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原恥辱——靖康之難的是由王安石導致的?

靖康之難宋徽宗、宋欽宗雙雙被金人所擄掠, 伴隨著這一切的是中原大地的支離破碎, 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 最近常常看見有人提出靖康之難的罪責該由誰來負責。 有一大批人直指王安石, 王安石的新法改革也一直 受人所非議。 但靖康之難這個鍋該由其來背嗎?

據我拙見, 大罪責、大失誤應當有相匹配的大型替罪羊, 小羊不足以服眾, 這是千古不易的真理。 王安石變法遭到全面否定並受到口誅筆伐的時期, 在於南宋。 “靖康之亂”後, 北宋滅亡了, 南宋建立。 政府自然要拉出一個替罪羊出來向臣民交代北宋滅亡的原因。

北宋滅亡的原因無疑是複雜的, 其深刻原因無疑是其軍事政治體制有問題。 而直接內部原因, 無疑與北宋末年宋徽宗昏庸無道, 貪於享樂, 長期寵信任用蔡京、童貫等奸臣有關。 不過, 自古講究為尊者諱。 王朝的滅亡不能由君主承擔主要責任, 更何況南宋王朝更有特殊之處, 它直接繼承於北宋。 原則上來說宋朝並未滅亡, 只是國土淪喪, 首都被攻陷, 中樞機構被破壞而已, 南宋嚴格意義上來講不是新朝代, 而是北宋的延續。 如果將導致靖康之恥的責任歸結到皇帝身上, 將會直接動搖君主權威, 降低皇帝的威信, 甚至動搖剛剛建立的南宋政權的合法性。 因此, 總結原因時, 拉個替罪羊是極為合適的。
這和嶽飛被冤殺的罪責最終被歸於秦檜, 而宋高宗所受抨擊較少是一個原理。

王安石

大罪責, 大失誤應當有相匹配的大型替罪羊, 小羊不足以服眾, 這是千古不易的真理。 當年著名的楊家將楊業因監軍王侁撤走援兵而苦戰殞命遼土。 但最後背負迫害忠良千古駡名的卻不是這個小人物,

而是大將潘美。 (戲文中著名的潘仁美原型。 )大將潘美並未有明顯劣跡, 責任當以王侁為主, 但戲曲家認為王侁這個人級別太低, 分量不夠重, 不足以承擔迫害楊業大將的重任, 為了加強戲劇效果, 展現反動勢力的強大, 必須找一個大型替罪羊, 於是富有失察之責的大將潘美被戲曲家、小說家打扮包裝之後, 隆重登場, 從此成為中華戲曲中經典的奸臣形象。

宋徽宗、宋欽宗被羞辱

話題扯遠了, 單論北宋滅亡的直接原因, 無非是北宋內部的腐敗無能與金政權的迅速崛起。 金國發展的好, 這個責任不需要人擔負, 但宋朝內部的問題, 就需要人來承擔責任了。 實話實說, 北宋的滅亡與宋徽宗昏庸貪圖享樂、與蔡京童貫等人把持朝政, 禍國殃民有著直接的關係, 以“北宋六賊”最為聞名, 即蔡京、童貫、梁師成、朱勔、李邦彥、王甫等六人。 而無疑宋徽宗責任最大, 但本著為尊者諱的原則, 且宋徽宗為南宋皇帝宋高宗之父, 不可以擔負主要責任。

而六賊分量不夠, 就要繼續深挖。 深挖六賊之首蔡京, 當朝宰相, 禍國殃民。 此外, 蔡京擅權期間打出的旗號便是復興新法, 雖然蔡京的許多倒行逆施與王安石變法的精神已背道而馳, 但畢竟掛出了變法名號。 於是變法的名聲也受到玷污。 擔負北宋滅亡責任的重任, 蔡京等六奸臣是不夠的。 必須深挖根源, 找出大羊。 順藤摸瓜, 蔡京提倡新法打擊異己, 而不少徽宗時期的奸臣早期都是投機新法起家的。 在加上北宋末年新舊黨政、洛蜀黨爭等黨爭傾軋不斷, 那麼好了, 大羊找到了。 王安石以及其變法集團, 成了北宋滅亡的罪魁禍首, 而王安石變法也被當做了“苛急之政”的典型屢受批判。

百姓遭殃

王安石變法所受到的負面評價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做了北宋滅亡的替罪羊,受到蔡京等政治投機分子的拖累。因此把靖康之難這麼大一個鍋扣在王安石頭上明顯有點差強人意。

百姓遭殃

王安石變法所受到的負面評價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做了北宋滅亡的替罪羊,受到蔡京等政治投機分子的拖累。因此把靖康之難這麼大一個鍋扣在王安石頭上明顯有點差強人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