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海信打響電視換代革命 世界進入鐳射電視時間

在吞併日本東芝電視之後, 彩電行業巨頭海信又在北京“搞”了一件大事情。

11月23日, 世界電視日剛剛過去兩天, 海信在北京鳥巢發佈L6系列4K鐳射電視、S6系列4K鐳射影院兩組系列新品。 至此, 4年3次重磅升級鐳射電視產品線的海信已完成鐳射電視在大尺寸市場的產品佈局。 其中一款產品達到150吋, 堪稱全球最大。

同時, 海信宣佈旗下鐳射電視全部產品線達到4K顯示。 這在全球彩電行業, 亦是頭一個。

深耕顯示技術數十載的海信, 已經成為全球鐳射電視市場毫無爭議的市場領導者。 現在, 由海信主導的鐳射電視對電視的換代革命也已徹底打響, 世界正式進入“鐳射電視時間”。

改變, 從未如此震撼

電視行業從不平靜, 每一次的技術創新帶來的衝擊都是震撼的。

11月23日, 世界電視日剛剛過去兩天, 連續14年佔據中國彩電行業第一寶座的海信發佈了又一項讓人們震撼的技術成果:L6系列4K鐳射電視、S6系列4K鐳射影院兩組系列新品。

至此, 4年3次重磅升級鐳射電視產品線的海信已完成鐳射電視在大尺寸市場的產品佈局。

其中, 具有超強視聽震撼力的150吋4K鐳射影院在國內市場首次亮相即引發關注。 一家媒體在直播時乾脆用“全球最大電視”稱呼它。

這個尺寸是什麼概念?它的最大畫面可以達到3.345m×1.892m——這比我們常見的雙人床都要大上一圈。

不難看出, 電視的傳統外觀被顛覆了, “屏”的桎梏也沒有了, 我們可以直接將螢幕作為“電視牆”。 這也意味著, 家庭電視與家庭影院之間的邊界也將不復存在。 只要有一台這樣的海信鐳射電視, 我們可以輕鬆組建起一個專業級家庭影音室。

“改變, 從未如此震撼”。

置身現場親眼見證奇跡發生, 會發現此次發佈會的主題是如此貼切。

除了突破螢幕的限制, 海信鐳射電視還有一個歷史性貢獻:帶領行業走進4K顯示新時代。

2016年7月, 海信發佈全球首款DLP超短焦4K鐳射電視。 歷經一年時間, 海信進一步將4K鐳射顯示技術應用到全系列、各尺寸段上的產品上。

這是業內首個可以做到鐳射電視全產品線達到4K顯示的品牌。

拿吸睛無數的海信150吋S6系列鐳射影院來說, 它實現了4K超高清顯示, 色域覆蓋達到了116%, 達到了液晶電視難以企及的電影畫面顯示效果。

日前, 工信部數位電視標準符合性檢測中心對海信L6系列鐳射電視進行了摸底測試。 “海信鐳射電視亮度、色域、清晰度等主要顯示性能表現突出,

主要畫質指標高於液晶電視行業標準要求”, 工信部數位電視標準符合性檢測中心張素兵博士介紹。

據IHS預測, 未來三年4K電視全球出貨量將超過50%, 未來5年80吋及以上大屏市場的年度增幅將達到100%左右, 足以證明同時具備大屏、4K的海信鐳射電視將代表未來電視的發展方向。

過往的經驗告訴我們, 電視行業每次的時代轉捩點, 都會深刻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 現在, 由海信主導的鐳射電視對電視的換代革命也已徹底打響, 世界正式進入“鐳射電視時間”。

毫無爭議的市場領導者

如果把視線放到整個彩電行業中, 或許更能明白海信的這次顛覆性創新意味著什麼。

作為20世紀最偉大、最重要的發明之一, 自1924年, 第一台電視面世以來, 電視行業經歷了黑白電視—CRT彩色電視—LCD液晶電視三大時代。 在經歷了十多年的快速發展後, 平板電視已經進入了產業轉型和變革的時期, 整個電視行業正處在一個關鍵的變局關口。

