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說他是凡夫,因為一品惑都還沒有斷,但他只要一生就成就佛位

說他是凡夫, 因為一品惑都還沒有斷, 可名凡夫, 但他卻可以一生就遞補佛位, 和觀音勢至並沒有差別;說他是一生補處, 卻又是個未斷惑的凡夫, 不是等覺菩薩。 例如:小學生就不能說是大學生, 大學生就不能說現在還在讀小學。 但極樂世界卻很特別, 往生凡夫與等覺菩薩沒有差別。 像五逆十惡連“小學”都沒讀過, 卻說他是一生補處“大博士”, 這種“果”是否很殊勝特別?等覺菩薩與凡夫皆是一生補處, 此深入教理者也難信, 因為教理上說不通。 為什麼說不通, 蕅祖說:極樂世界的情形完全超出一切的通途教網,

十方世界完全沒有這種案例。 可說是妙極了!

經文:“得與如是諸上善人, 聚會一處。 ”一生到極樂世界, 就能與如是—前面所講的那些無量無邊一生補處的菩薩, 跟他們聚會一處。 我們這個世界, 別說補處菩薩, 就是羅漢我們也見不到啊!而往生極樂的人,

時時和許許多多的補處菩薩—觀音、勢至、文殊、普賢這些補處菩薩, 朝夕俱會在一起共修, 同盡無明、同登妙覺, 這實在是太殊勝了!凡是修學佛法, 進退諸緣以知識為最, 善知識具有勝緣增上之功, 修行聖道怎能一天離開善知識呢?但是我們身處娑婆世界, 善知識如珍如寶、難逢難遇;就像現在, 釋迦牟尼佛, 我們見不到了, 那些佛的羅漢弟子, 我們更是見不到。

現在, 我們所見到的是什麼呢?報紙一打開, 你看有哪一天沒有殺、盜、淫、妄、酒, 所見到的很多是這些五逆十惡的人啊!所以在娑婆世界—凡聖同居土, 凡夫見不到聖人善知識。 就是幸運能夠遇到聖人, 也看不出來, 認不出聖人。 所以往往錯過, 沒法親近!而且善知識出世, 短暫如曇花一現—釋迦八十年, 雪公來台三十八年—真能把握而接受教化得到真實利益的, 真有如鳳毛麟角!

極樂世界和十方世界, 最大不同, 也是最殊勝的地方, 就是凡聖同居土, 它是諸上善人遍滿國土, 多如眾星微塵, 而且眾生與諸上善人, 是究竟同居而非暫時同居,

所做所辦又都相同, 並非“苦樂升沉、隔曆迥別”。 一往生, 就和等覺菩薩“永久聚會”, 而又“所辦皆同”、為師為友, “同盡無明、同登妙覺”, 由此可知“上善聚會”其中道理, 蘊藏深厚的意義。

以上三種“果殊勝”, 這是佛的第一勸, 因為“果”太殊勝了!然而眾生的根器不利,

佛祖怕我們聽一次不發願, 於是仍“再”勸。 身體和錢要自己照顧好, 要正面思惟, 多念佛, 念佛現世保平安, 命終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不要唉聲歎氣, 俗話說:‘吐一口長氣, 就衰三年’, 世間原本就是煩惱的魔鄉。 想想自己還能快活幾年?

憨山大師雲:“悲歡離合朝朝鬧, 富貴窮通日日忙;生前徒費心千萬, 死後空餘手一雙。 ”“死後空餘手一雙”, 是說晉朝富商石崇的故事。 當時, 石崇富可敵國, 興建金穀名園, 姬妾數百人, 日日笙樂, 極盡奢華。 因為不舍名妓綠珠, 而得罪當朝, 身陷政爭, 在腥風血雨中, 被捕後即刻押往東市處決。 石崇的母親, 兄長及妻兒共十五人, 也同時被抄家滅門, 得年五十二歲。 臨刑時有人問他有什麼遺言?

石崇說:“只希望死後收屍時,棺材旁能挖兩個洞,將我的手伸出棺材外,讓大家看一看雙手空空的我,什麼也沒帶走。我所有的錢財、莊園、姬妾、富貴榮華,一旦撒手歸西,卻什麼都不是我的!”

石崇說:“只希望死後收屍時,棺材旁能挖兩個洞,將我的手伸出棺材外,讓大家看一看雙手空空的我,什麼也沒帶走。我所有的錢財、莊園、姬妾、富貴榮華,一旦撒手歸西,卻什麼都不是我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