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巨鹿之戰前趙高的誤國之罪

秦朝農業生產力和農田管理水準很高, “使黔首自實田”, 是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儘管徭役繁重, 秦朝尚屬太平世界, 朗朗乾坤。 秦國的軍事力量, 空前強大。 蹊蹺的是, 為什麼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 就引發了一場全國範圍內的反秦浪潮, 劉邦似乎是兵不血刃就打到了咸陽呢?究其原因, 雖然不能排除秦始皇暴政的累積效應, 但是, 也不能不考察秦始皇死後的政治生態及其演變。 是趙高掌控著秦朝, 秦朝的滅亡, 趙高脫不了干係。

趙高是趙國人, 大約是宦官, 有律法的專長, 為嬴政所器重, 曾因犯罪被判處死刑, 秦始皇網開一面, 赦免了他。 從此趙高對主持審判工作的蒙恬兄弟, 懷恨在心。 趙高的職務不高, 只是掌管皇帝車馬的中車府令, 但是, 侍從皇帝身邊, 掌握皇帝的符璽印信, 是貼身秘書。 西元前210年七月, 秦始皇在出巡途中病重, 死於沙丘(今河北廣宗),

臨終遺詔, 請大兒子扶蘇速歸咸陽, 準備繼位。 趙高擔心新君即位後, 蒙恬兄弟掌權, 於是勾結李斯, 陰謀改換遺詔, 由嬴政的小兒子胡亥即位, 換掉了接班人, 矯詔逼扶蘇自殺。

一年之後, 山東農民起義, 趙高壟斷了秦二世與外界資訊溝通的管道, 他先是挑撥離間, 破壞李斯與二世之間的信任, 又誣告李斯的兒子李由與楚地起義軍暗通往來, 把楚人李斯與楚地的反秦武裝掛聯起來。 秦二世指責李斯等人, 內不能完成父皇留下來的大業(修阿房宮等), 外不能平定各地民眾起義。 要追究失職之責。 右丞相馮去疾和將軍馮劫畏懼自殺, 只有被逮捕下獄的李斯據理力爭。 審查李斯的工作交給了趙高。 趙高用嚴刑拷打的辦法, 逼使李斯就範。

西元前208年八月, 二世以謀反罪判處李斯死刑。 這時距沙丘之變中李斯夥同趙高篡改秦始皇遺詔, 不到兩年。 趙高終於取代李斯成為秦朝的丞相。

趙高還逼降前線領兵統帥章邯。

章邯本是秦少府, 這是主管皇家事務的九卿之一。 陳勝等起兵,

朝廷商量對策。 章邯提出, 現在全國各地調兵, 已經來不及, 不如赦免驪山刑徒及奴產子, 組成軍隊, 前往鎮壓。 西元前209年九月, 在李斯主政下, 章邯被任命為上將軍, 開赴前線。 一路高歌猛進, 不到一年時間, 不僅陳勝被部下所殺, 楚國實際領導人項梁戰死, 諸侯喪膽。

可是, 為什麼在項羽展開巨鹿之戰前, 章邯卻採取了觀望徘徊的態度呢?朝廷宰相換人, 章邯派部將司馬欣去朝廷報告工作, 執掌朝廷大權的丞相趙高不僅避而不見, 還要抓捕司馬欣。 幸虧司馬欣換了一條路線逃回, 他向章邯哭訴:趙高掌權, 無法做事, 今戰能勝, 趙高嫉妒吾功, 戰不能勝, 趙高將治吾罪(《史記》作“將軍有功亦誅, 無功亦誅。 ”)。 一想到趙高陰暗的嘴臉, 一想到秦二世的昏庸冥頑,

一想到“有功亦誅, 無功亦誅”的前途, 章邯就不寒而慄。

於是, 章邯暗中派人去與項羽溝通約降條件, 楚軍糧少, 也不想硬拼。 秦軍主力尚有20萬啊!幾度交涉, 舉行了受降典禮。 章邯淚流滿面地拜見項羽, 談的全是趙高的事(“章邯見項羽而流涕, 為言趙高”)。 章邯的哭泣, 有多少辛酸, 多少不甘, 多少無奈!2000多年之後, 以同情之瞭解, 體會這位曾叱吒疆場的末代秦將心中的苦楚, 真令人不勝唏噓!也許李斯的死去, 朝廷裡再也沒有人支持和理解章邯, 也許曾經是皇家內府事務主管的少府章邯, 曾與陰險的大內高手趙高有過矛盾和衝突, 史書沒有給我們明確的答案。 項羽雖猛, 巨鹿之戰並沒有有效消滅秦軍主力, 但是,章邯這個沙場殺敵、戰功顯赫的統帥,懾于丞相趙高邪惡的淫威,卻無奈地率領20萬秦軍投降了自己的敵人。

章邯的投降,給了危機四伏的秦王朝致命的一擊。接下來,趙高殺掉了兩年前扶起來的秦二世,印證了李斯先前的指控。趙高所立子嬰,不叫秦三世,而是稱秦王,一下子就倒退回嬴政統一六國之前。不待劉邦項羽入咸陽,秦朝已經滅亡。所以說,亡秦者,趙高也。

陳勝的揭竿而起,劉邦進入咸陽約法三章,項羽殺害子嬰火燒宮室,都只是從外部順勢把這個腐朽的巨人推倒而已。

但是,章邯這個沙場殺敵、戰功顯赫的統帥,懾于丞相趙高邪惡的淫威,卻無奈地率領20萬秦軍投降了自己的敵人。

章邯的投降,給了危機四伏的秦王朝致命的一擊。接下來,趙高殺掉了兩年前扶起來的秦二世,印證了李斯先前的指控。趙高所立子嬰,不叫秦三世,而是稱秦王,一下子就倒退回嬴政統一六國之前。不待劉邦項羽入咸陽,秦朝已經滅亡。所以說,亡秦者,趙高也。

陳勝的揭竿而起,劉邦進入咸陽約法三章,項羽殺害子嬰火燒宮室,都只是從外部順勢把這個腐朽的巨人推倒而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