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1945年毛主席出於何種考慮 安排陳毅與粟裕搭檔

核心提示:毛澤東做出這樣的安排, 一方面是根據陳毅的建議。 同時, 毛澤東也欣賞粟裕的軍事才華, 倆人都想到一塊去了, 所以才做出這個決定。 我想, 毛澤東主要是要利用陳、粟倆人各自的優勢。

陳毅與粟裕資料圖

本文摘自: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原題:一代儒將陳毅:五次脫險毛澤東親點為上海市長

“陳不離粟、粟不離陳”的由來

粟裕和陳毅在解放戰爭中創造了光輝業績, 二人被稱為“陳不離粟、粟不離陳”的一對好搭檔。 近年來, 社會上對二人的關係有一些片面之詞。 本文談談自己的看法。

陳毅、粟裕是一對好搭檔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 不久, 蔣介石調集500萬大軍, 發動了向解放區的全面進攻。 中央軍委和毛澤東決定成立五大野戰軍。 其中, 山東解放區的野戰軍和華中解放區的野戰軍合併後, 成立了華東野戰軍。 毛澤東發來電報說:在陳毅領導下,

司令、政委由陳毅一人兼, 戰役指揮由粟裕副司令負責。

“陳不離粟、粟不離陳”是在解放戰爭那個特定的歷史階段, 他倆調到一起後, 自然而然形成的。 1946年10月1日, 陳毅給軍委發電報說:“華野、三野統一指揮”, “在軍事上多由粟下決心”。 (《粟裕回憶錄》第407頁)1946年10月15日, 毛澤東看了陳毅10月1日的電報後回電說:“在陳毅領導下, 大政方針共同負責, 戰役指揮交粟裕負責。 ”粟裕看到毛澤東、陳毅電報後說:“現在中央、陳毅同志要我擔負這個重責, 我決心竭盡全力挑起這副擔子, 使陳毅同志用更多的力量抓全域。 ”(《粟裕回憶錄》第407頁)陳、粟調到一起後, 仗越打越好, 殲滅的敵人越來越多, “陳不離粟、粟不離陳”這種提法就越叫越響, 越傳越廣了。 時間雖然過去六十多年了,

但最近我問了在華東戰場戰鬥過的兩位老同志, 一位是三野司令部作戰科參謀袁仲仁同志, 另一位是六縱隊作戰科副科長惲前程同志, 他們都還清清楚楚記得這個流行的說法。

毛澤東做出這樣的安排, 一方面是根據陳毅的建議。 同時, 毛澤東也欣賞粟裕的軍事才華, 倆人都想到一塊去了, 所以才做出這個決定。 我想, 毛澤東主要是要利用陳、粟倆人各自的優勢。 陳毅的優勢是:資格老, 威望高, 有權威, 說話有人聽。 粟裕的優勢是:軍事上是強項, 是會打仗的行家裡手, 指揮藝術高明, 擅長打殲滅戰、大規模的運動戰、攻堅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