6克, 用沸水沖泡悶蓋10分鐘, 然後頻頻飲用。 可以續水。 輕症患者, 1到2天即可見效。 重症患者, 3到5天可以讓疼痛大為減輕。

接下來, 讓我們對這個方法背後的深意, 一探究竟。

咽喉腫痛, 這在中醫看來是典型的肺系疾病。 咽喉為肺之要道。 如果因為各種原因產生肺熱內蘊的問題, 那麼熱毒上犯, 聚集在咽喉處, 就會形成咽喉腫痛。 這個時候, 就需要我們清肺熱, 解熱毒。

我們拿什麼實現這個目的呢?就用板藍根和山豆根。

話說這板藍根, 很多人可能對其大名如雷貫耳。 這味藥在很多治療感冒的方劑中出現, 其主要作用, 就是養陰、解毒、清熱、去火、除煩。 中醫臨床發現, 它利咽的效果特別好。 它入肺經, 是中醫壓裡面去肺火的能手, 對肺燥、肺熱引起的各類症狀都有治療效果。 《中藥志》裡明確提出:“清火解毒, 涼血止血。 治熱病發斑, 丹毒, 咽喉腫痛, 大頭瘟, 及吐血、衄血等症”。

再說說山豆根。 此藥性味苦, 寒。 雖然有一定毒性, 但是小量服用是安全的。 它入肺、胃經, 功在清熱解毒, 消腫利咽。 歷代醫家通過臨床實踐發現, 這山豆根的突出作用, 就是利咽喉, 主要用於治療咽喉紅腫熱痛屬於實火肺熱者。 另外, 它也可以治療口舌生瘡、牙齦腫痛。 另外, 在《本草求真》裡面,

先賢還對其瀉火之能有另一番解讀。 這就是, 山豆根可以入心經。 咽喉腫痛, 看似和肺火有關, 實際上“肺逼近於心”, 所以心火熾盛者, 往往咽喉腫痛。 山豆根清泄心火, 因此可以“瀉心保肺”, 改善症狀。 也就是說, 咽喉腫痛, 伴發舌尖疼痛、心煩意亂、夜不能寐者, 用山豆根是可以有效治療的。

但是, 由於板藍根和山豆根性味苦寒, 所以對於脾胃虛寒者、體質虛弱者不適用。 另外, 二者搭配, 針對的主要是實熱、實火, 病症處於急性期, 疼痛劇烈者, 患處多紅、腫, 所以力道很大。 因此, 患者在服用後症狀明顯改善了, 就不能繼續服用, 以免傷正。 總而言之, 我們在借鑒應用前, 要請中醫師辯證指導, 不能盲目應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