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揭秘!順德“老字型大小”不為人知的故事

一座城市的老字型大小,

承載著這座城市的記憶!

我們大順德,

滿滿都是舌尖上美食:

歡姐倫教糕、馮不記面店、

金榜牛乳、黃但記陳村粉...

這些熟悉的名字

陪伴著無數順德人的成長!

可你知道老字型大小背後都有什麼

鮮為人知故事?

.

馮不記面店

第一次看到這個店名

你一定覺得奇怪

“不記”、“不記”

難道想大家都不記得它嗎?

其實

“不記”的意思是不記帳

簡單來講

就系黎食野沒得賒數、記數

馮不記最早開業於明末清初

主營粥粉面飯, 出品上佳

生意十分紅火

馮不記還是魚皮角的鼻祖, 發明了用魚皮取代面皮的技巧, 推出爽滑耐煮的魚皮雲吞。

其後將其形狀改為扁平半圓形, 呈粉角狀, 於是魚皮角遂告問世。 由於它略似北方餃子, 又稱魚皮餃。

魚皮角潔白鮮嫩、香滑爽口

吃起來既有魚蝦鮮味

又有噴香肉味

無論是幹蒸、煎焗、放湯

都十分美味可口

連美食家蔡瀾吃過之後也大讚美味!

馮不記的後人馮海把店開到了美國休士頓, 豔壓麥當勞肯德基之類的洋速食, 更吸引到美國前總統布希父子常去光顧。

.

李禧記

爺爺奶奶輩

最喜歡吃李禧記的蹦砂

一吃就是幾十年

過年過節手信必備李禧記蹦砂

其實

順德話裡面“蹦砂”就是蝴蝶

因其造型類似

所以就這個名啦!

蹦砂傳統做法為

麵粉拌和豬油、南乳、白糖等配料而成

風味甘香酥化,鹹甜適度

越新鮮吃越好

一食入口

南乳的惹味在口腔裡盤旋

雖然明知很熱氣

但根本停不了口!

除了傳統風味的蹦砂之外

店裡還有南乳花生、糯米龍耳、

薑汁花生糖、麻蓉酥糖、杏仁餅...

簡直捨不得走了!

現在年輕人吃慣了膨化食物,對蹦砂的熱情不如老一輩,但是對老一輩來說,蹦砂是物質匱乏的年代裡最好的美食享受。

.

民信、仁信老鋪

仁信、民信

傻傻分不清楚?

其實

仁信民信是一家人!

相傳雙皮奶的創始人董孝華

就是在大良不經意間製成了雙皮奶

30年代初,他在大良華蓋路開設了第一家專門賣雙皮奶和牛乳的專賣店——“民信”老鋪。

後來,他把“民信”傳給了自己最愛的第十子董兆祥,而最愛吃雙皮奶的大女兒董潔華則在50年代初自立門戶,在大良細圩開設了另一知名的奶品品牌——“仁信”。

民信成為了廣東省首批“老字型大小”之一,而“妹妹”仁信則在第二批成功拿下“老字型大小”榮譽。

這兩家店的乳製品

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了

雙皮奶、椰子燉奶、

芒果雙皮奶、炸牛奶...

光是看功能表

就會令選擇困難症顧客抓狂!

雙皮奶是爸爸媽媽輩

拍拖必不可少的一道小吃

“你今天有沒有空去吃雙皮奶啊?”

雙皮奶入口,奶味濃郁

品的是香嫩順爽的奶皮

食的是白嫩絲滑的奶凍

簡直不要太香滑了!

店裡面的碗還保持著白底藍邊

這份熟悉的味道永遠不會變!

.

金榜歡姐牛乳

你知道“中國芝士”指的是什麼嗎?

原來“中國芝士”就是牛乳!

順德有條街叫金榜街

而金榜街最出名的就是牛乳了!

一片一片,雪白圓薄

味略鹹而甘甜可口

正氣補身,有墜火功效

可送粥送飯

小朋友最喜歡吃了!

