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張之洞手上有一張王牌,李鴻章非常嫉妒,想盡辦法要占為己有

在中國近代史上, 漢陽兵工廠的地位舉足輕重, 它所設計製造的“漢陽造”步槍, 一直到20世紀中期都是主要的步兵武器, 抗戰期間, 八路軍依然還在使用。 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漢陽兵工廠在軍事史上的重要地位。

漢陽兵工廠起初的名字叫做湖北槍炮廠, 光緒十五年(1889年), 張之洞時任兩廣總督, 他在廣州正式籌建槍炮廠, 不過沒多久張之洞便調任湖北任湖廣總督。 正當張之洞離開廣州之時, 遠在直隸的李鴻章開始插手槍炮廠, 企圖把廠址遷移到直隸, 置於北洋的控制之下。

張之洞對李鴻章此舉非常不滿, 向朝廷力爭將槍炮廠與煉鐵廠一同遷往湖北, 他認為湖北交通方便, 所產槍炮無論接濟腹地各省還是轉運沿海都很方便。 而且, 朝廷當權人物, 總理海軍衙門的醇親王奕譞也擔心李鴻章的北洋集團勢力過於膨脹, 於是也上奏慈禧支持張之洞。

最終槍炮廠被遷移到了湖北。

槍炮廠遷移之後, 改名為湖北槍炮廠, 於光緒十八年(1892年)正式動工, 兩年後落成並開始生產步兵武器。 張之洞對於槍炮廠要求非常嚴格, 所產之槍炮必精益求精, 他通過駐德公使向德國訂購很多小口徑步槍以及各種火炮等配套設施,

花鉅資打造出了七九式步槍, 口徑六釐米至十二釐米的快炮等, 這些步兵武器成為當時大清最先進的步兵裝備。

不僅在建造槍炮上, 張之洞還以大而全的原則擴大生產規模, 開足馬力生產各型彈藥, 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全國產化, 其品質可媲美同時期的歐美產品。

隨著湖北槍炮廠規模和品種的延伸, 到了光緒三十年(1904年)時, 槍炮廠設立了很多分廠, 其意義也超出了“槍炮”的範圍, 於是張之洞上奏朝廷將湖北槍炮廠改名為湖北兵工廠。

湖北兵工廠因為是官辦企業, 所以產出的各類槍炮均有清政府統一調撥, 不能進入民間市場, 更沒有因此而產生利潤。 時間一久難免出現資金周轉不靈的情況。 雖然張之洞曾多次上奏請求各省給予撥款, 但是始終未能如願, 無奈之下的張之洞只能增加各種稅收、厘金用來維持兵工廠的正常運轉。 在極度困難的時候, 張之洞還曾向各大洋行貸款。

湖北兵工廠儘管從創建時間上要晚于上海、南京、天津等地的其他洋務軍工企業, 但是其設備、產品之先進卻是後來者居上。 它所生產的步槍“漢陽造”更是聞名一時, 成為數十年步槍中的明星產品, 直到民國時期, 漢陽造依然是軍隊中的主力武器。

湖北兵工廠自創建十年後, 一共生產了各種步槍十一萬余支, 槍彈數百萬發, 各種快炮七百多門,前膛鋼炮一百二十多門,各種開花彈六十三萬發。

雖然湖北兵工廠生產的槍炮先進,但是與同時期的軍工企業一樣,也存在著管理方面的巨大漏洞。光緒二十年(1894年),新廠建立之初便發生了火災,損失達數十萬兩的機器設備,而且還嚴重影響了中日甲午戰爭期間中國軍隊裝備的供應。

但不管怎們說,張之洞所創辦的湖北兵工廠是近代軍工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它不但奠定了近代工業的基礎,而且也積累了豐富的槍炮生產經驗,為後來近代軍事裝備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各種快炮七百多門,前膛鋼炮一百二十多門,各種開花彈六十三萬發。

雖然湖北兵工廠生產的槍炮先進,但是與同時期的軍工企業一樣,也存在著管理方面的巨大漏洞。光緒二十年(1894年),新廠建立之初便發生了火災,損失達數十萬兩的機器設備,而且還嚴重影響了中日甲午戰爭期間中國軍隊裝備的供應。

但不管怎們說,張之洞所創辦的湖北兵工廠是近代軍工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它不但奠定了近代工業的基礎,而且也積累了豐富的槍炮生產經驗,為後來近代軍事裝備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