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協和兒科主任:除了三翻六坐八爬,不同月齡的寶寶還該會什麼?

大家好, 愛科普的糖糖媽媽又來啦

繼週一跟大家分享了, 張思萊奶奶給所有母乳餵養媽媽的乾貨後, 我們又請來了一位重磅兒科專家——宋紅梅主任, 來跟大家說說寶寶身體發育的事兒。 育兒乾貨駕到, 媽媽們可接好了!

今天的文章, 您將看到:

…不同月齡的寶寶, 身體發育有哪些標誌性動作?

…我們可以怎樣幫助寶寶發育的更好?

…能不能提前訓練寶寶翻、坐、爬站等動作發育?

…提前訓練寶寶, 是不是發育的更好?

…超過月齡了, 寶寶該會的還是不會, 怎麼辦?

…胖寶寶是不是影響發育?

……

文中部分觀點源自宋紅梅做客拜託了媽媽時的觀點

不同月齡寶寶該會的 爸媽該怎麼訓練

媽媽可以根據寶寶的月齡, 對照表中參考這個月齡的寶寶, 應該具備哪些技能。 表中的第三列“爸媽可輔助訓練”, 是要告訴爸爸媽媽, 針對這個月齡的寶寶, 我們可以做點什麼幫助到寶寶的發育:

0-1個月

這個月齡的寶寶基本上每天除了吃、就是睡, 還基本沒有太多運動能力的發展和新本領, 所以沒有列在表中。 但這個月齡還是需要媽媽跟寶寶有更多的互動, 刺激寶寶的感官(視覺、聽覺、觸覺)體驗和發育。

比如面對面, 讓寶寶的看見媽媽的臉, 和寶寶說說話;或每次洗澡後給寶寶做個舒適的按摩(媽媽的手和寶寶的肌膚接觸, 有助於寶寶觸覺發育)。

2-3個月

這個月齡的寶寶, 如果讓寶寶趴在床上, 寶寶應該可以做到抬頭、並保持頭豎立一會兒了。 寶寶可以控制自己的頸部力量, 可以轉頭了。 發育快一些的寶寶已經有了翻身的意識, 探索著往一側翻了。 所以, 如果你家寶寶還不會翻身

至少應該可以做到

“轉頭尋物”這個動作了

訓練寶寶轉頭

媽媽可以晃動寶寶喜歡的玩具或小球, 幅度從小變大, 來訓練寶寶轉頭;或者家長可以通過躲貓貓的方式來吸引寶寶轉頭。

訓練寶寶翻身

1.將寶寶的右側手臂上舉或貼在腹部

2.再將寶寶的左腿搭在右腿上

3.扶穩寶寶的肩關節和髖關節, 輕輕向右翻成俯臥位

4.可以陪寶寶趴著玩一會兒, 再扶住寶寶的肩關節和髖關節, 把寶寶翻回平躺, 向左翻也可以按照這樣的步驟練習

反復這樣練習幾次, 寶寶也會因為視角變換了覺得有趣, 增加了對翻身的興趣。 如果寶寶還是不願翻身, 也可以把玩具放在一側, 吸引寶寶翻身去抓夠, 也能幫助寶寶練習翻身。

4-6個月

這個月齡的寶寶, 已經可以從仰臥到側臥,

從側臥到俯臥自由隨意的翻身了。 寶寶的脊柱更加靈活, 發育快一些的寶寶, 已經可以獨坐一會兒了。 所以, 如果你家寶寶5個月還不能靠坐, 6個月還不能獨坐一會兒

至少也該可以在抱著的時候

可以隨意靈活的轉身了

訓練寶寶轉身:

爸爸豎抱寶寶, 媽媽可以在寶寶背後逗孩子, 吸引寶寶注意力, 誘導孩子轉身, 練習時要溫和一些(注意, 別讓寶寶突然大幅度的轉身, 以免傷到寶寶脊椎)。

7-9個月

這個月齡的寶寶, 已經坐的很穩了, 能坐著玩或吃飯。 寶寶開始有了爬的欲望, 但開始時只會匍匐爬(肚子還離不開床面), 這個月齡, 訓練寶寶多爬, 從匍匐爬過渡到手膝爬是很重要的, 爬的過程, 對促進了寶寶肢體力量和協調性的發展。

爬行訓練:

此時的爬行訓練要儘量讓孩子的腹部離開床面, 可以用一些玩具引誘幼兒爬行。 在訓練時, 還可以用毛巾提起腹部, 練習手膝的支撐力, 為過渡到手足爬行作準備。

這個月齡, 除了大動作“爬”

