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清華研究生特等獎公示!有些人明明可以靠顏值吃飯,偏偏要用才華

11月22日下午, 2017年清華大學研究生特等獎學金評選結果正式公示, 來自10個院系的7名博士生與3名碩士生最終獲此殊榮。

他們有人累計發表十餘篇SCI論文, 被引次數上千;有人多年堅持論文要麼不發表, 要發只發頂級會議和期刊;有人在科研大豐收的同時創立公司, 已獲得數百萬天使投資;有人完成了十部劇本的創作, 立志講好中國故事……

一年一度特獎季, 研讀間帶你近距離走近十位獲獎者, 一起看看金燦燦的榮譽背後, 那些既平凡也不平凡的故事!

彭翃傑 | 讀文獻現在對我來說, 就像讀小說

彭翃傑, 化工系2013級直博生, 師從魏飛教授、張強副教授, 研究方向為高性能複合硫正極材料研究。 以第一作者身份和百度學者(全球每年僅10人)。

因導師變動等原因, 博士前兩年他曾是「無家可歸的孩子」。 深度學習當時還比較冷門, 學院沒有從事相關研究的導師, 一切只能自己摸黑探索, 連研究設備都得自掏腰包。 有過顆粒無收的打擊, 有過對自我懷疑, 唯一不變的是他在學術上的拼勁——每週接近100h的科研時間, 博士四年多回家不足30天。

博三師從姚期智院士後, 淦創厚積薄發、飛速成長。 論文成果一直被國際最頂級研究機構引用,

得到了國際核心學術圈和工業界認可。 他多次在電腦視覺頂級會議及期刊(CVPR / ICCV / ECCV / PAMI)擔任程式委員會成員及審稿人。 研究成果已應用於微軟office產品和百度視頻業務中。

淦創坦言「我最大的優點, 或者說是最幸運的一點, 就是我找到了並且願意投入時間, 去做這個世界上自己最熱愛的研究方向。 」

倪 兵 | 用魚的記憶忘卻科研煩惱, 靜待花開

倪兵, 化學系2014級直博生, 師從王訓教授, 研究方向為無機化學。 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了8篇 SCI 論文。 目前主要研究鈷、鎳基納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及電催化應用, 探索亞納米尺度材料(尺寸小於1nm)的生長規律及其電化學性能。

科研剛起步的倪兵也有過迷失。 讀的文獻越多、做的實驗越多, 越發認為往哪個方向探索似乎都可以。 導師告訴他做科研要「守正出奇」, 這才讓他茅塞頓開。

作為化學工作者, 倪兵認為自己更應該從化學角度理解和合成別人做不到的納米材料。 在三年多的時間裡, 倪兵進行合成實驗約5000次, 閱讀納米領域各類文章5000多篇,

伴隨著科研經歷的增加, 他的科研心態也在不斷成熟。

「有了事情, 就去完成。 」拖延症在他身上是不存在的。 幾乎每個週末, 他都會抽出半個小時靜坐放空自己, 「發呆是性價比最高的減壓方式」。 對待實驗和文章上的種種問題, 他能迅速將困難帶來的煩躁遺忘, 積極尋找解決路徑。 亞納米領域的研究剛剛起步, 存在很多挑戰, 還不是目前的熱門研究方向, 但他說「我會堅持自己的研究方向, 五年、十年後, 我會見證它成為主流。 」

李國洋 | 入學時定了個目標:時刻要有一篇文章處於審稿狀態

李國洋,航院2014級直博生,師從曹豔平教授,研究方向為固體力學和生物力學。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18篇,包括在固體力學頂尖期刊JMPS發表論文5篇,已授權或申請專利8項。

他把科研當作「一件喜歡並且還算擅長的事業」。超聲彈性成像技術是基於在體表徵軟組織機械特性進行疾病診斷的一項定量診斷技術,臨床應用中面臨諸多難題。他在國際上率先提出了基於環嚮導波的彈性成像方法,借助聲彈理論發展了表徵生物軟組織非線性彈性方法。