金榜牛乳始于明代,相傳以前金榜村大多靠養水牛、賣水牛奶為生,但有時擠出來的牛奶賣不完,為了保鮮,金榜人就想到用醋和食鹽將牛奶製成牛乳片,經過一代代人改良,牛乳片常溫下就可以保存四五個月。

上世紀50~60年代,會製作牛乳的姑娘在順德可是香餑餑。

在金榜,曾經有這樣一句俗語:“有女莫嫁金榜街,牛屎牛尿浸涼鞋”,還有一句“有豬有牛,一世苛留;沒豬沒牛,一世風流”,戲言的背後,是金榜當時繁盛一時的牛乳製作業。

可現在

這份手工幾乎絕版

金榜也僅剩零星幾家老店!

.

這個純手工製作的牛乳店已開了幾十年了,歡姐從16歲開始學做牛乳,一做就是40多年。同一個動作每天要重複上千次,雙手長期浸在奶和醋中,歡姐的十指已經發白。

如今,歡姐和王叔兩公婆加起來都130歲,依舊每天勤勤懇懇,樣樣親力親為。歡姐:說真的,我做事情想著做到盡心盡責,你憑良心去做,人家就喜歡你的產品!

歡姐和她的老伴仍然守在這個深巷裡,守著這一間老店,守著這一份手藝和味道,正如他們門外的牌子——來者有緣,食者有福!

.

梁桂歡糕點店

倫教糕大家都耳熟能詳了

又有多少人知道它最初竟是

夫妻吵架的產物!!

倫教糕的歷史可追溯到清咸豐五年(即1855年),一開始也並不叫倫教糕。

當時只是街市普通糕點師傅的梁禮成(第一代)與妻子吵架後決定當天不開市,將米漿留到了第二天使用...

但驚喜的發現蒸出來的糕點具有豬膏面、三紋眼的特點,而且口感爽滑、清甜,拿到集市上售賣,沒想到竟一售而空。

時人為將其區別於其他,加上該糕點口感甚佳,便用地名來命名,遂得名“倫教糕 ”並流傳至今。

經過百年來不斷的傳承和創新,傳到第三代時,梁家的倫教糕早已名氣遠揚,成為附近一帶人盡皆知的代表性糕點。

到現今,圖中的梁桂歡是倫教糕的第四代傳人,人人都叫她歡姐,她乾脆就在這祖傳的寶貝前加了個名號,親切又接地氣,於是就有了今天的“歡姐倫教糕”。

做倫教糕的工序繁瑣,而且環環相扣,不可出錯。

為了對得起“嶺南第一糕”的稱號,歡姐付出了大半生的青春歲月和汗水,即使今天歡姐倫教糕已經遠銷海外,生產規模擴大了不知多少倍,歡姐仍然堅持樣樣把關,大小事都親為,確保出品品質。

梁家前三代傳人都是男丁,歡姐用自己的吃苦耐勞和生意頭腦證明了“巾幗不讓鬚眉”!

蒸煮房裡悶熱難耐,吃不了苦的人又如何幾十年都與之為伍呢?歡姐能把倫教糕做到今天這個地位,是有道理的。

現在的“歡姐糕點”不是一個早餐檔鋪,而變成了50多人的糕點廠,但是吃貨們還是可以找到這家老店。

店裡糕點品種非常多,倫教糕是最便宜的,一塊是3塊錢,中間的孔洞很多,吃的時候很有韌性,晶瑩剔透,清甜微酸,全部由清泉水加米漿發酵而成。除了適溫切片吃之外,還可以煎蛋食用。

.

黃但記陳村粉

自從鳳凰衛視、湖南衛視播出順德美食陳村粉之後,好多小夥伴都想知道最正宗的陳村粉在哪裡。

順德人會這樣告訴他們——

沒吃過黃但記

不敢說吃過陳村粉

聲名遠播的陳村粉就是在1927年由黃但創制的,入口爽滑而又有彈性,黃但後人把陳村粉發揚光大,發展成了連鎖的“黃但記”。

陳村粉可以一粉多吃

蒸著吃糯,炒著吃爽,滾著吃韌

各種做法各種滋味!