寶寶的精細動作也突飛猛進的發育起來

媽媽可以訓練寶寶對手的控制

雙手玩玩具訓練:

一次給寶寶2個玩具, 鼓勵寶寶雙手玩玩具(比如會雙手分別拿一塊積木對擊), 逐漸學會傳遞玩具(把玩具從左右傳遞到右手, 從右手傳遞到左手)。

10-12個月

這個月齡的寶寶, 寶寶發育的2個里程碑是:

可以扶著東西站一會兒

並且嘗試著邁步走了

寶寶的小手也更加靈活

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捏起小東西

或翻書、撕紙了

這兩個標誌性動作的出現, 說明了寶寶的成長發育很正常,媽媽可以稍稍鬆口氣了。同時媽媽可以跟孩子玩些促進手部發育的遊戲,比如讓寶寶把小球捏起來,放進小瓶子裡。(注意看護,避免誤食小顆粒)

1歲-1歲半

這個月齡的寶寶,走的更穩一些了,我們可以和寶寶玩側著走、倒著走的遊戲,增加寶寶身體協調性的發育。還可以跟寶寶壘2-3塊積木,既鍛煉了寶寶手眼腦的協調,又幫助寶寶建立空間感。

1歲半-2歲

這個月齡的寶寶,發現上下樓梯比平地走更有趣,可以在媽媽的保護下跳下一層臺階了。同時,寶寶的小手也更靈活,媽媽可以多陪寶寶玩4片以內的拼圖,或大一點孔眼的串珠遊戲。

2歲-2歲半

這個月齡的寶寶可以單腳站一會兒,更喜歡蹦蹦跳跳了。可以讓爸爸陪寶寶玩踢皮球的遊戲,訓練寶寶身體的靈活性,和對身體力量、平衡感的控制。小手也別閑下來,可以陪寶寶玩簡單的折紙或撕紙遊戲。

2歲半-3歲

這個月齡的寶寶跳的更高、更遠了,突破性的動作是:寶寶可以交替雙腳上下樓梯了。媽媽可以給寶寶買適合這個月齡的小車,讓寶寶騎行,既增加樂趣,又加強了腿部力量。寶寶的手腳協調性更好了,可以嘗試讓寶寶練習自己穿衣服,自己用勺子吃飯,為即將入園做準備了。

只是瞭解寶寶不同月齡的發育特徵還不夠

有些家長喜歡比孩子:

誰家寶寶爬的好

誰家寶寶站的早

誰家寶寶走的穩

不比不知道,一比就更著急了

情急之下難免走進誤區:

寶寶發育過程中媽媽最易犯的四大誤區

誤區一:提早訓練寶寶,就能比同齡人發育的更快更好

宋主任:別太早訓練孩子坐、站、走,體格發育和運動發育要匹配,過早訓練對孩子的傷害,比如影響骨骼發育!

所以,寶寶長到哪個月齡,就做這個月齡該做的事!揠苗助長的愚蠢行為,才真的會害了寶寶。

誤區二:寶寶發育慢,是因為寶寶太胖了

宋主任:寶寶的各種技能發展,是需要爸媽們去説明寶寶訓練的,胖寶寶訓練得當也不會耽誤發育。

所以,媽媽可以提前瞭解一下,下一個月齡的寶寶會發展哪些技能,心裡有數,到了相應月齡再給寶寶適合的訓練就好。

但如果寶寶太胖,確實會對身體健康有影響,具體媽媽可以看看這篇文章:《寶寶越胖越好?錯,這些危險病症越胖越容易得!》

誤區三:寶寶發育不用急,早晚能會

宋主任:心太大的爸媽也不行,寶寶的發育不是再晚都不用著急的。不同寶寶在某一方面的發育可能會略晚,在一定範疇內都算正常,但如果和同齡寶寶相差太多,就需要引起爸爸媽媽的關注了。比如,超過1歲半還不能由大人扶著寶寶單手行走,就需要去看醫生了

所以,建議所有爸媽都把文前那張表背下來,不催促寶寶的成長,也不要忽視了寶寶的發育。

誤區四:吃手、扔東西、撕書是壞習慣,得好好管

宋主任:寶寶吃手、扔東西、撕書等並不是壞習慣,而是能力發展的需要和標誌,不要粗暴干涉。

寶寶吃手、啃玩具是在用口去探索世界;寶寶扔東西,是在探索扔與落的因果關係,是在發現不同物品扔掉地上會有什麼不同;寶寶撕書,是在鍛煉自己的小手越來越靈活,撕不同的紙手感不一樣,這很奇妙……