研究生剛入學,他就給自己定下目標:時刻要有一篇文章處於審稿狀態。他也十分關注科研成果到實踐的轉化,「專利如果不去轉化,就是一張紙」。他的論文工作為彈性成像技術發展提供了基礎,臨床上已經獲得應用,為彈性成像臨床操作規劃和標準的制定提供了幫助和指導。

今年,導師和他先後接到了兩篇專題綜述文章邀請。其中發表在P Roy Soc A-Math Phy上的文章,45頁正文、101頁原稿,前後修改了無數版本。這期間,他也在緊鑼密鼓地拍婚紗照。由於規劃得很早,婚紗照時間無法再推,他只好白天拍照、晚上熬夜寫綜述。最終綜述成為該期刊連續三個月的熱點論文。面對成績,他說「只是婚紗照拍得不好看」。

王澤朝 | 反過來「push」導師,從「把研究做好」到「做最好的研究」

王澤朝,材料學院2015級碩士生,師從鐘虓䶮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材料磁圓二向色性的原子級探測。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3篇高水準文章,其中1篇被材料領域頂級期刊Nature Materials接收。

勤奮的他經常反過來「push」導師,科研讓他享受,「這種成就感和幸福感在其他事情中找不到」。此後他與所在團隊一道,將透射電鏡中的磁性探測尺度擴展到原子量級,在國際上首次運用色差矯正實現了沿深度方向具有元素分辨的逐一原子面探測原子自旋大小。

科研之路總有波折。研二在德國交流期間,關鍵實驗連續三周一無所獲,獨在異鄉的孤獨便湧上心頭。後來,導師鐘老師親自飛往德國與他一道做實驗到淩晨兩點多,陪他重建科研信心。第二天,兩人又馬不停蹄趕往法國參加學術會議。導師亦師亦友的陪伴,是他難得的財富,王澤朝說「與其說是導師,他更像是我的朋友」。

從「把研究做好」,到「做最好的研究」,王澤朝不斷嘗試從現有研究中發現新問題。談到未來規劃,他希望在科研這條路上,做一隻永不停歇的蝸牛。

郭雨晨 | 將科研與市場緊密結合,做能落地的研究

郭雨晨,軟體學院2013級直博生,師從丁貴廣副教授,研究方向為人工智慧、機器學習、電腦視覺。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3篇、CCF-A類論文12篇,獲評2016年百度獎學金(全球AI領域僅10名博士生獲獎)。注重理論成果落地,是北京紫睛科技有限公司的聯合創始人之一。

在郭雨晨的科研與創業征途上,「效率」是他最重要的關鍵字。他的研究成果可以顯著降低深度網路的訓練和使用成本,為深度神經網路應用於低成本硬體設備打下了重要基礎。為了讓理論成果落地,他與幾位朋友在今年共同創立了北京紫睛科技有限公司,其中人臉識別產品已在黑龍江哈爾濱高鐵站投入實際使用。

平時生活中,他也時刻發揮「效率」和「懶人」精神,遇到問題總想找到「最懶」的解決方法,尋求最優路徑。「碼農的一個習慣就是先想辦法讓電腦去幹事情。」

認真科研和工作後,郭雨晨會充分抓住放鬆時間,經常在週六的晚上看看球、打打遊戲,也會看一些和研究工作沒有直接關係的文科類書籍。由於涉獵廣泛,科研中他常有極富創造性的新想法與新思路。

張維民 | 創造人類能夠合成最長線性DNA的世界紀錄

張維民,生命學院2012級直博生,師從戴俊彪研究員,研究方向是合成生物學。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1篇Science封面文章,一舉攻克多項合成生物學領域難題。研究成果創造了人類能夠合成最長線性DNA的世界紀錄,得到新華網、人民日報及國內諸多媒體的專門報導。

