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民間畏太歲如虎!道教為何還勸人拜太歲?

民間說的太歲和道教說的太歲不是一個概念, 但兩個概念關係很大!瞭解這個有助於大家瞭解傳統文化, 對大家以後拜神的幫助也很大。

道教勸讓白的太歲是拜太歲星君和北斗眾星之母鬥姆元君!古人認為天干地支搭配的六十年為一個輪回, 每年都有值年太歲掌管當, 所以道教多稱之為六十甲子神。

雖說是北斗眾星之母, 但在經文中多說北斗九星為鬥姆所生!北斗九星分別為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 左輔, 右弼。 在中國道教文化和古代漢族天文書中, 北斗九座星辰都有名字,

依次為:天樞星、天璿星、天璣星、天權星、玉衡星、闓陽星、搖光星, 洞明星、隱元星。

五代徐鉉《步虛詞》詩曰:“整服乘三素, 旋綱躡九星”。 因北斗有兩顆星普通人容顏難見, 為七顯二隱之狀, 故民間多稱之為北斗七星。

六十太歲神雖老大是地司太歲尊神殷元帥, 但整個六十甲子神皆為鬥姆統率!所以道教的太歲殿多又叫鬥姆殿,

在供奉六十甲子神的同時會供奉鬥姆元君。

正因為每年都有值年太歲, 所以流年不利在民間又叫犯太歲!之所以發生這種情況不是神危難, 而是因為天干地支對人命運有影響, 人生來是在五行之中,

天地五行的變化就會對具體的人造成影響, 其影響有正面的, 自然也有正面的, 老子言禍福相依就是此理。

拜鬥姆或本命神(就是自己出生那年的值年太歲)可以減少犯太歲的影響, 道教對此也有一系列對應方法;再者拜自己的本命神也可為自己增福祿!

在秦朝統一前中國曾流行太歲紀年法, 民間害怕的太歲就是這個太歲, 是一個假想星體, 它和歲星(木星)運動速度相同, 而方向相反。 後來我們雖不用太歲紀年法, 但太歲的概念保持了下來, 太歲在哪個方向古人就忌諱在那個方向動土, 所以民間有太歲頭上不能動土之說。

而太歲紀年法和干支紀年法有繼承的關係。 太歲紀年法之所以被拋棄不用和太歲紀年法的不完備有關, 中國古代天文學稱之為超辰。 太歲是和木星對應的星體, 它的運轉週期和木星一樣, 木星11.86年為一周。 而在太歲紀年法中取約數十二年為一紀, 一紀這個數量詞也來源於此, 在八十六年後, 歲星的實際位置便超過一個星次,

謂之“超辰”。

這一下就很尷尬了, 所以這個紀年法逐漸被拋棄。 大家就不管太歲直接用干支紀年, 正因如此民間和道教說的太歲雖不是一個概念, 但兩個概念關係很大。

想瞭解更多道教相關的玄學、文化、神秘故事, 請關注全真道士梁興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