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梁武帝下詔書,稱他是“廉潔自居”,“內外稱善”!

南北朝時的梁國, 吳郡地區的吳縣有個人名字叫顧協, 他好學不倦, 極擅文筆。 進入官場後, 潔身自好, 很有節操, 頗富廉名。

顧協做安成王蕭秀的廷尉時, 由於他廉潔如水, 連厚衣服也置不起, 每到冬天凍得渾身打顫。 寺卿(官職)蔡法度很同情他, 想把自己多餘的衣服送給他穿用, 然而懼怕他為人清正, 一直沒敢張口。 他對人說:“我願把我身上的衣服脫給顧郎(對顧協的敬稱)穿, 但恐怕顧郎會對送衣人生氣, 鬧得難堪。 ”到頭來, 還是沒有找到合適的人, 敢去把衣服送給顧協。

梁武帝(蕭衍464–549)主政時, 湘東王向朝廷表薦顧協,

結果顧協被拜為通直散騎侍郎兼中書通事舍人、員外散騎常侍, 負責給皇帝起草詔書、命令。 這些職務位高權重。 那些做同等高官的人, 都趁機讓國家出錢, 將自己的住宅居室修飾一新。 唯獨顧協在任16年, 所用的器具、衣物, 以及所食用的茶飯, 都一如既往, 毫無改變。

由於顧協官職為近臣, 文字功夫又深, 朝廷每有詔令, 都要由顧協過目。 他經常接觸宮中機密, 權重位高, 當時人都很羡慕, 也有不少人巴結奉迎於他。 送禮行賄之人絡繹不絕。 這些都被顧協嚴詞拒絕了。

有一天, 他從前的一個學生來他這裡作事, 知道這位顧老先生十分廉潔, 就沒敢以厚禮相贈, 只給他送了2000錢, 想讓他改善一點生計。 顧協一看十分惱火。

心想:送禮這種事, 怎麼能制止得住呢?送走了這個, 又來了那個, 看來對他們不能客氣了!於是, 他立即叫來家人, 怒氣衝衝, 下命令道:“對送禮者, 給我重打20大棍!”

“哎呀, 大人開恩, 我以後再也不敢了!”20棍打得他的這位學生苦苦求饒。 顧協棒打送禮人的消息很快傳開。 從那兒以後, 再也沒有人敢給顧協送禮了。

顧協這樣清貧一生, 72歲時死在任上。 他去世後, 連用來入殮的完整的被子都沒有。 知道這件事的人, 無不感慨萬端, 深表欽佩。

梁武帝曾下詔書, 稱他是“廉潔自居”, “內外稱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