合成生物學是一個新興學科。張維民參加的「釀酒酵母全基因組合成專案」是世界範圍內的合作項目,包括清華大學、天津大學、華大基因、紐約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以及愛丁堡大學等多家單位並行進行全基因合成。而他所在課題組負責完成的XII號染色體,是酵母長度最長、功能最複雜的一條。

第一版人工染色體早在2014年就被合成出來,然而後來發現由於細微的技術問題,合成染色體上插入了載體序列,導致基因組非常不穩定,細胞生長也極為緩慢。2年付出落空,他們選擇埋頭再投入3年時光,終於,2017年3月10日「Science」雜誌以封面故事的形式刊登了他們的研究成果。

上世紀,中國在人類全基因組測序工作中僅僅承擔1%的工作,而今天中國科技發展迅速,未來基因組合成工作中必將出現越來越多中國人的面孔,而張維民無疑是這個偉大潮流的先行者。

毛天奇 | 研一下半學期最忙的時候,幾乎是課程、科研、志願「三肩挑」

毛天奇,電子系2015級碩士生,師從王昭誠教授,研究方向為可見光無線傳播。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6篇,通信領域旗艦會議論文1篇,其中1篇SCI文章入選ESI前1%高被引論文。

本科期間徐正元教授的導引課上,毛天奇第一次接觸了可見光通信。當時他暗下決心:「要為推動可見光通信產業化貢獻自己的力量」。後面保研選擇課題組時,他也義無反顧地選擇了該領域的研究組。

本科時全系200多人,毛天奇排在90開外,他調侃那時的自己是「小學渣」,但進組後他學會了堅持不懈、知難而進。研二下學期一次論文投稿,三位審稿人中兩位持否定態度,其中一位更給出大段意見質疑論文合理性。他選擇直面審稿人的問題,用近兩個月的時間查閱文獻,改進文章,以全新視角回應了質疑,成果終於受到認可。「這件事情讓我知道了堅持不懈就會有轉機。」

志願工作是毛天奇生活中重要的部分,「服務同學和老師對我來說是很幸福的事情。」在電子系研團總支擔任志願副書記的他組織同學為退休老教授提供電腦上門服務,研一下半學期最忙的時候,幾乎是課程、科研、志願「三肩挑」。

「我需要更多時間來攻堅我面臨的難題!」兩年多科研生活後,他選擇畢業後繼續攻讀清華資訊與通信工程博士學位。

陰亞楠 | 別人眼裡又髒又臭的污泥,在我心裡卻是最重要的菌寶寶

陰亞楠,核研院2012級直博生,師從王建龍教授,研究方向是有機廢物發酵產氫。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18篇,申請發明專利8項,與導師合作出版專著《Bio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Organic Wastes》。

來自產煤大省山西的陰亞楠,從小就切身體會到煤炭給當地帶來的污染問題。「我的博士生課題就是對清潔能源的研究,恰好實現了我的童年夢想。」而她做的工作就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理代謝活動來生產氫氣,通過回收高濃度有機廢水實現能源生產和廢物處置雙重效益。

核技術與環境技術的交叉結合是陰亞楠研究的最大特色,她創新性地將電離輻照技術應用于高效產氫微生物的選育,以及有機廢物的預處理。經過四年研究,她成功發現兩株新型產氫菌,可利用多種有機廢物進行高效產氫。同時利用輻照技術破解剩餘污泥,並用於發酵產氫,成功地將剩餘污泥變廢為寶。

課題組同門給她起了個外號:「菌保姆」。「別人眼裡髒髒臭臭的污泥,在我心裡是最重要的菌寶寶。」

注:文中人物排名不分先後

李國洋,航院2014級直博生,師從曹豔平教授,研究方向為固體力學和生物力學。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18篇,包括在固體力學頂尖期刊JMPS發表論文5篇,已授權或申請專利8項。

