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埃隆馬斯克的“大腦入侵”計畫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是矽谷最愛的有技術遠見的人。 他推崇的新創意准能獲得重點報導——即使它們聽起來像是出自科幻小說。 其他高科技投資者和創業家總會覺得不得不附和。

“超回路列車”(Hyperloop, 一種擬議中的新形式高速運輸系統)就是馬斯克的靈感之一。 這位特斯拉(Tesla)和SpaceX創始人對該技術的積極推崇, 啟動了開發這類系統的全球競賽。

但是, 即使對馬斯克而言, 向大腦植入納米尺度的電極聽起來也太過離譜。 近來他夢想著被稱為“神經蕾絲”(neural lace)的一種人造顱內網路, 可提供與外部電腦的神經連結。

這位特斯拉和SpaceX的掌門人公開談及這一創意已有一段時間。

他試圖讓該技術成為現實的動機是:如果你不能打敗機器人, 那麼你還不如加入它們的行列。 馬斯克擔心人工智慧(AI)會超過人類的智慧, 而人工增強人類腦力是還擊的辦法之一。

從《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一篇報導和馬斯克最近的推文看, 他差不多已準備好成立一家公司來研發這一技術。 和往常一樣, 他對激進新創意的支持, 必定會觸發一輪興趣風暴。 造福於人類的技術——以及有意思的新企業——完全可能很快在大腦入侵(brain hacking)領域湧現出來, 儘管馬斯克設想的半機械人未來似乎還是非常遙遠的事情。

以增強大腦為目的干預大腦生理功能, 實際上已經以多種形式存在。 比如, 三藩市巨人(San Francisco Giants)棒球隊最近採用一款頭盔,

其使用製造商Halo Neuroscience所稱的“溫和電場”, 刺激據信影響運動表現的大腦區域。

另一種方法涉及使用益智藥(Nootropics), 即旨在增強大腦認知功能的藥物。 矽谷頂級風投公司之一安德森•霍洛維茨基金(Andreessen Horowitz)已向這種創意投入資金。

給大腦加上額外的助力——不論是化學的還是電子的——是一回事, 但馬斯克的想法要雄心勃勃得多。 它要求開發一種適當的人腦/電腦介面, 一方面把思維轉換成數位信號, 另一方面讓電腦回傳資訊。

至少就某些形式而言, 這是一種已被證明有效的想法。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畫局(DARPA)對該領域感興趣已有多年。 該局在2016年撥出6000萬美元資金, 用於研究一種能將人腦連上電腦的植入式晶片。

描述一隻猴子用大腦控制電腦游標的一篇科學論文在15年前就已發表。

電子和機器學習領域齊頭並進的快速進展, 正在轉變其他技術領域的面貌, 它們也應該會推動該領域的發展。 在矽谷奇點大學(Singularity University)教授先進醫療設備的丹尼爾•克拉夫特(Daniel Kraft)表示, 可以捕捉信號、且無需危險的外科手術即可植入的電極陣列已經成為現實。 醫療研究項目“大腦之門”(Braingate)已經讓裝有實驗性設備的患者能夠控制假肢。

對那些不願意被切除小塊頭骨的人來說, 外部掃描技術也進展迅速。 矽谷初創公司Open Water正試圖讓核磁共振成像(MRI)儀成為消費電子產品的新品類, 利用已經大大降低智慧手機內置感測器成本的硬體供應鏈。

理解從人類頭骨內採集的資料,

或許也會受到當今飛速進展的科技的帶動。 這是個經典的大資料問題。 就大腦對不同刺激的回應方式而言, 只要有足夠多的實例, 就有可能“看出某人的心思”——如果此人的大腦被看到以類似方式回應。

但是, 從現有水準到融合人腦與電腦仍然是一大飛躍。 要想整合神經與數位化思維過程, 馬斯克會遇到的一個挑戰是, 發展出對大腦運作機制的足夠深入的理解。

這遠遠超出了當今的科學水準。 但這一點不太可能阻止馬斯克對該技術的投資引發一波對“大腦入侵”的興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