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西周那些事兒”之周初四聖——召公奭!

“周初四聖”有哪四聖?姜子牙、周公旦、召公奭和畢公高(一說為太史佚, 周初的一個史官, 這更像是後世史官的看法, 筆者以為畢公高及其後代的畢公影響力更大)。

在世人眼中, 薑子牙和周公旦的風頭似乎蓋住了其他兩人, 以至於人們對召公奭和畢公高的瞭解知之甚少。 但事實上, 後兩人也對周朝的建立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今天我們先來瞭解一下召公奭這個人。

召公奭, 原名姬奭, 並不是周武王的親兄弟, 而是周人先王的後裔, 不知是哪一支, 但不會隔得太遠, 應該就是周太王(古公亶父)、周王季(季曆)這其中哪一個小支,

因為隔得太遠的話, 地位就會變得越低, 而召公奭的地位並不低。

召公奭

在周原的時候, 召公奭就已經獲得了自己的封地, 雖然小, 但是他私人管轄的地方, 這個地方在周原的西部, 叫召邑, 所以人們稱他“召公”。 和召公奭同樣早就有封地的還有周公旦,

周公旦是周文王的直系, 所以他的封地在周原的核心地區, 於是人們稱他為“周公”。 這也是為什麼召公奭、周公旦獲封薊地和魯地後, 不叫“燕公”和“魯公”的原因。

周公旦

召公奭是一個非常賢能的人, 他的才能僅次於周公旦, 也得到了周武王的肯定,

周武王把他們兄弟倆看做自己的左膀右臂。 在武王伐紂的“牧野大戰”後, 舉行的祭天典禮中, 周公旦手持大鉞, 召公奭手持小鉞, 可以看出:他們倆的地位僅次於武王之下(後來管叔鮮不服氣, 造反說是周公旦違背了武王的旨意而專權, 看來是管叔鮮的污蔑之詞)。

在武王去世前, 因為兒子姬誦年幼, 他一早就為兒子做好了安排, 任用周公旦和召公奭輔政, 只有這樣, 姬誦的江山才會穩固。 而實際上, 周、召二公也是這麼做的, 他們出色的完成了任務, 輔助周成王姬誦度過了周初最艱難的時刻。

總體來說, 周公旦的功勞最大, 召公奭次之。

周公旦主要負責陝地(今河南陝縣)以東的地區, 這裡是以前的商夷之地, 最不好管理, 周初的大部分叛亂都來自於這一地區, 周公也花了很大功夫來平定叛亂, 史稱“周公東征”。

周公東征

而召公奭主要負責的是陝地以西的地區, 這裡主要包括周人的發源地——周原的周邊地區。 這一地區因為周人幾代先王的積極進取, 已經使南蠻賓服、戎狄遠遁, 一片和平景象, 所以召公奭的壓力相對要小得多。 召公奭治理陝西期間, 經常走訪民間, 慰問疾苦, 他還愛在一棵棠梨樹下判斷案件, 處理政事, 使得各級官員都爭相學習, 政治清廉, 無人失職, 深受百姓愛戴和擁護。

甘棠遺愛

周公旦和召公奭的分陝而治,使得周朝的政權逐步趨於穩定。

周成王的兒子周康王即位後,召公奭又和畢公高共同輔佐周康王(周公旦已死)。召公奭又繼承了周公旦的遺風,通過不斷規勸周康王,使周成王時期的清明盛世得以延續。

周成王到周康王統治的這40多年時間,周朝基本上沒使用多少的刑罰。創造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盛世——“成康之治”。

(明天繼續)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專注于從不同角度看歷史,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甘棠遺愛

周公旦和召公奭的分陝而治,使得周朝的政權逐步趨於穩定。

周成王的兒子周康王即位後,召公奭又和畢公高共同輔佐周康王(周公旦已死)。召公奭又繼承了周公旦的遺風,通過不斷規勸周康王,使周成王時期的清明盛世得以延續。

周成王到周康王統治的這40多年時間,周朝基本上沒使用多少的刑罰。創造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盛世——“成康之治”。

(明天繼續)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專注于從不同角度看歷史,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