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趙雲和魏延誰更有資格成為五虎上將

趙雲是蜀漢大將, 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並列, 當然看正史, 趙雲的官職比較低, 曾以偏將軍任桂陽太守, 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

以翊軍將軍督江州。 和魏延在蜀漢的官職沒法比, 征西大將軍 南鄭侯 涼州刺史, 並且賜予假節。

那麼如果趙雲和魏延誰更有資格成為蜀漢五虎上將, 答案應該是魏延:

其一, 魏延英勇不減趙雲。 魏延在小說卷九《劉玄德敗走江陵》則中第一次露面, 就表現得不同凡響。

當時, 劉備在曹操大軍追迫之下, 帶領大批百姓, 撤離樊城, 來到襄陽城下, 打算與劉琮合力抵禦曹操。 “蔡瑁、張允得知劉備喚門, 徑來敵樓上叱之曰:‘左右與我亂箭射之!’城外百姓皆望敵樓而哭。 忽後城中一將默然跳起, 引數百人徑上城樓, 來殺蔡瑁、張允。 ”這個路見不平, 拔刀相助的將領就是魏延。 他“大呼曰:‘劉使君乃仁德之人也!汝等何投曹賊, 以圖爵祿?非義士之所為!吾今願請使君, 入城誅賊!’輪刀砍死守門將, 遂開城門, 放下吊橋, 大叫:‘劉皇叔領兵殺入城, 以討國賊!’”由於劉備不願乘機入城, 轉走江陵, 魏延寡不敵眾, 只得逃離襄陽, 投奔長沙去了。 事雖不成, 卻表現了他的愛恨分明, 見義勇為。 赤壁之戰以後, 關羽進攻長沙,
與黃忠交戰, 長沙太守韓玄因黃忠不肯射死關羽而下令將他斬首。 在這千鈞一髮之際, 又是魏延挺身而出, “揮刀殺入, 砍散刀手, 救起黃忠, 大叫曰:‘黃漢升乃長沙之保障!韓玄殘暴不仁, 輕賢重色, 今殺漢升, 是殺長沙百姓也!願隨者便來!’”接著又“直殺上城頭, 一刀砍韓玄為兩段, 提頭上馬, 引百姓出城, 投拜雲長。 ”(卷十一, 《黃忠魏延獻長沙》則)這兩次關鍵時刻的“亮相”, 一因劉備仁德, 二為長沙百姓, 都可以說是情詞慷慨, 正氣磅礴, 因而一呼百應, 大得人心。 讀者從這裡看到了魏延過人的見識和膽略。

其二, 魏延見識不減當年韓信。 227年, 諸葛亮為預備北伐, 進駐漢中, 升魏延為丞相司馬、涼州刺史。 三年後曹魏三路大軍攻漢, 魏延和關中都督吳懿率軍西入羌中, 在陽谿大破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率領的魏軍, 因功遷前軍師、征西大將軍、授假節、封南鄭侯。 後隨諸葛亮北伐, 成為當時蜀漢頭號將領, 立下了赫赫戰功。 魏延每次隨軍北伐, 都請諸葛亮給他統領萬兵, 另走一路攻關中,

最後與諸葛亮會師于潼關, 如同前漢將領韓信的例子, 但諸葛亮一直不許, 所以魏延經常說諸葛亮膽怯, 恨自己之才不能盡用。

其三, 和趙雲的謹小慎微不同, 魏延豪氣沖天。 先主為漢中王, 遷治成都, 當得重將以鎮漢川, 眾論以為必在張飛, 飛亦以心自許。 先主乃拔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一軍盡驚。先主大會群臣,問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雲何?”延對曰:“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先主稱善,眾鹹壯其言。先主踐尊號,進拜鎮北將軍。

其四,魏延比趙雲更重要:從爵位上說,建興元年,趙雲為永昌亭侯,征南將軍;魏延是都亭侯,鎮北將軍。相差並不是太多。更重要的是,諸葛亮幾次出祁山,都是由魏延作先鋒,因功勞升遷為征西大將軍,南鄭侯。另外,從諸葛亮後期軍事安排上,由於趙雲早死,在建興七年就死了,所以,此時魏延的地位很高,作用也很重要。陳壽評價魏延說:“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只不過,在諸葛亮死後,缺乏戰略眼光和容人之度,結果在和同楊儀的爭奪中失敗,身敗名裂。

趙雲和魏延相比,趙雲不過是劉氏父子的保衛,儘管重要,沒有將帥之才幹,而魏延確實是一代名將,可惜劉備已死,諸葛亮嫉賢妒能之人,讓人遺憾!

先主乃拔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一軍盡驚。先主大會群臣,問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雲何?”延對曰:“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先主稱善,眾鹹壯其言。先主踐尊號,進拜鎮北將軍。

其四,魏延比趙雲更重要:從爵位上說,建興元年,趙雲為永昌亭侯,征南將軍;魏延是都亭侯,鎮北將軍。相差並不是太多。更重要的是,諸葛亮幾次出祁山,都是由魏延作先鋒,因功勞升遷為征西大將軍,南鄭侯。另外,從諸葛亮後期軍事安排上,由於趙雲早死,在建興七年就死了,所以,此時魏延的地位很高,作用也很重要。陳壽評價魏延說:“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只不過,在諸葛亮死後,缺乏戰略眼光和容人之度,結果在和同楊儀的爭奪中失敗,身敗名裂。

趙雲和魏延相比,趙雲不過是劉氏父子的保衛,儘管重要,沒有將帥之才幹,而魏延確實是一代名將,可惜劉備已死,諸葛亮嫉賢妒能之人,讓人遺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