最傳統的做法,系將粉切成細薄河粉狀,蒸熟後澆上用香油、醬油、酸薑絲、烤芝麻調成的作料,吃來香軟無比。

.

順德酒廠

每逢過節

順德人不一定會喝茅臺、五糧液

但一定會喝“紅荔牌”紅米酒

“紅荔牌”紅米酒

有超過50年的悠久歷史

還是目前順德區唯一一個

“中華老字型大小”

作為全省最大的專業釀酒企業,順德酒廠的前身是創建於1953年的廣東省粵中區酒廠。

在1956年的工商分家大背景下,順德酒廠轉為地方國營企業,走過了58年的風雨歷程,曾創下全省產銷量最大的專業釀酒企業等多個第一。

這些歷久彌新的老字型大小

還會繼續陪伴一代代的順德人

他們的傳奇故事

也將成為每個順德人的溫暖記憶!

其實

順德話裡面“蹦砂”就是蝴蝶

因其造型類似

所以就這個名啦!

蹦砂傳統做法為

麵粉拌和豬油、南乳、白糖等配料而成

風味甘香酥化,鹹甜適度

越新鮮吃越好

一食入口

南乳的惹味在口腔裡盤旋

雖然明知很熱氣

但根本停不了口!

除了傳統風味的蹦砂之外

店裡還有南乳花生、糯米龍耳、

薑汁花生糖、麻蓉酥糖、杏仁餅...

簡直捨不得走了!

現在年輕人吃慣了膨化食物,對蹦砂的熱情不如老一輩,但是對老一輩來說,蹦砂是物質匱乏的年代裡最好的美食享受。

.

民信、仁信老鋪

仁信、民信

傻傻分不清楚?

其實

仁信民信是一家人!

相傳雙皮奶的創始人董孝華

就是在大良不經意間製成了雙皮奶

30年代初,他在大良華蓋路開設了第一家專門賣雙皮奶和牛乳的專賣店——“民信”老鋪。

後來,他把“民信”傳給了自己最愛的第十子董兆祥,而最愛吃雙皮奶的大女兒董潔華則在50年代初自立門戶,在大良細圩開設了另一知名的奶品品牌——“仁信”。

民信成為了廣東省首批“老字型大小”之一,而“妹妹”仁信則在第二批成功拿下“老字型大小”榮譽。

這兩家店的乳製品

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了

雙皮奶、椰子燉奶、

芒果雙皮奶、炸牛奶...

光是看功能表

就會令選擇困難症顧客抓狂!

雙皮奶是爸爸媽媽輩

拍拖必不可少的一道小吃

“你今天有沒有空去吃雙皮奶啊?”

雙皮奶入口,奶味濃郁

品的是香嫩順爽的奶皮

食的是白嫩絲滑的奶凍

簡直不要太香滑了!

店裡面的碗還保持著白底藍邊

這份熟悉的味道永遠不會變!

.

金榜歡姐牛乳

你知道“中國芝士”指的是什麼嗎?

原來“中國芝士”就是牛乳!

順德有條街叫金榜街

而金榜街最出名的就是牛乳了!

一片一片,雪白圓薄

味略鹹而甘甜可口

正氣補身,有墜火功效

可送粥送飯

小朋友最喜歡吃了!

金榜牛乳始于明代,相傳以前金榜村大多靠養水牛、賣水牛奶為生,但有時擠出來的牛奶賣不完,為了保鮮,金榜人就想到用醋和食鹽將牛奶製成牛乳片,經過一代代人改良,牛乳片常溫下就可以保存四五個月。

上世紀50~60年代,會製作牛乳的姑娘在順德可是香餑餑。

在金榜,曾經有這樣一句俗語:“有女莫嫁金榜街,牛屎牛尿浸涼鞋”,還有一句“有豬有牛,一世苛留;沒豬沒牛,一世風流”,戲言的背後,是金榜當時繁盛一時的牛乳製作業。

可現在

這份手工幾乎絕版

金榜也僅剩零星幾家老店!

.

