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冬季兩腿發麻須警惕

立冬後, 天氣逐漸寒冷, 有些老年朋友受寒著涼後, 走路走走停停, 尤其是停止活動的時候, 就會明顯感覺兩腳冷脹、麻木和疼痛,

伴有皮膚蒼白、觸覺減退、肌肉萎縮等症狀, 這是脈管炎的典型症狀。

血栓性閉塞性脈管炎簡稱為脈管炎, 是一種累及血管的炎症和閉塞性病變, 主要侵襲四肢, 特別是下肢的中小動靜脈。 我國各地都有脈管炎發病的報導, 但以黃河以北特別是東三省和內蒙古等地多見, 這是因為長期寒冷刺激, 常常導致交感神經興奮異常, 毛細血管痙攣性收縮, 血液迴圈的外周阻力增大, 使血管膜增生變厚, 血小板易於凝集而形成血栓。 中醫認為, 本病主要是由於情志內傷, 肝腎不足, 寒濕外受, 以致寒濕凝聚經絡, 痹塞不通, 氣血運行不暢而成。 四肢為諸陽之末, 得陽氣而溫, 久處寒冷, 寒邪外迫, 陽氣不能達於四末, 致寒邪深襲絡脈,

氣血運行不暢, 日久則肢體失養, 局部損害為沿靜脈分佈單個或多個呈條索狀的暗紅色硬化結節, 伴有疼痛及壓痛, 同時有局部皮膚溫度降低、顏色改變、下肢腫脹及淺靜脈曲張, 如不及時治療, 嚴重者可導致潰爛壞死。 中醫學一直將風、寒、暑、溫、燥視為外感病因, 而風寒恰恰是本病最重要的誘因。 所以要預防脈管炎, 首先必須隨時注意天氣變化, 避免著涼、受潮, 加強對肢體的防護和保暖。 其次, 應儘早戒煙, 吸煙者除發病率大大高於不吸煙者外, 得了脈管炎後, 也不易治癒。 第三, 一旦得了脈管炎, 除藥物治療外, 還要積極鍛煉。 藥物治療方面, 如表現為面色暗淡無華, 喜熱怕冷, 患肢沉重酸痛麻木, 小腿有抽痛感, 常伴有間歇性跛行者,
治宜益氣溫陽、通脈散寒。 方選黃芪15克, 熟地、薑炭、鹿角膠各10克, 黨參、當歸、牛膝各9克, 水煎溫服, 每天1次, 連用 3~5 天。 另外, 中醫有“氣行則血行”的理論, 採用外治方法, 運用中醫“消、托、補”和寒者溫之、熱者清之、實者消之、瘀者破之的治療法則, 以特定中藥外洗, 也可以改善患者血液迴圈, 消除血栓形成, 增強血管彈性, 加速傷口癒合。 取當歸、威靈仙各15克, 獨活、桑枝各30克, 水煎15分鐘後熏洗, 每日1次, 1 劑可用 2 天。 劉海兵 / 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