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AI應屆生年薪30~50萬 這些熱門專業受到衝擊或被淘汰

剛剛過去的週末,人工智慧連放大招——來自波士頓動力(BostonDynamics)的機器人“阿特拉斯”展現了完美的後空翻動作;騰訊推出的新聞寫作機器人Dreamwriter用0.5秒便寫出千字文章,一口氣寫了14篇稿,還可自動配圖和剪輯視頻。

人工智慧(AI)的發展一日千里,將行業人才的薪酬推高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

據瞭解, 目前 AI 專業應屆生年薪已高達30萬~50萬元, 幹個三五年後很有可能漲至 80 萬元。 由於目前市場需求大, 人才短缺, 因此很多 AI 專業的學生還未畢業就已經被獵頭盯上, 他們會提前半年就和相關高校以及導師聯繫好,篩選應聘者人選。

但上述所說的畢業生均為研究生與博士畢業生。 與美國相比, 中國開設人工智慧課程的高校較少,教學體系才剛剛起步,人才供應數量和品質都跟不上需求。

今年7月,浙江大學電腦學院副院長、浙江大學人工智慧研究所所長吳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目前國內本科沒有人工智慧專業,主要是在研究生階段招生。

最近兩年才是AI人才需求的井噴期,3~5年後AI崗位一人難求的困境將會緩解。

AI 時代最需要的是哪方面的人才?有程式設計能力和資料採擷能力的工程師最火, 包括:資料採擷工程師、機器學習工程師,

演算法工程師。

那麼在人工智慧的衝擊下, 哪些行業風險較高, 哪些衝擊性小呢?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最近的一個分析報告揭示:金融和會計專業的學生, 未來工作被電腦和機器人取代的風險最高, 被認為至少有95%的可能性被自動化。

被機器取代風險最高的職業通常是低技能、可以“熟能生巧”的職業。 呼叫中心的銷售員、打字員、辦事員、管理員和接待員都至少有95%的可能性被機器替代。 但也有人認為, 即使是相對高技能、拼智力的職業, 如醫生和律師, 也有可能被越來越有能力的機器所取代, 當然, 還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下圍棋。

醫生、執行醫生被自動化的可能性只有2%, 科學家、健康服務經理、資訊技術、程式設計工作、體育科學和生物學的工作被自動化的可能性都較低。

牛津大學經濟學講師斯坎德(Daniel Susskind)建議:學生“做那些機器做不到的事情…機器是不善於人際溝通、同情和解決問題”的, 並避開那些涉及“機械式學習和大量資訊”的領域。

現在改行還來得及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