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上“武安君”共四個,皆曠世逆天之人,卻都慘遭橫死!

武安君是古代的一種封號, 是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譽名。 最早出自西周, 歷朝歷代國之能安邦勝敵者均號“武安”。

在戰國時期, 能夠榮獲“武安君”封號的共有四人, 其中有兩人被後人列入“戰國四大名將”, 另外兩人也絲毫不俗, 但是這四人的結局都是一樣, 慘遭橫死。

第一個武安君——蘇秦

蘇秦與張儀同出自鬼穀子門下, 跟隨鬼穀子學習縱橫之術。 學成後, 外出遊歷多年, 潦倒而歸。 隨後刻苦攻讀《陰符》, 一年後遊說列國, 被燕文公賞識, 出使趙國。 蘇秦到趙國後, 提出合縱六國以抗秦的戰略思想, 並最終組建合縱聯盟, 任“從約長”, 兼佩六國相印, 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

蘇秦合縱六國後, 返回趙國, 被趙肅侯封為武安君。 蘇秦把合縱盟約送交秦國, 從此秦國不敢窺伺函谷關以外的國家, 長達十五年。

後來, 秦國派使臣犀首欺騙齊國和魏國, 和它們聯合攻打趙國,

打算破壞合縱聯盟。 齊、魏攻打趙國, 趙王就責備蘇秦。 蘇秦害怕, 便請求出使燕國, 發誓一定報復齊國。 蘇秦離開趙國以後, 合縱盟約便瓦解了。

聯盟解散後, 齊國攻打燕國, 蘇秦說齊歸還燕國城池。 後自燕至齊, 從事反間活動, 被齊國任為客卿, 齊國眾大夫因爭寵派人刺殺,

蘇秦死前獻策誅殺了刺客。

蘇秦一人佩六國相印, 亙古未有, 堪稱千古第一相毫不為過, 以合縱之功封武安君。

第二個武安君——白起

白起指揮許多重要戰役, 平生大小70余戰, 沒有敗績。 伊闕之戰殲滅韓魏24萬聯軍, 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

大破楚軍, 攻入郢都, 迫使楚國遷都, 楚國從此一蹶不振。

長平一戰一舉殲滅趙軍45萬人, 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敵戰先例, 奠定了自己被後世尊為一代名將的基礎。 據梁啟超考證, 整個戰國期間共戰死兩百萬人, 白起據二分之一。

從西元前294年白起擔任左庶長開始, 到西元前279年, 白起用了15年, 不斷立下赫赫戰功, 為大秦開疆拓土, 最後楚國被連都城都丟了, 喪失半壁江山, 楚國一蹶不振, 直到最後被秦滅亡。 秦國以郢為南郡, 封白起為武安君。

但是白起在人生最輝煌的長平之戰之後, 因種種原因, 最後卻被秦昭襄王賜死于杜郵。

第三個武安君——李牧

李牧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最傑出的將領之一。深得士兵和人民的愛戴,有著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戰中,他屢次重創敵軍而未嘗敗,顯示了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尤其是破匈奴之戰和肥之戰,前者是中國戰爭史中以步兵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的典型戰例,後者則是圍殲戰的範例。

李牧可以說是一個戰爭天賦還要略勝白起的絕世天才,因為白起打仗幾乎都是以多勝少,靠著是以秦國碾壓級的勢力取勝;而李牧卻多是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甚至創造了最早的大規模步兵戰勝騎兵的先例。可以說,李牧就是後來趙國,乃至山東六國的最後中流砥柱。

大概李牧的武安君,應該是在連續多次抵擋秦國進攻之時被封的吧,但是李牧的下場也不好;西元前229年,趙國由於連年戰爭,再加北部代地地震,大面積饑荒,國力已相當衰弱。秦王嬴政乘機派大將王翦親自率主力直下井陘,楊端和率河內兵卒,共領兵幾十萬進圍趙都邯鄲。趙王任命李牧為大將軍,司馬尚為副將,傾全軍抵抗入侵秦軍。

但是趙王卻並不是完全信任李牧,在因為王翦對李牧無計可施,不是對手,就讓秦王用反間計,後來成功的讓趙王做掉了李牧;在李牧死後,趙國基本上也就亡了。

第四個武安君——項燕

西元前224年,秦王傾全國兵力,以王翦為將,率六十萬大軍大舉攻楚,楚國危亡在即。王翦攻取楚國陳以南至平輿之間的地域。楚國則傾一國兵力迎擊秦軍,以項燕為將,準備與秦軍決一死戰。王翦因勢而變,採取堅壁固守的方針,避其鋒芒。

楚軍多次挑戰,秦軍始終不出。兩軍相持日久,楚軍以為秦軍將長期駐守新占領土,於是撤軍東歸。王翦伺機起兵追擊,令勇壯軍士為先鋒,突襲楚軍。楚軍猝不及防,倉促應戰,結果大敗,項燕在兵敗之下自殺。秦軍乘勝攻佔了楚國大片地域。

雖然武安君項燕死在了秦軍之手;但是後來的項燕的後代項羽卻率聯軍滅掉了秦國,也算是一報還一報了。

李牧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最傑出的將領之一。深得士兵和人民的愛戴,有著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戰中,他屢次重創敵軍而未嘗敗,顯示了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尤其是破匈奴之戰和肥之戰,前者是中國戰爭史中以步兵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的典型戰例,後者則是圍殲戰的範例。

李牧可以說是一個戰爭天賦還要略勝白起的絕世天才,因為白起打仗幾乎都是以多勝少,靠著是以秦國碾壓級的勢力取勝;而李牧卻多是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甚至創造了最早的大規模步兵戰勝騎兵的先例。可以說,李牧就是後來趙國,乃至山東六國的最後中流砥柱。

大概李牧的武安君,應該是在連續多次抵擋秦國進攻之時被封的吧,但是李牧的下場也不好;西元前229年,趙國由於連年戰爭,再加北部代地地震,大面積饑荒,國力已相當衰弱。秦王嬴政乘機派大將王翦親自率主力直下井陘,楊端和率河內兵卒,共領兵幾十萬進圍趙都邯鄲。趙王任命李牧為大將軍,司馬尚為副將,傾全軍抵抗入侵秦軍。

但是趙王卻並不是完全信任李牧,在因為王翦對李牧無計可施,不是對手,就讓秦王用反間計,後來成功的讓趙王做掉了李牧;在李牧死後,趙國基本上也就亡了。

第四個武安君——項燕

西元前224年,秦王傾全國兵力,以王翦為將,率六十萬大軍大舉攻楚,楚國危亡在即。王翦攻取楚國陳以南至平輿之間的地域。楚國則傾一國兵力迎擊秦軍,以項燕為將,準備與秦軍決一死戰。王翦因勢而變,採取堅壁固守的方針,避其鋒芒。

楚軍多次挑戰,秦軍始終不出。兩軍相持日久,楚軍以為秦軍將長期駐守新占領土,於是撤軍東歸。王翦伺機起兵追擊,令勇壯軍士為先鋒,突襲楚軍。楚軍猝不及防,倉促應戰,結果大敗,項燕在兵敗之下自殺。秦軍乘勝攻佔了楚國大片地域。

雖然武安君項燕死在了秦軍之手;但是後來的項燕的後代項羽卻率聯軍滅掉了秦國,也算是一報還一報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