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獨家探訪丨以榆樹得名,乾隆、劉羅鍋都來過,大運河第一莊就在這兒!

小編我真是驕傲呀, 咱通州不愧是千年漕運古城呢, 提起漕運自然離不開京杭大運河, 今兒去的這個地方可是了不得哦!三水繞城、玉帶纏腰,

自打一進村兒便走上這榆錢大道, 村莊因運河而名, 乾隆皇帝禦口親封, 連曹雪芹都為此村莊瘋狂打Call, 位於大運河右堤, 唯一以榆樹聞名的村莊——榆林莊村。

坐落在京杭大運河畔西岸的漷縣鎮榆林莊村, 北踞運河起點通州城約四十華里,

就在現今的涼水河與大運河的交匯處。 南北走向的京津公路穿村而過, 將人口不足一千的小小村落分為東西兩半。 村裡百姓大多為郝姓, 其他姓氏只是少數。

放眼望去, 村子不算太大, 看著與運河岸邊的其他村子大同小異, 進村一打聽, 了不得,

原來這裡還有個響亮的稱號——中國運河第一莊。

乾隆皇帝禦口親封的村莊

據北京市通縣地名志記載, 乾隆帝曾六下江南, 其中一次沿運河行船南下。 在行進途中, 乾隆帝忽見運河西岸樹木蔥蘢, 鮮亮的串串榆錢綴滿枝頭。 帝興大發, 遂命停舟登岸, 漫步來在榆樹林中。

忽而, 乾隆帝手指林南不遠處的一座小村落向伴駕在側的劉墉問道, 卿可知此村何名?劉墉略思答曰北樹林。 帝遂道, 看這榆錢串串的大片榆林, 此村就叫榆林莊吧。 劉墉打躬代百姓叩謝萬歲賜名。 此後數百年, 榆林莊村以此名立世於神州大地!

《乾隆御賜榆林圖》約六十平尺, 由著名畫家畢德弟先生嘔心創作完成。 此畫作生動再現了乾隆帝賜名榆林莊時的生動場景。

關於榆林莊村名的來歷, 已故的運河研究專家周良在《通州地名談》中也有記載:大運河左岸的榆林莊, 是以護河和植樹得名的村莊。 北方榆樹木質堅硬不宜腐朽,故多種之,因而在護河的榆樹林邊形成的村子就以榆林名莊。

唯一坐落於堤內的親水小鎮

在運河沿岸眾多的村莊中,唯獨榆林莊村是坐落在堤內的親水小鎮。榆林莊村三面環水,西有港溝河,北臨涼水河,東面便是流淌千年的京杭大運河。由於獨特的地理區位屬性,從而造就了榆林莊村獨一無二的人文景觀。

在大運河畔生活了近七十年的郝洪德老師,生於斯長於斯的他對家鄉的大運河無比熱愛和情有獨鍾。從他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拍攝的運河黑白照片,到今天一張張絢麗多姿的運河風光,手端相機四十餘年勤奮不輟,從未間斷對大運河的拍攝。在他的鏡頭下,既記載下了大運河幾十年的歷史變遷,更把一張張多彩的運河畫卷展現在了人們的面前。

天下第一奇

說到對北運河的貢獻,這榆林莊村還是一個水務“鈔關”(也就是現在的收費站),由大運河來往的船隻經過這裡都要在官府設立的“鈔關”交稅。宣德4年,大明朝下令在大運河設立7座“鈔關”,榆林莊是漕運進京最後一個“鈔關”。過了榆林莊就不收錢嘍。何為天下第一奇呢?據村裡老人們講:

這個“鈔關”奇特的是設立在河道當中的一個小島上,也就是在河道中間兒收稅,在當時,這可是獨一份兒呀,其形狀又像水中趴著的王八。當時的老百姓把天上的水神排第一,海裡的龍王排第二,河裡的河神排第三,而水裡的烏龜王八被排在了第四。由於人們對關卡稅兵的野蠻和橫徵暴斂憤恨於心又怒不敢言,所以就把這座鈔關俗稱為“四爺台”。

曾有打油詩謔道:

榆林莊北四爺台,官爺臺上好發財。商船漁舟河中走,稅佬收銀不懈怠。

征多征少憑孝敬,私銀揣兜笑開懷。待到日頭西山落,榆林老酒端上來。

小廟台兒運河祭祀

聽老一輩人說,“四爺台”上得有值班的,但是因為正位於河中間,每遇見漲水先淹“四爺台”,這時候值班的士兵就困在上面了。於是,時不時被困的士兵就在榆林莊的河邊上修建了一個小龍王廟護佑鎮水,此廟與其它龍王廟不同,一是官方修建,二是供奉的龍王爺和龍王奶奶的神座同樣高。

