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情緒失控對孩子發脾氣的危害有多大?聽兩歲小童的這番話就明白了

週末, 偶遇小燕, 看她氣呼呼的, 臉色也不太好, 就上前詢問緣由。 小燕一臉無奈的緩緩道來。

小燕家有兩個寶寶, 大的是女兒不到6歲, 小的是兒子2歲多。 最近, 兩個孩子消化都不太好, 醫生建議每餐少吃。 今早, 小燕家吃的是粥, 女兒吃了兩碗了還要吃, 小燕就阻止了, 看見粥所剩不多也快涼了, 小燕就端起碗喝了起來。 可是剛到嘴邊小燕的女兒就叫嚷上了:“你幹嘛喝我的粥!我等一會兒還要喝呢, 你不准喝!”一霎那, 小燕一周的疲憊、早起的煩躁自己帶孩子的辛苦統統湧上心頭, 難過無比, 急脾氣的小燕當即就發飆了:

圖片來自網路

“怎麼了?大早上起來伺候你們, 連口剩飯也不能吃?!”

“不能, 我還想喝呢, 那是我的!”小燕的女兒鬧上了。

“你的?你吃的、穿的、用的什麼不是我買的?你有什麼資格說你的?媽媽從早上忙到現在一口飯沒吃, 就喝口粥怎麼啦?”

“可我覺得好喝,

還想喝。 ”

“還想喝不會再做?非不讓我喝, 是要等我餓死了, 再找個人給你做?看誰不嫌你們費勁就去找誰做去, 都走都走, 我不要你們了, 天天的出力不討好, 走, 給我走!”說到這裡小燕已經歇斯底里的哭了, 並把所有還盛著飯的碗一股腦兒的扔進了洗碗池, 憤憤的說:“不吃了, 不吃了, 誰都別吃了, 都餓死算了!”

小燕的女兒嚇壞了, 慌忙說:“媽媽, 對不起, 我錯了, 你不要哭了!我不吃了!”

小燕雖然平靜了點但還是煩躁居多:“領上弟弟離我遠點, 看見你們我就想發火......”忽然, 小燕頓住了, 兒子呢?

小燕喊了喊沒人應, 急了!和女兒翻箱倒櫃的的開始找, 最後在衣櫃裡發現了兒子, 兒子怯怯的看著小燕, 小燕問他為什麼躲起來喊也不啃聲兒,

兒子忽然爆發了, 用稚嫩又虛張聲勢的聲音吼道:“我害怕!我害怕!我就不能躲躲?我看見你害怕!”那神態那語調和剛才的小燕如出一轍, 小燕一下子震驚了。 剛好小燕的老公從外面回來了, 小燕就讓老公在家看孩子, 自己出來冷靜了。

圖片來自網路

小燕跟我告辭的時候說, 她要回去好好給兒子做做心理輔導, 給女兒道個歉, 爭取不要給孩子留下陰影。

樂育想說:

家長在孩子面前總是很容易就有一種天然的優越感, 這種優越感使得家長總是輕易在孩子面前暴露自己的負面情緒, 這種負面情緒往往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不可估量的不良影響。

因此, 家長在與孩子交流的過程中, 一定不要做這幾件事:

不要總是理直氣壯的斥責孩子——你怎麼這麼不聽話?你怎麼這麼不懂禮貌?你怎麼這麼磨蹭?家長在批評孩子之前, 一定要先反省一下自己, 是不是自己無意間做了這些事讓孩子學了去?是不是自己總是用無禮的方式對待孩子?是不是自己沒有教會孩子時間管理?如果家長只是一味的指責,

那麼孩子可能會越來越叛逆, 孩子心目中的家長也會越來越沒威信。

不要總是把工作中的情緒暴露在孩子面前。 孩子還太小, 他們不會安慰, 不懂包容, 更不知體諒, 他們只會害怕、恐懼和模仿。 切記切記!

不要總是覺得孩子享受了你的勞動成果, 你要他做什麼理所當然的。 恰恰相反, 當你決定讓孩子來到世上的那一刻, 你就升級成了一名家長, 解決阻礙孩子健康成長的一切問題是作為一名家長的基本責任。

不要總是一失控, 就對孩子說:“我不要你了!”這樣很容易讓孩子缺乏安全感, 而缺乏安全感的“連鎖反應”是什麼?少言、膽小、自閉、孤僻、自卑、受挫能力差......

最後, 樂育和大家共勉一下:作為家長也要與時俱進, 不斷學習怎樣更好的扮演父母的角色,和孩子一起成長,盡自己所能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圖片來自網路

覺得還不錯就關注樂育吧,讓樂育多和你分享一些有關教育的事。

不斷學習怎樣更好的扮演父母的角色,和孩子一起成長,盡自己所能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圖片來自網路

覺得還不錯就關注樂育吧,讓樂育多和你分享一些有關教育的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