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抗日戰爭竟被這兩人在千年前預言到

袁天罡, 隋末唐初著名星象學家、相士、道士、風水大師、預言家, 著有《推背圖》、《袁天罡稱骨算命法》等作品。 袁天罡官任鹽官令、火井令、軍師、國師, 在天文、數學、曆法、相術、陰陽學等方面頗有建樹。 傳說袁天罡未卜先知, 千年變局, 判者神明, 盡覽於胸;他預言了繈褓中的武則天會當皇帝;他預言了千年後的抗日戰爭爆發。

袁天罡在洛陽曾給杜淹、王珪、韋挺三人相面, 預言杜淹將以文章顯貴而名揚天下; 王珪不出十年將官至五品;韋挺面相如虎, 將出任武官。 並預言三人為官後都要遭貶譴, 屆時大家還會見面。 果然在唐高祖武德年間, 杜淹以侍御史入選天策學士;由太子李建成舉薦王珪當上五品太子中允, 韋挺出任武官左衛率。 三人正當仕途一帆風順時, 沒想到受宮廷政變牽連一起被貶雋州, 果然在這裡又遇到了袁天罡。 袁天罡再次相面預測“公等終且貴”,

最後都要官至三品, 三人前程及結局後來驗證都不出其所料。 到唐太宗貞觀初年, 袁天罡以相術預測已是名揚天下, 唐太宗李世民召見袁天罡對其術數之精奇深奧大為稱讚, 並問他:“古有君平(漢朝嚴君平, 卜筮師), 今朕得卿, 何如?”袁天罡回答說:“嚴君平是生不逢時, 臣要比他強得多!”在九成宮讓他為貞觀重臣張行成、馬周等人看相, 所預測後事無不準確。

傳說唐太宗李世民為推算大唐國運, 下令當時兩位著名天相家袁天罡和李淳風編寫了中華預言第一奇書《推背圖》。 李淳風用周易八卦進行推算, 沒想到一算起來就上了癮, 一發不可收拾, 竟推算到了唐以後中國2000多年的命運, 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 說道:“天機不可再泄,

還是回去休息吧”, 因此這本預言奇書得名《推背圖》。 《推背圖》共有六十幅圖像, 每一幅圖像下面附有讖語和“頌曰”律詩一首, 預言了從唐開始一直到未來世界大同發生在中國歷史上的主要事件。

袁天罡稱骨演算法是根據個人八字(即出生年月日和時辰),

分別在後面所附內容中查出出生年的重量、出生月的重量、出生日的重量以及出生時辰的重量, 將四個重量相加所得即為八字重量。

根據八字重量去查相關的批註詩。 一般說來, 八字重的比較不容易振的住, 也就是說不容易被邪物侵擾, 當然玩招魂招仙的遊戲也不容易成功。 顯然不是絕對的八字越重越好, 輕的也有比較好的, 但從一般意義上說, 八字重的普遍比輕的得到的批示要好, 所謂一般意義也就是說這裡的好在有的人眼中可能未必是好。

說起袁天罡, 也要提到李淳風。

唐代出了兩位緯學奇士。 一位是在唐初任中央政府司天監的李淳風, 一位是隱士袁天罡, 亦為初唐名士。 這兩位均是正史有傳的博學名士,

其神秘的預言能力和準確性令世人瞠目。

除了無數次地具體預測國事外, 李、袁二人給後世留下了一部極其神秘難解的緯學奇書《推背圖》, 還留下名著《四彈子》著作。 《推背圖》這部奇書預言了自天地形成以來的萬年國運興衰治亂, 所以歷代為世人矚目, 爭相揭密。 《宋史.藝文志》正式將此書列入正史, 可見當時對這部奇書的重視。

袁天罡曾築舍於閬州蟠龍山前,長期觀星象、演易,李淳風因久慕其名,故遠道來閬,追隨其師。他們在閬中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史料和傳說。後袁、李二先賢便終老閬苑仙境,並葬於閬中天宮院(今閬中天宮鄉)。

據說李、袁二人晚年進入仙界,作名士游于山水林泉間。—日二人相遇無事,便相背而坐,推古往今來之事。一人推前事(自天地形成以來),一人推後事(唐以後中國大事),推一事畫一幅秘象,寫幾句讖言偈語以記。如此數天,天帝怕天機洩露過多,即派陳博老祖(據說為上界仙人所化)去阻止。陳呼二人:“你們測什麼天下大事,且先算我是進是退?”說著一步跨開,目視二位名家。李、袁二人猛然醒悟,即飄然而去。

該卷書即《推背圖》,被山人所得,不解,逐流傳於世。因最後一象有語雲“萬萬千千說不盡,不如推背去歸休’,所以後人名其為《推背圖》。《推背圖》中前四十三象圖(共六十象)均已被歷史揭密,其神秘性與準確性令人百思莫明。未揭密的17幅圖像讖言依然是玄機難測。

最後,選取其中一篇供大家欣賞。

第五十六象 己未 坤下坎上 比

讖曰:

飛者非鳥 ,潛者非魚。

戰不在兵 ,造化遊戲。

頌曰:

海疆萬里盡雲煙,上迄雲霄下及泉。

金母木公工幻弄,干戈未濟禍連天。

金聖歎曰:此象行軍用火,即戰不在兵之意。頌雲,海疆萬里,則戰爭之烈,不僅在於中國也。

袁天罡曾築舍於閬州蟠龍山前,長期觀星象、演易,李淳風因久慕其名,故遠道來閬,追隨其師。他們在閬中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史料和傳說。後袁、李二先賢便終老閬苑仙境,並葬於閬中天宮院(今閬中天宮鄉)。

據說李、袁二人晚年進入仙界,作名士游于山水林泉間。—日二人相遇無事,便相背而坐,推古往今來之事。一人推前事(自天地形成以來),一人推後事(唐以後中國大事),推一事畫一幅秘象,寫幾句讖言偈語以記。如此數天,天帝怕天機洩露過多,即派陳博老祖(據說為上界仙人所化)去阻止。陳呼二人:“你們測什麼天下大事,且先算我是進是退?”說著一步跨開,目視二位名家。李、袁二人猛然醒悟,即飄然而去。

該卷書即《推背圖》,被山人所得,不解,逐流傳於世。因最後一象有語雲“萬萬千千說不盡,不如推背去歸休’,所以後人名其為《推背圖》。《推背圖》中前四十三象圖(共六十象)均已被歷史揭密,其神秘性與準確性令人百思莫明。未揭密的17幅圖像讖言依然是玄機難測。

最後,選取其中一篇供大家欣賞。

第五十六象 己未 坤下坎上 比

讖曰:

飛者非鳥 ,潛者非魚。

戰不在兵 ,造化遊戲。

頌曰:

海疆萬里盡雲煙,上迄雲霄下及泉。

金母木公工幻弄,干戈未濟禍連天。

金聖歎曰:此象行軍用火,即戰不在兵之意。頌雲,海疆萬里,則戰爭之烈,不僅在於中國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