話說也真怪,自從建了這個小龍王廟,任憑運河水如何氾濫漲水,“四爺台”也跟著漲,愣是再也沒有沒過去。

據說,在每年龍抬頭這一天或是之前一天,榆林莊都要舉行大型祭祀活動,依然和其他地方的民間祭祀不同,這個祭祀是士兵組織的,屬於官祀。

活靈活現,有靈魂的文化傳承

在榆林莊村大運河文化館,一千餘平方米的展室裡,還向大家展示了,乾隆御賜榆林圖、四爺台鈔關場景再現、小廟台兒運河祭祀,運河古文獻展等珍貴展品和展覽。

世代傳承記錄運河文化

榆林莊村與古老的大運河一衣帶水淵遠流長。80多歲的村民郝闊庭手裡,至今還保存著許多與榆林莊有關涉及清朝和民國時期的各種執照、契約、證書,這些遺存可能是通州有關村莊發展歷史最早的記載。郝闊庭老先生珍藏了厚厚的一摞這些珍貴的文獻資料,這在咱通州可是找不出第二份。

郝闊庭(左一)展示珍藏多年的紙質遺存照片。

村民郝洪博則喜歡在檯燈下默默筆耕。郝老師退休前在城裡教書,工作之餘以日記的形式記錄家鄉變遷。從80年代開始至今,已經記錄了500多萬字。講起榆林莊的故事也是繪聲繪色呢。

村兒裡榆林別院的老閆也是個愛講故事的人,說起大運河來滔滔不絕。講故事也要有依據,老閆收藏了不少和大運河以及民俗有關的東西。最新奇的莫過於大運河根雕,隨著大運河的治理以及高速公路的修建,許多老樹和藤子被挖出來,老閆全國各地跑把樹根拉回來,結合中國文字稍加修剪便成為有滋有味的藝術品。

眾多收藏中老閆收藏了很多刺繡條幅和掛屏,和手工細膩的蘇繡有著很大差別,針法粗放,追求神似,畫面多是吉祥圖案。老閆介紹這叫浮針繡,是北運河沿岸獨特的民間繡法,體現出北方人純樸大方的性格。

海味山珍不換一頓榆錢宴!

金黃嫩綠的榆錢糕、滑溜爽口的榆皮面壓餄餎......一頓滿懷鄉愁的榆錢宴絕對是陽春三月最“輕奢”的席面兒,榆林莊自古就是郝姓一大戶,1000多口人裡九成都姓郝,曹雪芹在《廣芹雜記》中也提過,曹家當鋪有個漷縣姓郝的二掌櫃,曾把剛做好的榆錢糕送給曹雪芹吃,這一吃挺好,贊曰:黃綠相間,香糯宜人啊。沒準兒《紅樓夢》中的一個個小故事都是一串串榆錢串起來的呢~

春是一碗榆錢飯,一樹榆錢滿院香,讓曹先生也瘋狂打Call的美食,看來,來年春天這場咬春宴是一定得去榆林莊嘗嘗了!

“榆錢展望神州夢,敢與桃花爭一春。”榆林莊叫響中國運河文化第一莊。家住運河邊,對於村裡的老人來講,最幸福的回憶是小時候在“四爺台”撈魚摸蝦挖野肚梨兒逮泥鰍,而現在孩子們的童年回憶中可能更多的是榆林莊附近的那些好玩的生態農場吧~

【周邊景點】

綠蜻蜓家庭農場

地址:通州區漷縣鎮吳營村 京沈高速和國道103交匯處

電話:010-80559668/18601081296

摩登家庭農場

地址:通州區漷縣鎮覓西路路口西側1千米(靠近天下第一城)

電話:010-67628189,13810164016

運河怡水文化園

地址:通州區西集鎮郎西村

電話:010-59015299,010-59015008,18310226560

陽光國際會議中心溫泉館

地址:通州區西集鎮儒林村南1號北京陽光國際會議中心內

電話:010-80528888 010-56708976/ 56708978

(小喵兒)

北方榆樹木質堅硬不宜腐朽,故多種之,因而在護河的榆樹林邊形成的村子就以榆林名莊。

唯一坐落於堤內的親水小鎮

在運河沿岸眾多的村莊中,唯獨榆林莊村是坐落在堤內的親水小鎮。榆林莊村三面環水,西有港溝河,北臨涼水河,東面便是流淌千年的京杭大運河。由於獨特的地理區位屬性,從而造就了榆林莊村獨一無二的人文景觀。

在大運河畔生活了近七十年的郝洪德老師,生於斯長於斯的他對家鄉的大運河無比熱愛和情有獨鍾。從他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拍攝的運河黑白照片,到今天一張張絢麗多姿的運河風光,手端相機四十餘年勤奮不輟,從未間斷對大運河的拍攝。在他的鏡頭下,既記載下了大運河幾十年的歷史變遷,更把一張張多彩的運河畫卷展現在了人們的面前。

天下第一奇

說到對北運河的貢獻,這榆林莊村還是一個水務“鈔關”(也就是現在的收費站),由大運河來往的船隻經過這裡都要在官府設立的“鈔關”交稅。宣德4年,大明朝下令在大運河設立7座“鈔關”,榆林莊是漕運進京最後一個“鈔關”。過了榆林莊就不收錢嘍。何為天下第一奇呢?據村裡老人們講:

