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宦官生逢亂世,不僅明哲保身,且改一字救千人!

文/真真

張居翰劇照


提起宦官, 我們首先會想到手執浮塵, 面敷白粉, 行事娘娘腔的印象, 似乎他們身上缺少了一股正氣。 但任何事都沒有絕對的,

充滿一身正氣的宦官大有人在, 如唐玄宗成為無權無勢的太上皇被逼遷居西內時, 面對殺氣騰騰的李輔國和五百騎攔住去路時, 宦官高力士挺身而出, 解救唐玄宗於危難。 高力士僅僅解救一人, 歷史上還有一名宦官冒殺頭之罪, 改一字救活千人。 此人是誰?他就是唐末至五代初年宦官張居翰。

張居翰辦事認真, 得到唐昭宗皇帝的賞識, 被派去監督幽州(今北京市西南)軍事, 當時的幽州節度使是劉仁恭。 張居翰在幽州與劉仁恭的關係相處的非常融洽, 而且私交甚好。 天複三年(903年), 昭宗傾盡全力誅殺宦官監軍。 九成以上的宦官監軍都被殺, 而倖免於難的只有兩人, 張居翰就是其中一人, 幫組他死裡逃生的就是他的好友劉仁恭。

梁太祖朱溫畫像


天佑三年(906年)七月, 劉仁恭和李克用聯盟共同對付梁太祖朱溫時, 張居翰居中運籌, 立下了功勞。 李克用見其精明, 便留而不遣, 從此, 張居翰又成了李克用的愛將。 張居翰在軍中的最出彩的戰績是潞州保衛戰,

因守衛潞州有功, 深的李存勖(李克用之子)的讚賞。

同光元年(923年)李存勖滅梁稱帝(後唐莊宗), 大封群臣。 大將郭崇韜和張居翰為掌兵權的樞密使。 但是郭崇韜專權跋扈, 又嫉恨宦官, 張居翰為明哲保身, 做事十分低調, 對於商議的國家大事從不發表意見, 才得以保全性命。 在個人的問題上他採取的是唯唯諾諾, 但當危機數千無辜人的性命時, 他表現的卻是大義凜然。

莊宗李存勖畫像


同光三年九月, 莊宗李存勖命太子李繼岌、樞密使郭崇韜出征後蜀。 蜀主王衍自知抵擋不住, 上表乞降。 繼岌入成都時, 王衍身穿白衣, 銜壁牽羊, 以草繩系頸, 迎降道左。 李存勖召王衍赴洛陽, 並賜詔書說:"固當列土而封, 必不薄人於險, 三辰(日、月、星為三辰)在上, 一言不欺!"大意是說:“我會封給你一塊土地, 不會薄待於你, 日月星三辰為證, 絕不虛言欺哄!”

王衍欣然動身, 率領宗族、百官及其家族數千人, 啟程東行。 他行至關中時, 因河北亂起, 只得暫留秦川驛。 李存勖欲東征平叛, 擔心王衍在後方作亂,

便下詔說:"王衍一行, 並宜殺戮。 "張居翰在複查詔書時, 認為王衍既己投降, 現在又出爾反爾, 於是, 張居翰冒著殺頭的危險, 將詔書貼在柱子上, 將'行'字塗掉, 改為家'字, 於是"王衍一行, 便成了"王衍一家"。 當時莊宗李存勖自顧不暇, 也無心追究此事。 這樣, 後蜀百官及王衍的僕役等一千餘人的生命, 才得以保全。

張居翰劇照


後來莊宗李存勖被弑,明宗李亶進入洛陽,張居翰辭朝後歸隱長安,于天成三年(928年)四月二十七日(5月19日)壽終正寢,終年七十一歲。

張居翰生在唐末亂世,混在軍閥藩鎮,不管是晉王李克用還是幽州的劉仁恭,都是喜怒無常、嗜酷好殺的狠人,他能平安度過,多靠生性的平和靜默,不事張揚。能過改一字而活千人,靠的是他一身的正氣。

張居翰劇照


後來莊宗李存勖被弑,明宗李亶進入洛陽,張居翰辭朝後歸隱長安,于天成三年(928年)四月二十七日(5月19日)壽終正寢,終年七十一歲。

張居翰生在唐末亂世,混在軍閥藩鎮,不管是晉王李克用還是幽州的劉仁恭,都是喜怒無常、嗜酷好殺的狠人,他能平安度過,多靠生性的平和靜默,不事張揚。能過改一字而活千人,靠的是他一身的正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