有時看起來的壞行為,其實是孩子成長、發育中最寶貴的經驗來源,粗暴制止不僅影響到了寶寶的成長發育,更會滅掉寶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得不償失。

說明了寶寶的成長發育很正常,媽媽可以稍稍鬆口氣了。同時媽媽可以跟孩子玩些促進手部發育的遊戲,比如讓寶寶把小球捏起來,放進小瓶子裡。(注意看護,避免誤食小顆粒)

1歲-1歲半

這個月齡的寶寶,走的更穩一些了,我們可以和寶寶玩側著走、倒著走的遊戲,增加寶寶身體協調性的發育。還可以跟寶寶壘2-3塊積木,既鍛煉了寶寶手眼腦的協調,又幫助寶寶建立空間感。

1歲半-2歲

這個月齡的寶寶,發現上下樓梯比平地走更有趣,可以在媽媽的保護下跳下一層臺階了。同時,寶寶的小手也更靈活,媽媽可以多陪寶寶玩4片以內的拼圖,或大一點孔眼的串珠遊戲。

2歲-2歲半

這個月齡的寶寶可以單腳站一會兒,更喜歡蹦蹦跳跳了。可以讓爸爸陪寶寶玩踢皮球的遊戲,訓練寶寶身體的靈活性,和對身體力量、平衡感的控制。小手也別閑下來,可以陪寶寶玩簡單的折紙或撕紙遊戲。

2歲半-3歲

這個月齡的寶寶跳的更高、更遠了,突破性的動作是:寶寶可以交替雙腳上下樓梯了。媽媽可以給寶寶買適合這個月齡的小車,讓寶寶騎行,既增加樂趣,又加強了腿部力量。寶寶的手腳協調性更好了,可以嘗試讓寶寶練習自己穿衣服,自己用勺子吃飯,為即將入園做準備了。

只是瞭解寶寶不同月齡的發育特徵還不夠

有些家長喜歡比孩子:

誰家寶寶爬的好

誰家寶寶站的早

誰家寶寶走的穩

不比不知道,一比就更著急了

情急之下難免走進誤區:

寶寶發育過程中媽媽最易犯的四大誤區

誤區一:提早訓練寶寶,就能比同齡人發育的更快更好

宋主任:別太早訓練孩子坐、站、走,體格發育和運動發育要匹配,過早訓練對孩子的傷害,比如影響骨骼發育!

所以,寶寶長到哪個月齡,就做這個月齡該做的事!揠苗助長的愚蠢行為,才真的會害了寶寶。

誤區二:寶寶發育慢,是因為寶寶太胖了

宋主任:寶寶的各種技能發展,是需要爸媽們去説明寶寶訓練的,胖寶寶訓練得當也不會耽誤發育。

所以,媽媽可以提前瞭解一下,下一個月齡的寶寶會發展哪些技能,心裡有數,到了相應月齡再給寶寶適合的訓練就好。

但如果寶寶太胖,確實會對身體健康有影響,具體媽媽可以看看這篇文章:《寶寶越胖越好?錯,這些危險病症越胖越容易得!》

誤區三:寶寶發育不用急,早晚能會

宋主任:心太大的爸媽也不行,寶寶的發育不是再晚都不用著急的。不同寶寶在某一方面的發育可能會略晚,在一定範疇內都算正常,但如果和同齡寶寶相差太多,就需要引起爸爸媽媽的關注了。比如,超過1歲半還不能由大人扶著寶寶單手行走,就需要去看醫生了

所以,建議所有爸媽都把文前那張表背下來,不催促寶寶的成長,也不要忽視了寶寶的發育。

誤區四:吃手、扔東西、撕書是壞習慣,得好好管

宋主任:寶寶吃手、扔東西、撕書等並不是壞習慣,而是能力發展的需要和標誌,不要粗暴干涉。

寶寶吃手、啃玩具是在用口去探索世界;寶寶扔東西,是在探索扔與落的因果關係,是在發現不同物品扔掉地上會有什麼不同;寶寶撕書,是在鍛煉自己的小手越來越靈活,撕不同的紙手感不一樣,這很奇妙……

有時看起來的壞行為,其實是孩子成長、發育中最寶貴的經驗來源,粗暴制止不僅影響到了寶寶的成長發育,更會滅掉寶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得不償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