電視大屏化是彩電行業的共識。 中怡康的資料顯示, 50吋以上的大螢幕液晶電視數量占比, 2013年僅17%,到2017年預計達到41%,這說明了消費者對電視螢幕尺寸的需求越來越大,喜歡大尺寸螢幕所帶來的臨場感體驗。

但液晶電視註定了不能承擔引領電視產業變革的角色。“彩電業每十年左右都會有一次較大的技術變革,LED背光液晶電視技術已應用近十年,如何更好適應未來大屏化消費趨勢,打破“屏”的限制,是行業有待解決的重要問題。”海信總裁劉洪新指出,電視這塊有形的“屏”已經限制了彩電產業的進步,必須要進行顛覆性創新,打破“屏”的桎梏。

海信鐳射顯示公司總經理高玉嶺介紹,未來三年,70英寸以上大屏電視市場需求將超過400萬台,現有第三代電視大屏化發展面臨成本高、體積大、功耗高等問題,技術升級換代投入巨大。

所言非虛。在大屏電視領域,液晶電視隨著尺寸的增加,價格呈現出幾何級的增長。有人曾經做過對比,超大屏液晶電視價格相當於煙臺一個兩居室的房價,相當於北京五環內一個小商住公寓的首付,這樣的價格幾乎已經與普通的消費者絕緣了。

面對電視大尺寸化發展趨勢,第三代電視集體面臨瓶頸,市場迫切需要一款大屏電視能解決這一尷尬局面。海信手握的是一張名為“鐳射影院”的“技術王牌”。據介紹,鐳射電視不僅有色域範圍廣、壽命長、效率高、功耗低、節能環保等優勢,在價格、重量上僅為同尺寸液晶電視的十分之一,功耗則是液晶電視的二分之一。

2007年,海信率先切入鐳射電視領域並獲得國家863計畫支持。2014年,海信在全球率先發佈鐳射電視產品,並作為公司掌門人周厚健親抓的“一號工程”。目前,海信已實現鐳射電視完全自主研發和自主生產製造,累計申請專利412項。

作為全球首家掌握鐳射光學引擎自主研發設計,整機設計、研發、製造自主運營能力的企業,海信已經成為全球鐳射電視市場毫無爭議的市場領導者。得益於此,海信已提前鎖定全球彩電產業在下一代顯示技術競爭的主動權。

劉洪新表示,海信在鐳射電視4K光學引擎、4K鏡頭、鐳射光源、整機等方面已具備充分的技術優勢和產業資源整合能力,也具備了在全球市場率先推廣普及鐳射電視的能力。目前,海信100吋4K鐳射電視也已經在美國市場上市銷售,隨後還將在歐洲、大洋洲等市場陸續上市。

市場證明,相比同尺寸液晶電視八分之一的售價,海信4K鐳射電視是當前最具性價比的電視,而且由於其清晰度和畫質十分突出,也在改變消費者對電視大小與房間關係的認知。目前,100吋的鐳射電視只需要3米的客廳距離,也就是說未來120平的房子都需要80吋以上的鐳射電視。海信4K鐳射電視可以更好地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可滿足使用者對家庭大屏影音產品的全部場景需求,中國家庭的電視產品的大規模換代,將由鐳射電視開始。

世界彩電的未來看中國,而中國彩電的未來看海信。海信用自己的行動再次詮釋了這一論斷。

“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趨”

科技先行的時代,每一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新產品的問世,都必將會引發一場席捲整個消費市場的熱潮。

消費者“用手投票”的結果印證了海信在超大屏電視市場上的“鐳射戰略”已見成效。受益於鐳射電視推廣,今年1-10月份,海信憑藉88、100、120吋三個規格鐳射電視產品在80吋及以上市場份額達到43.09%,在85吋及以上大屏市場份額高達56.27%,全新規格的拓展將使鐳射電視在65吋及以上增長最快的市場進一步擴大份額。

海信鐳射電視在超大屏市場占比的一路走高還產生了強烈的“虹吸效應”:今年以來,鐳射電視成為電視產業最大的發展熱點,多家彩電企業以及部分互聯網企業、傳統投影機企業相繼加入鐳射電視發展陣營,鐳射市場熱度迅速升溫。

