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魯迅的老師壽鏡吾究竟是什麼來歷,為何對魯迅的影響最大?

提到壽鏡吾三個字, 我們最先想到的便是魯迅的文章《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在文章中, 魯迅回憶起了在三味書屋讀書時的美好生活, 而老夫子壽鏡吾以其嚴厲的形象給少年的魯迅, 也給廣大讀者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那麼, 壽鏡吾先生究竟是什麼來歷呢?為何魯迅對其推崇備至, 甚至稱他對自己的影響最大呢?我們得從壽鏡吾找個人說起。

少年魯迅

壽鏡吾(1849年—1930年), 名懷鑒, 字鏡吾, 紹興城內都昌坊人。 1869年, 壽鏡吾考上秀才。 後來對晚清的黑暗深表失望, 發誓不再涉途官場, 於是繼承了祖父和父親的職業, 也做起了教書先生。 壽鏡吾一生教書, 直到80歲高夀去世, 前後教書60年, 教授的學生、弟子無數, 桃李滿天下。

魯迅應該是壽鏡吾教過的所有學生裡最為出名的了, 從1892年2月到1898年3月, 魯迅跟著壽鏡吾學習了整整6年時間。 這6年正是魯迅性格成型的時期, 壽鏡吾對魯迅的思想、品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魯迅的學業基礎也是在這個時候打下的。

壽鏡吾與魯迅雕塑

壽鏡吾以嚴肅、正直、博學著稱, 他不僅自己發誓不考功名做官, 也反對兒子去考。 他甚至將兒子壽洙鄰鎖在樓上, 飯菜屎尿都讓僕人送進送出。

不料兒子壽洙鄰也不是省油的燈, 竟然將床單撕碎擰成繩子綁在窗戶上, 逃出了閣樓。 壽洙鄰在北京參加考試, 竟然還考了一等第一名, 最後當上了吉林省農安縣的知縣。

兒子在外做官, 一心惦記著家中這個老父親。 每月按時送銀子來給他用, 壽鏡吾卻每次都將銀子原封不動送回去, 並當著送信人的面將兒子大罵一頓。

三味書屋

壽鏡吾有著極強的愛國精神, 魯迅曾在回憶文章裡多次提到, 壽鏡吾經常與朋友討論甲午中日戰爭、中法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等, 在談到氣憤之處時他甚至大罵李鴻章是賣國賊。

三味書屋只收8個學生, 從不多招。 這也是壽鏡吾的規矩, 在招學生時, 他要親自到家裡去過目, 孩子是否聽話, 是否為家裡做家務, 是否嬌生慣養等, 這些都是他考察的重點。

魯迅書桌

他對學生的上課很嚴格, 嚴禁遲到、早退、曠課, 如果有學生三天不來上課, 他就會去家訪。 每次放學他都會將學生送到路口, 站在石橋上看到學生走遠了才離去。

壽鏡吾70多歲時, 依然保持著送學生的習慣, 一個白髮蒼蒼、鬍鬚花白的老者站在石橋上的身影, 一度成為了魯迅對三味書屋, 對壽鏡吾最好的回憶。

魯迅讀書(模擬)

壽鏡吾教學生不要求死記硬背,只要學生理解就行。對淘氣的學生,他也會用戒尺處罰,但大多數時候都是輕輕地教訓一下。魯迅的國學功底便是跟著壽鏡吾打下的,魯迅尤其喜歡對對子,這種習慣也是從壽鏡吾那裡學來的。

壽鏡吾曾出上聯“獨角獸”,眾多學生對出來的都五花八門,有“九頭鳥”、有“四眼狗”等等,魯迅對的“獨角獸”深得壽鏡吾的稱讚和喜歡。這一節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裡有描寫。

百草園

魯迅跟著壽鏡吾學習了大量的中國古典詩詞、文章等,為他日後從事寫作,成為國學大師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不僅壽鏡吾的正值、偏執、愛國精神和國學造詣影響了魯迅,就連穿著打扮也對魯迅產生了不小的影響。魯迅有個外號叫做“貓頭鷹”,就是指魯迅不修邊幅,任由頭發瘋長,衣服也更換不勤。而這種行為跟壽鏡吾如出一轍。

魯迅對壽鏡吾有著極深厚的感情,魯迅離開三味書屋去南京水師學堂學習、甚至後來去了日本留學後,每次回紹興都要去拜訪壽鏡吾。從1898年開始,魯迅在外總會給壽鏡吾寫信,魯迅與壽鏡吾的通信一直沒有間斷,多達數百封之多。

魯迅

此外,魯迅與壽鏡吾的兒子壽洙鄰也有很深厚的友誼,二人親如兄弟。無論身在何處,魯迅每年春節都會給壽鏡吾寫拜年信,每次都以“鏡吾夫子大人函丈”,落款總是“受業周樹人頓首百拜”。

1926年,魯迅寫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此文,當時壽鏡吾77歲還親自看了此文。幾年後,壽鏡吾去世。壽鏡吾去世後,魯迅一直與其家屬保持著親密關係。

魯迅讀書(模擬)

壽鏡吾教學生不要求死記硬背,只要學生理解就行。對淘氣的學生,他也會用戒尺處罰,但大多數時候都是輕輕地教訓一下。魯迅的國學功底便是跟著壽鏡吾打下的,魯迅尤其喜歡對對子,這種習慣也是從壽鏡吾那裡學來的。

壽鏡吾曾出上聯“獨角獸”,眾多學生對出來的都五花八門,有“九頭鳥”、有“四眼狗”等等,魯迅對的“獨角獸”深得壽鏡吾的稱讚和喜歡。這一節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裡有描寫。

百草園

魯迅跟著壽鏡吾學習了大量的中國古典詩詞、文章等,為他日後從事寫作,成為國學大師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不僅壽鏡吾的正值、偏執、愛國精神和國學造詣影響了魯迅,就連穿著打扮也對魯迅產生了不小的影響。魯迅有個外號叫做“貓頭鷹”,就是指魯迅不修邊幅,任由頭發瘋長,衣服也更換不勤。而這種行為跟壽鏡吾如出一轍。

魯迅對壽鏡吾有著極深厚的感情,魯迅離開三味書屋去南京水師學堂學習、甚至後來去了日本留學後,每次回紹興都要去拜訪壽鏡吾。從1898年開始,魯迅在外總會給壽鏡吾寫信,魯迅與壽鏡吾的通信一直沒有間斷,多達數百封之多。

魯迅

此外,魯迅與壽鏡吾的兒子壽洙鄰也有很深厚的友誼,二人親如兄弟。無論身在何處,魯迅每年春節都會給壽鏡吾寫拜年信,每次都以“鏡吾夫子大人函丈”,落款總是“受業周樹人頓首百拜”。

1926年,魯迅寫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此文,當時壽鏡吾77歲還親自看了此文。幾年後,壽鏡吾去世。壽鏡吾去世後,魯迅一直與其家屬保持著親密關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