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日本兵胯下為什麼都包塊三角白布,到底是有什麼作用?

大家可能在抗日劇中見過這樣的場景, 被打死的日本士兵, 被扒掉軍服後, 每人的襠部都有一塊白布, 就像小孩子的尿片一樣, 據說好像是日本人特有的!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獵奇一回, 看看這個日本人獨有的“尿片”式的內褲, 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有什麼講究, 為什麼每個日兵都穿成這樣?

其實, 這個白布片有個名詞, 叫做犢鼻禈, 最早是源自我國, 在古代史料, 《史記》和漢代、唐代的書籍裡面, 甚至漫畫和壁畫, 還有描述日常生活的劄記裡面都能看到這個記載。 這個犢鼻禈其實也就是古代的內褲, 在最開始, 漢族的服飾裡面是沒有內褲的。 而都是穿長筒的大禮服, 這樣穿起來很是不方便, 而且費布料。

而犢鼻禈的誕生就是改進, 在漢武帝時期, 著名的才子司馬相如, 在晚年很是貧苦, 要當街做生意。 而司馬相如主要賣酒洗碗, 如果穿著長衫很是不方便, 而且長衫也很貴, 於是其突發奇想, 拿了塊布, 包在下半身, 遮住關鍵部位, 又利於幹活, 在夏天還解暑, 因此, 一時之間風靡全國。 隨著中國各個朝代的變遷, 文化發展社會發展, 興盛程度都是古日本不能比的, 所以古人最終變革了內衣褲, 而古日本則將這個奇葩服裝偷學去了,

還繼續發揚光大。 犢鼻禈在傳到日本去以後, 而由於日語中的“禈”字發音跟兜襠布相似, 所以犢鼻禈在日本也叫兜襠布, 而現在日本的相撲選手穿的就是這種, 它和現代性感的丁字褲是有區別的。

日本的兜襠布經過發展演變後,

分為了六尺禈、越中禈, 六尺禈藥略長一點, 方便遮羞, 穿著者主要為日本勞動者和日本相撲手。 而日本兵穿的就是越中禈, 也就是在影視劇中, 我們看見的日軍士兵穿著的, 腰部會束的更緊一些。 日本人穿的兜襠布, 在經過延邊後, 起初是由普普通通的布做成的, 而在後來則改為, 一種專門的布料而且很貴, 因其吸汗性很強, 可以讓襠部保持乾燥, 還能防止生濕疹和痔瘡。

日本古代戰亂紛紛, 一些尚武的勇士就直接穿著這種禈上戰場, 後來禈就逐漸日本武士賦予了民族精神, 被稱為日本男人兩樣不可缺少的東西, 分別是武士道精神和這塊兜襠布。 而這種製作精良的兜襠布, 也確實在戰爭中給日本士兵帶來不少幫助,

因為其顏色是白色的, 最直接的用途就是可以拿來當投降的白旗, 在日本人剖腹的時候, 還能拿來沾血, 擦拭刀……可以說用處很多。

二戰日本屈服後, 日本關東軍被蘇聯俘虜後, 被發配到偏僻的西伯利亞, 在那個冰天雪地的極地, 蘇聯人不光不管飽飯, 還成心折騰日本兵,饑寒交泊的日本兵,迫於無法下。有些日本戰俘就拆掉了兜襠布的帶子,因為兜襠布的材料好,日本俘虜就哄騙蘇聯兵說,此為毛巾,要和蘇聯士兵換麵包吃。

還成心折騰日本兵,饑寒交泊的日本兵,迫於無法下。有些日本戰俘就拆掉了兜襠布的帶子,因為兜襠布的材料好,日本俘虜就哄騙蘇聯兵說,此為毛巾,要和蘇聯士兵換麵包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