在市場升溫的同時,出現了魚龍混雜的現象,鐳射電視市場也亟待規範。比如,“鐳射電視”與“鐳射投影”的概念並不清晰,配置不一、價格混亂;“亮度”是決定鐳射電視畫面效果的核心指標,市面上也出現各種不同的亮度單位和亮度標示方法,讓消費者非常困惑。“鐳射電視”作為國家重點扶持的新興產業,是未來彩電業轉型突圍的重要方向,市場的規範發展至關重要。

11月23日,在海信鐳射電視新品上市發佈會上,海信與工信部數位電視標準符合性檢測中心共同啟動了《鐳射電視機技術規範》制定儀式,雙方將共同牽頭起草中國鐳射電視行業的第一個行業規範。

“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趨”,劉洪新說,海信作為鐳射電視領域的先行者,將以開放的姿態歡迎更多廠商融入這場電視巨變的潮流,並願意為新進入者提供從技術的產業資源整合的全方位服務。同時,海信將推動鐳射顯示國內外技術標準和規範的起草制定,促進鐳射電視行業健康持續發展。

眾所周知,只有那些在業內享有較高聲譽,某項先進技術得到了市場的充分認可的企業才有資格參與制定標準。

深耕顯示技術數十載的海信,從顯像管顯示技術到LED平板顯示技術,再到如今的鐳射顯示技術,一直以大企業的擔當作為助推著行業的穩步前行。從此次新聞發佈會上海信的表態,不難看出,海信作為行業引領者的大氣和擔當。

據介紹,《鐳射電視機技術規範》將規範鐳射電視術語、以及產品性能指標測試方法等,要真正滿足“電視機”的標準要求。明確提出了“鐳射電視”是“應用鐳射投影顯示技術,配備專用投影幕,可接收廣播電視節目或互聯網電視節目的設備”,其“亮度”指標要達到液晶電視國標的250尼特以上,這樣才能保證使用者觀看電視時獲得真實可靠的畫質效果。

2013年僅17%,到2017年預計達到41%,這說明了消費者對電視螢幕尺寸的需求越來越大,喜歡大尺寸螢幕所帶來的臨場感體驗。

但液晶電視註定了不能承擔引領電視產業變革的角色。“彩電業每十年左右都會有一次較大的技術變革,LED背光液晶電視技術已應用近十年,如何更好適應未來大屏化消費趨勢,打破“屏”的限制,是行業有待解決的重要問題。”海信總裁劉洪新指出,電視這塊有形的“屏”已經限制了彩電產業的進步,必須要進行顛覆性創新,打破“屏”的桎梏。

海信鐳射顯示公司總經理高玉嶺介紹,未來三年,70英寸以上大屏電視市場需求將超過400萬台,現有第三代電視大屏化發展面臨成本高、體積大、功耗高等問題,技術升級換代投入巨大。

所言非虛。在大屏電視領域,液晶電視隨著尺寸的增加,價格呈現出幾何級的增長。有人曾經做過對比,超大屏液晶電視價格相當於煙臺一個兩居室的房價,相當於北京五環內一個小商住公寓的首付,這樣的價格幾乎已經與普通的消費者絕緣了。

面對電視大尺寸化發展趨勢,第三代電視集體面臨瓶頸,市場迫切需要一款大屏電視能解決這一尷尬局面。海信手握的是一張名為“鐳射影院”的“技術王牌”。據介紹,鐳射電視不僅有色域範圍廣、壽命長、效率高、功耗低、節能環保等優勢,在價格、重量上僅為同尺寸液晶電視的十分之一,功耗則是液晶電視的二分之一。

2007年,海信率先切入鐳射電視領域並獲得國家863計畫支持。2014年,海信在全球率先發佈鐳射電視產品,並作為公司掌門人周厚健親抓的“一號工程”。目前,海信已實現鐳射電視完全自主研發和自主生產製造,累計申請專利412項。