這個純手工製作的牛乳店已開了幾十年了,歡姐從16歲開始學做牛乳,一做就是40多年。同一個動作每天要重複上千次,雙手長期浸在奶和醋中,歡姐的十指已經發白。

如今,歡姐和王叔兩公婆加起來都130歲,依舊每天勤勤懇懇,樣樣親力親為。歡姐:說真的,我做事情想著做到盡心盡責,你憑良心去做,人家就喜歡你的產品!

歡姐和她的老伴仍然守在這個深巷裡,守著這一間老店,守著這一份手藝和味道,正如他們門外的牌子——來者有緣,食者有福!

.

梁桂歡糕點店

倫教糕大家都耳熟能詳了

又有多少人知道它最初竟是

夫妻吵架的產物!!

倫教糕的歷史可追溯到清咸豐五年(即1855年),一開始也並不叫倫教糕。

當時只是街市普通糕點師傅的梁禮成(第一代)與妻子吵架後決定當天不開市,將米漿留到了第二天使用...

但驚喜的發現蒸出來的糕點具有豬膏面、三紋眼的特點,而且口感爽滑、清甜,拿到集市上售賣,沒想到竟一售而空。

時人為將其區別於其他,加上該糕點口感甚佳,便用地名來命名,遂得名“倫教糕 ”並流傳至今。

經過百年來不斷的傳承和創新,傳到第三代時,梁家的倫教糕早已名氣遠揚,成為附近一帶人盡皆知的代表性糕點。

到現今,圖中的梁桂歡是倫教糕的第四代傳人,人人都叫她歡姐,她乾脆就在這祖傳的寶貝前加了個名號,親切又接地氣,於是就有了今天的“歡姐倫教糕”。

做倫教糕的工序繁瑣,而且環環相扣,不可出錯。

為了對得起“嶺南第一糕”的稱號,歡姐付出了大半生的青春歲月和汗水,即使今天歡姐倫教糕已經遠銷海外,生產規模擴大了不知多少倍,歡姐仍然堅持樣樣把關,大小事都親為,確保出品品質。

梁家前三代傳人都是男丁,歡姐用自己的吃苦耐勞和生意頭腦證明了“巾幗不讓鬚眉”!

蒸煮房裡悶熱難耐,吃不了苦的人又如何幾十年都與之為伍呢?歡姐能把倫教糕做到今天這個地位,是有道理的。

現在的“歡姐糕點”不是一個早餐檔鋪,而變成了50多人的糕點廠,但是吃貨們還是可以找到這家老店。

店裡糕點品種非常多,倫教糕是最便宜的,一塊是3塊錢,中間的孔洞很多,吃的時候很有韌性,晶瑩剔透,清甜微酸,全部由清泉水加米漿發酵而成。除了適溫切片吃之外,還可以煎蛋食用。

.

黃但記陳村粉

自從鳳凰衛視、湖南衛視播出順德美食陳村粉之後,好多小夥伴都想知道最正宗的陳村粉在哪裡。

順德人會這樣告訴他們——

沒吃過黃但記

不敢說吃過陳村粉

聲名遠播的陳村粉就是在1927年由黃但創制的,入口爽滑而又有彈性,黃但後人把陳村粉發揚光大,發展成了連鎖的“黃但記”。

陳村粉可以一粉多吃

蒸著吃糯,炒著吃爽,滾著吃韌

各種做法各種滋味!

最傳統的做法,系將粉切成細薄河粉狀,蒸熟後澆上用香油、醬油、酸薑絲、烤芝麻調成的作料,吃來香軟無比。

.

順德酒廠

每逢過節

順德人不一定會喝茅臺、五糧液

但一定會喝“紅荔牌”紅米酒

“紅荔牌”紅米酒

有超過50年的悠久歷史

還是目前順德區唯一一個

“中華老字型大小”

作為全省最大的專業釀酒企業,順德酒廠的前身是創建於1953年的廣東省粵中區酒廠。

在1956年的工商分家大背景下,順德酒廠轉為地方國營企業,走過了58年的風雨歷程,曾創下全省產銷量最大的專業釀酒企業等多個第一。

這些歷久彌新的老字型大小

還會繼續陪伴一代代的順德人

他們的傳奇故事

也將成為每個順德人的溫暖記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