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聽說劉備對諸葛亮動過殺心?

章武三年春, 先主于永安病篤, 召亮于成都, 屬以後事, 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 必能安國, 終定大事。 若嗣子可輔, 輔之;如其不才, 君可自取。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上面這段話出自《三國演義》白帝城托孤。 千百年來, 廣為流傳成為君臣知遇的佳話。 曾經也有人說道:自古功高震主, 劉備對諸葛亮絲毫沒有戒備之心嗎?沒有動過殺機嗎?

讀過《三國演義》的人, 對諸葛亮的評價就是智商近乎妖孽, 但那只是《三國演義》裡所描述的諸葛亮, 當褪去濃墨重彩, 洗淨鉛華, 真實歷史上的諸葛亮, 就是一個普通之人。 那些被後人稱絕的計謀, 大多也都是張冠李戴隨便扣在他頭上的, 草船借箭的是孫權, 空城計是曹操玩剩的, 火燒博望坡是劉備做下的, 甚至隆中對裡的“三分天下論”, 是魯肅提出來的。

其實他與其他人一樣普通, 並沒有呼風喚雨的能力, 借不來東風, 也點不了明燈續命, 正如陳壽所言:“應變將略, 非其所長。 ”, 也像司馬懿所說:“志大而不見機, 多謀而少決, 好兵而無權, 雖提卒十萬, 已墮吾畫中, 破之必矣。 ”

這樣一個如此普通之人, 在其真實歷史上,

如何功高震主?曹操, 周瑜, 司馬懿, 他沒有能力抗衡其中任何一個人。 他不是神, 沒有三頭六臂, 也做不到神機妙算, 劉備面對這樣一個諸葛亮, 需要動殺心嗎?

會有人問, 諸葛亮既然如此普通, 為什麼劉備還會重用他?前面所說的諸葛亮普通, 是相對於《三國演義》裡那個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諸葛亮而言, 歷史上的諸葛亮是人, 小說的諸葛亮是智多近妖, 通過對比, 體現出歷史上的諸葛亮是普通的。 當沒有這些對比, 公平來說, 對於劉備而言, 他是優秀的。

諸葛亮的優秀, 主要從三方面來說, 第一, 懂得變通, 當時曹操揮兵南下, 周瑜士氣正盛之時, 諸葛亮是能跑就跑, 能避讓就避讓, 他自知初出茅廬, 雞蛋碰石頭不可取, 需要韜光養晦,

做好分內之事;第二, 懂得合作互贏, 諸葛亮和魏延取長補短, 他在劉備面前屢次保住劉巴, 甚至面對對手法正, 也是寬以待人。 他相信一人計短, 兩人計長, 所以才有了大破費曜等精彩戰例。 除去以上兩點, 最後一點, 就是諸葛亮並不完美—他自己也有不喜歡的人, 面對討厭的彭羕, 也會讓劉備殺了他, 他並沒有超凡的智慧, 也會有失敗的時候。 最為重要的一點是, 他永遠不會像劉備一樣逐鹿中原, 登基為王……

有了以上三點, 對劉備而言, 諸葛亮就是一個可以和他君臣一心, 安心任命的一個人。 諸葛亮永遠不會把蜀漢皇帝從“劉姓”改成他姓, 無論將來發生什麼, 諸葛亮活一天, 就不會讓蜀漢滅亡。 從後來的歷史來看, 劉備當初的選擇是正確的, 諸葛亮在劉禪登基以後, 確實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面對資質平庸的劉禪他沒有悉聽遵命, 而是用相父的身份, 把持朝政, 處理軍國大事;當時蜀國軍事實力排名倒數第一, 北伐困難重重, 可他依然全力以赴……諸葛亮始終懂得變通, 懂得權衡利弊,也始終沒有取代劉禪,始終讓蜀漢姓劉。

時隔千年,魏蜀吳皆已塵歸塵,土歸土,誰都無法準確瞭解當年劉備與諸葛亮君臣之間的感情,但可以確定的是,劉備對諸葛亮從未沒有痛下殺手的想法。

懂得權衡利弊,也始終沒有取代劉禪,始終讓蜀漢姓劉。

時隔千年,魏蜀吳皆已塵歸塵,土歸土,誰都無法準確瞭解當年劉備與諸葛亮君臣之間的感情,但可以確定的是,劉備對諸葛亮從未沒有痛下殺手的想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