他把科研當作「一件喜歡並且還算擅長的事業」。超聲彈性成像技術是基於在體表徵軟組織機械特性進行疾病診斷的一項定量診斷技術,臨床應用中面臨諸多難題。他在國際上率先提出了基於環嚮導波的彈性成像方法,借助聲彈理論發展了表徵生物軟組織非線性彈性方法。

研究生剛入學,他就給自己定下目標:時刻要有一篇文章處於審稿狀態。他也十分關注科研成果到實踐的轉化,「專利如果不去轉化,就是一張紙」。他的論文工作為彈性成像技術發展提供了基礎,臨床上已經獲得應用,為彈性成像臨床操作規劃和標準的制定提供了幫助和指導。

今年,導師和他先後接到了兩篇專題綜述文章邀請。其中發表在P Roy Soc A-Math Phy上的文章,45頁正文、101頁原稿,前後修改了無數版本。這期間,他也在緊鑼密鼓地拍婚紗照。由於規劃得很早,婚紗照時間無法再推,他只好白天拍照、晚上熬夜寫綜述。最終綜述成為該期刊連續三個月的熱點論文。面對成績,他說「只是婚紗照拍得不好看」。

王澤朝 | 反過來「push」導師,從「把研究做好」到「做最好的研究」

王澤朝,材料學院2015級碩士生,師從鐘虓䶮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材料磁圓二向色性的原子級探測。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3篇高水準文章,其中1篇被材料領域頂級期刊Nature Materials接收。

勤奮的他經常反過來「push」導師,科研讓他享受,「這種成就感和幸福感在其他事情中找不到」。此後他與所在團隊一道,將透射電鏡中的磁性探測尺度擴展到原子量級,在國際上首次運用色差矯正實現了沿深度方向具有元素分辨的逐一原子面探測原子自旋大小。

科研之路總有波折。研二在德國交流期間,關鍵實驗連續三周一無所獲,獨在異鄉的孤獨便湧上心頭。後來,導師鐘老師親自飛往德國與他一道做實驗到淩晨兩點多,陪他重建科研信心。第二天,兩人又馬不停蹄趕往法國參加學術會議。導師亦師亦友的陪伴,是他難得的財富,王澤朝說「與其說是導師,他更像是我的朋友」。

從「把研究做好」,到「做最好的研究」,王澤朝不斷嘗試從現有研究中發現新問題。談到未來規劃,他希望在科研這條路上,做一隻永不停歇的蝸牛。

郭雨晨 | 將科研與市場緊密結合,做能落地的研究

郭雨晨,軟體學院2013級直博生,師從丁貴廣副教授,研究方向為人工智慧、機器學習、電腦視覺。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3篇、CCF-A類論文12篇,獲評2016年百度獎學金(全球AI領域僅10名博士生獲獎)。注重理論成果落地,是北京紫睛科技有限公司的聯合創始人之一。

在郭雨晨的科研與創業征途上,「效率」是他最重要的關鍵字。他的研究成果可以顯著降低深度網路的訓練和使用成本,為深度神經網路應用於低成本硬體設備打下了重要基礎。為了讓理論成果落地,他與幾位朋友在今年共同創立了北京紫睛科技有限公司,其中人臉識別產品已在黑龍江哈爾濱高鐵站投入實際使用。

平時生活中,他也時刻發揮「效率」和「懶人」精神,遇到問題總想找到「最懶」的解決方法,尋求最優路徑。「碼農的一個習慣就是先想辦法讓電腦去幹事情。」

認真科研和工作後,郭雨晨會充分抓住放鬆時間,經常在週六的晚上看看球、打打遊戲,也會看一些和研究工作沒有直接關係的文科類書籍。由於涉獵廣泛,科研中他常有極富創造性的新想法與新思路。