這個“鈔關”奇特的是設立在河道當中的一個小島上,也就是在河道中間兒收稅,在當時,這可是獨一份兒呀,其形狀又像水中趴著的王八。當時的老百姓把天上的水神排第一,海裡的龍王排第二,河裡的河神排第三,而水裡的烏龜王八被排在了第四。由於人們對關卡稅兵的野蠻和橫徵暴斂憤恨於心又怒不敢言,所以就把這座鈔關俗稱為“四爺台”。

曾有打油詩謔道:

榆林莊北四爺台,官爺臺上好發財。商船漁舟河中走,稅佬收銀不懈怠。

征多征少憑孝敬,私銀揣兜笑開懷。待到日頭西山落,榆林老酒端上來。

小廟台兒運河祭祀

聽老一輩人說,“四爺台”上得有值班的,但是因為正位於河中間,每遇見漲水先淹“四爺台”,這時候值班的士兵就困在上面了。於是,時不時被困的士兵就在榆林莊的河邊上修建了一個小龍王廟護佑鎮水,此廟與其它龍王廟不同,一是官方修建,二是供奉的龍王爺和龍王奶奶的神座同樣高。

話說也真怪,自從建了這個小龍王廟,任憑運河水如何氾濫漲水,“四爺台”也跟著漲,愣是再也沒有沒過去。

據說,在每年龍抬頭這一天或是之前一天,榆林莊都要舉行大型祭祀活動,依然和其他地方的民間祭祀不同,這個祭祀是士兵組織的,屬於官祀。

活靈活現,有靈魂的文化傳承

在榆林莊村大運河文化館,一千餘平方米的展室裡,還向大家展示了,乾隆御賜榆林圖、四爺台鈔關場景再現、小廟台兒運河祭祀,運河古文獻展等珍貴展品和展覽。

世代傳承記錄運河文化

榆林莊村與古老的大運河一衣帶水淵遠流長。80多歲的村民郝闊庭手裡,至今還保存著許多與榆林莊有關涉及清朝和民國時期的各種執照、契約、證書,這些遺存可能是通州有關村莊發展歷史最早的記載。郝闊庭老先生珍藏了厚厚的一摞這些珍貴的文獻資料,這在咱通州可是找不出第二份。

郝闊庭(左一)展示珍藏多年的紙質遺存照片。

村民郝洪博則喜歡在檯燈下默默筆耕。郝老師退休前在城裡教書,工作之餘以日記的形式記錄家鄉變遷。從80年代開始至今,已經記錄了500多萬字。講起榆林莊的故事也是繪聲繪色呢。

村兒裡榆林別院的老閆也是個愛講故事的人,說起大運河來滔滔不絕。講故事也要有依據,老閆收藏了不少和大運河以及民俗有關的東西。最新奇的莫過於大運河根雕,隨著大運河的治理以及高速公路的修建,許多老樹和藤子被挖出來,老閆全國各地跑把樹根拉回來,結合中國文字稍加修剪便成為有滋有味的藝術品。

眾多收藏中老閆收藏了很多刺繡條幅和掛屏,和手工細膩的蘇繡有著很大差別,針法粗放,追求神似,畫面多是吉祥圖案。老閆介紹這叫浮針繡,是北運河沿岸獨特的民間繡法,體現出北方人純樸大方的性格。

海味山珍不換一頓榆錢宴!

金黃嫩綠的榆錢糕、滑溜爽口的榆皮面壓餄餎......一頓滿懷鄉愁的榆錢宴絕對是陽春三月最“輕奢”的席面兒,榆林莊自古就是郝姓一大戶,1000多口人裡九成都姓郝,曹雪芹在《廣芹雜記》中也提過,曹家當鋪有個漷縣姓郝的二掌櫃,曾把剛做好的榆錢糕送給曹雪芹吃,這一吃挺好,贊曰:黃綠相間,香糯宜人啊。沒準兒《紅樓夢》中的一個個小故事都是一串串榆錢串起來的呢~

春是一碗榆錢飯,一樹榆錢滿院香,讓曹先生也瘋狂打Call的美食,看來,來年春天這場咬春宴是一定得去榆林莊嘗嘗了!

“榆錢展望神州夢,敢與桃花爭一春。”榆林莊叫響中國運河文化第一莊。家住運河邊,對於村裡的老人來講,最幸福的回憶是小時候在“四爺台”撈魚摸蝦挖野肚梨兒逮泥鰍,而現在孩子們的童年回憶中可能更多的是榆林莊附近的那些好玩的生態農場吧~

【周邊景點】

綠蜻蜓家庭農場

地址:通州區漷縣鎮吳營村 京沈高速和國道103交匯處

電話:010-80559668/18601081296

摩登家庭農場

地址:通州區漷縣鎮覓西路路口西側1千米(靠近天下第一城)

電話:010-67628189,13810164016

運河怡水文化園

地址:通州區西集鎮郎西村

電話:010-59015299,010-59015008,18310226560

陽光國際會議中心溫泉館

地址:通州區西集鎮儒林村南1號北京陽光國際會議中心內

電話:010-80528888 010-56708976/ 56708978

(小喵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