作為全球首家掌握鐳射光學引擎自主研發設計,整機設計、研發、製造自主運營能力的企業,海信已經成為全球鐳射電視市場毫無爭議的市場領導者。得益於此,海信已提前鎖定全球彩電產業在下一代顯示技術競爭的主動權。

劉洪新表示,海信在鐳射電視4K光學引擎、4K鏡頭、鐳射光源、整機等方面已具備充分的技術優勢和產業資源整合能力,也具備了在全球市場率先推廣普及鐳射電視的能力。目前,海信100吋4K鐳射電視也已經在美國市場上市銷售,隨後還將在歐洲、大洋洲等市場陸續上市。

市場證明,相比同尺寸液晶電視八分之一的售價,海信4K鐳射電視是當前最具性價比的電視,而且由於其清晰度和畫質十分突出,也在改變消費者對電視大小與房間關係的認知。目前,100吋的鐳射電視只需要3米的客廳距離,也就是說未來120平的房子都需要80吋以上的鐳射電視。海信4K鐳射電視可以更好地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可滿足使用者對家庭大屏影音產品的全部場景需求,中國家庭的電視產品的大規模換代,將由鐳射電視開始。

世界彩電的未來看中國,而中國彩電的未來看海信。海信用自己的行動再次詮釋了這一論斷。

“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趨”

科技先行的時代,每一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新產品的問世,都必將會引發一場席捲整個消費市場的熱潮。

消費者“用手投票”的結果印證了海信在超大屏電視市場上的“鐳射戰略”已見成效。受益於鐳射電視推廣,今年1-10月份,海信憑藉88、100、120吋三個規格鐳射電視產品在80吋及以上市場份額達到43.09%,在85吋及以上大屏市場份額高達56.27%,全新規格的拓展將使鐳射電視在65吋及以上增長最快的市場進一步擴大份額。

海信鐳射電視在超大屏市場占比的一路走高還產生了強烈的“虹吸效應”:今年以來,鐳射電視成為電視產業最大的發展熱點,多家彩電企業以及部分互聯網企業、傳統投影機企業相繼加入鐳射電視發展陣營,鐳射市場熱度迅速升溫。

在市場升溫的同時,出現了魚龍混雜的現象,鐳射電視市場也亟待規範。比如,“鐳射電視”與“鐳射投影”的概念並不清晰,配置不一、價格混亂;“亮度”是決定鐳射電視畫面效果的核心指標,市面上也出現各種不同的亮度單位和亮度標示方法,讓消費者非常困惑。“鐳射電視”作為國家重點扶持的新興產業,是未來彩電業轉型突圍的重要方向,市場的規範發展至關重要。

11月23日,在海信鐳射電視新品上市發佈會上,海信與工信部數位電視標準符合性檢測中心共同啟動了《鐳射電視機技術規範》制定儀式,雙方將共同牽頭起草中國鐳射電視行業的第一個行業規範。

“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趨”,劉洪新說,海信作為鐳射電視領域的先行者,將以開放的姿態歡迎更多廠商融入這場電視巨變的潮流,並願意為新進入者提供從技術的產業資源整合的全方位服務。同時,海信將推動鐳射顯示國內外技術標準和規範的起草制定,促進鐳射電視行業健康持續發展。

眾所周知,只有那些在業內享有較高聲譽,某項先進技術得到了市場的充分認可的企業才有資格參與制定標準。

深耕顯示技術數十載的海信,從顯像管顯示技術到LED平板顯示技術,再到如今的鐳射顯示技術,一直以大企業的擔當作為助推著行業的穩步前行。從此次新聞發佈會上海信的表態,不難看出,海信作為行業引領者的大氣和擔當。

據介紹,《鐳射電視機技術規範》將規範鐳射電視術語、以及產品性能指標測試方法等,要真正滿足“電視機”的標準要求。明確提出了“鐳射電視”是“應用鐳射投影顯示技術,配備專用投影幕,可接收廣播電視節目或互聯網電視節目的設備”,其“亮度”指標要達到液晶電視國標的250尼特以上,這樣才能保證使用者觀看電視時獲得真實可靠的畫質效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