張維民 | 創造人類能夠合成最長線性DNA的世界紀錄

張維民,生命學院2012級直博生,師從戴俊彪研究員,研究方向是合成生物學。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1篇Science封面文章,一舉攻克多項合成生物學領域難題。研究成果創造了人類能夠合成最長線性DNA的世界紀錄,得到新華網、人民日報及國內諸多媒體的專門報導。

合成生物學是一個新興學科。張維民參加的「釀酒酵母全基因組合成專案」是世界範圍內的合作項目,包括清華大學、天津大學、華大基因、紐約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以及愛丁堡大學等多家單位並行進行全基因合成。而他所在課題組負責完成的XII號染色體,是酵母長度最長、功能最複雜的一條。

第一版人工染色體早在2014年就被合成出來,然而後來發現由於細微的技術問題,合成染色體上插入了載體序列,導致基因組非常不穩定,細胞生長也極為緩慢。2年付出落空,他們選擇埋頭再投入3年時光,終於,2017年3月10日「Science」雜誌以封面故事的形式刊登了他們的研究成果。

上世紀,中國在人類全基因組測序工作中僅僅承擔1%的工作,而今天中國科技發展迅速,未來基因組合成工作中必將出現越來越多中國人的面孔,而張維民無疑是這個偉大潮流的先行者。

毛天奇 | 研一下半學期最忙的時候,幾乎是課程、科研、志願「三肩挑」

毛天奇,電子系2015級碩士生,師從王昭誠教授,研究方向為可見光無線傳播。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6篇,通信領域旗艦會議論文1篇,其中1篇SCI文章入選ESI前1%高被引論文。

本科期間徐正元教授的導引課上,毛天奇第一次接觸了可見光通信。當時他暗下決心:「要為推動可見光通信產業化貢獻自己的力量」。後面保研選擇課題組時,他也義無反顧地選擇了該領域的研究組。

本科時全系200多人,毛天奇排在90開外,他調侃那時的自己是「小學渣」,但進組後他學會了堅持不懈、知難而進。研二下學期一次論文投稿,三位審稿人中兩位持否定態度,其中一位更給出大段意見質疑論文合理性。他選擇直面審稿人的問題,用近兩個月的時間查閱文獻,改進文章,以全新視角回應了質疑,成果終於受到認可。「這件事情讓我知道了堅持不懈就會有轉機。」

志願工作是毛天奇生活中重要的部分,「服務同學和老師對我來說是很幸福的事情。」在電子系研團總支擔任志願副書記的他組織同學為退休老教授提供電腦上門服務,研一下半學期最忙的時候,幾乎是課程、科研、志願「三肩挑」。

「我需要更多時間來攻堅我面臨的難題!」兩年多科研生活後,他選擇畢業後繼續攻讀清華資訊與通信工程博士學位。

陰亞楠 | 別人眼裡又髒又臭的污泥,在我心裡卻是最重要的菌寶寶

陰亞楠,核研院2012級直博生,師從王建龍教授,研究方向是有機廢物發酵產氫。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18篇,申請發明專利8項,與導師合作出版專著《Bio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Organic Wastes》。

來自產煤大省山西的陰亞楠,從小就切身體會到煤炭給當地帶來的污染問題。「我的博士生課題就是對清潔能源的研究,恰好實現了我的童年夢想。」而她做的工作就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理代謝活動來生產氫氣,通過回收高濃度有機廢水實現能源生產和廢物處置雙重效益。

核技術與環境技術的交叉結合是陰亞楠研究的最大特色,她創新性地將電離輻照技術應用于高效產氫微生物的選育,以及有機廢物的預處理。經過四年研究,她成功發現兩株新型產氫菌,可利用多種有機廢物進行高效產氫。同時利用輻照技術破解剩餘污泥,並用於發酵產氫,成功地將剩餘污泥變廢為寶。

課題組同門給她起了個外號:「菌保姆」。「別人眼裡髒髒臭臭的污泥,在我心裡是最重要的菌寶寶。」

注:文中人物排名不分先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