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咳痰不斷根本的病根是什麼?淺談痰飲病的病因

《傷寒雜病論》中的中藥世界(103)

特別說明, 文中方藥僅供中醫醫師交流研究用, 請勿自行使用。

要理解經方學派說指的痰飲病, 就必須將水濕痰飲看成是一個整體, 它們都是機體水液代謝障礙所形成的病理產物, 我們可以將它們看成是“濕” 的凝聚程度越來越深的過程。

我們可以將這四者統一稱之為“水毒”, 處於無形彌漫, 但患者會感到身體重著者, 為“濕” ;濕聚之為“水”;積水成淵, 則為“飲”;飲凝聚則為“痰” ;痰進一步固態化則為老痰。

水毒產生的根本原因是各種病因導致的寒邪入裡,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證脈並治第十二》談到“心下有留飲”時, 一條判斷標準即是:

其人背寒冷, 如手大。

在水停留於心下滯而不去時, 觸摸心後, 人的背部, 就出現如手掌大小般的冰冷。 此時, 冰冷是水濕痰飲的外相, 寒邪是水濕痰飲的根。

弦脈是典型痰飲病的外相之一, 《痰飲咳嗽病證脈並治第十二》即言:

脈雙弦者寒也。 脈偏弦者, 飲也。

這兒是說, 左右兩手脈俱弦, 代表有寒。 這是因為水飲彌漫, 導致陽氣被抑, 於是左右兩手均呈現弦脈。 一側脈弦者, 亦為淡飲水毒所致。

沉脈也常見於痰飲病, 金匱亦言:四肢曆節痛, 脈沉者, 有留飲。 此時沉脈的原因是脾失運化陽痹阻。

總之寒邪入裡, 陽氣被抑, 是痰飲病的成因, 病痰飲者, 當以溫藥和之, 則是治療痰飲病的大法。 當然, 以溫藥和之, 不是說, 只能用溫藥, 水濕停滯, 阻滯氣機, 易生瘀和熱, 病邪會逐步呈現寒, 熱, 瘀並見的非常複雜的狀況。 所以, 使用溫藥的同時依然可以兼用寒藥, 以溫藥和之, 這個“和”即有“兼用”之意。 溫藥是打底的, 可以兼用清熱, 瀉下諸藥。

為了讓大家更直觀地理解此法, 我以自己最近經手的一個醫案為例:

患者, 女, 60余歲, 生意人, 咳嗽1+周, 白天咳嗽多, 晚上咳嗽少, 呈陣發性咳嗽。 痰多, 痰色偏黃。 舌淡苔稍厚, 舌中黃, 余黃白相間。 脈沉。 詢問之, 不怕冷, 稍口幹。 遂以下方治之:

茯苓24克 炙甘草12克 炒白術15克 桂枝12克

蜜枇杷葉12克 黃芩12克 前胡12克 浙貝母12克

蜜款冬花1克 蜜紫苑12克 蒲公英12克 乾薑6克

仙鶴草12克

患者三劑後愈。

此方即由苓桂術甘湯打底。 苓桂術甘湯, 猶如朝陽, 藥性溫和, 與宛若烈日的附子劑不同。 茯苓味甘平, 能健脾, 是利水滲濕第一要藥。 桂枝配茯苓助陽化氣, 淡滲利水。 桂枝此藥必用, 但其量應該隨患者身上的熱象加減之。 有一分熱, 減一分桂枝。 炒白術, 健脾燥濕, 炙甘草, 補胃氣和守胃氣。

苓桂術甘湯, 猶如朝陽, 驅散霧靄

苓桂術甘湯最擅去一身之濕, 特別是那種無形彌漫的濕, 這濕極輕, 彌漫於顛頂, 會導致人頭暈目眩, 前面我曾寫過, 用苓桂術甘湯驅散霧靄, 治療痰飲所致的頭暈目眩, 效果極佳。

此方化痰稍遜, 但適合用於做治療痰飲病的“打底方”, 是治本之策, 若我們把無形彌漫的濕視為“海”, 那麼痰就是海上的“冰山”。 暖風拂過大海, 冰山也會鬆動。 一般來說, 化濕用白術, 茯苓, 澤瀉;去清痰用半夏, 天南星;化老痰用全瓜蔞, 或瓜蔞仁, 貝母。 需要注意的是, 貝母, 瓜蔞味苦寒, 治痰的同時, 需配溫藥,如乾薑,生薑。

茯苓:化濕第一藥

後面是三個藥對。款冬花,紫菀,潤肺下氣,止咳化痰;蜜枇杷葉與前胡同用,清泄肺熱,降氣化痰;蒲公英與黃芩同藥,清熱,解毒,燥濕;久咳多致咽喉充血,遂再加仙鶴草以收斂止血。

以這個常見的病案為例,就是為了彰示《金匱要略》中“以溫藥而和之”,以溫藥打底隨證配伍它藥的方法。

我們下次聊,不見不散!

我的微信公眾號:醫師黃繼斌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

需配溫藥,如乾薑,生薑。

茯苓:化濕第一藥

後面是三個藥對。款冬花,紫菀,潤肺下氣,止咳化痰;蜜枇杷葉與前胡同用,清泄肺熱,降氣化痰;蒲公英與黃芩同藥,清熱,解毒,燥濕;久咳多致咽喉充血,遂再加仙鶴草以收斂止血。

以這個常見的病案為例,就是為了彰示《金匱要略》中“以溫藥而和之”,以溫藥打底隨證配伍它藥的方法。

我們下次聊,不見不散!

我的微信公眾號:醫師黃繼斌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