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商鞅是如何獲得秦孝公青睞的?多虧這個人,他見了孝公三次!

“商鞅變法”是歷史上有名的變法, 而商鞅和秦孝公這一對好基友可謂是“千里馬”與“伯樂”, 兩人共同締造了強大的秦國。 但是, 商鞅是如何獲得秦孝公青睞的呢?他倆難道“一見鍾情”嗎?事實上,

商鞅見了秦孝公“三次”, 而且還是“走後門”見的, 下面就來看看是怎麼回事吧!

戰國初期, 秦國弱小, 不僅改革緩慢而且國內不穩定, 對外, 魏國虎視眈眈。 到秦孝公時期, 秦國都被壓回到西部的狹長貧瘠的土地上,

國力一落千丈, 周邊都是虎狼之國, 秦國危在旦夕。 值此之時, 秦孝公頒佈求賢令, 招募賢者, 變法強國。 商鞅是一名衛國的沒落貴族的公子哥, 在國內混不下去, 就到魏國服侍魏相, 希望可以獲得賞識。 商鞅表現還算不錯, 可惜魏王看不上他。 魏相死後, 正值人生低谷時期的商鞅聽聞秦國正在招攬賢才, 就入秦了。

秦國再不堪, 此時的秦孝公也是一國之君呢, 商鞅如何能夠見的到呢?不過, 事實上商鞅是直面秦孝公獲得賞識的, 他是如何做到的呢?“走後門”唄!商鞅和秦孝公的寵臣景監關係很好, 通過景監的引薦, 商鞅才得以直面秦孝公, 講他的那一套東西。

商鞅和秦孝公可不是“一見鍾情”的!起初, 商鞅講的那一套秦孝公還真是不感冒。 於是, 便有了景監“三勸秦孝公”和商鞅“三見秦孝公”。

商鞅第一次見秦孝公, 講的是“帝道”;何謂帝道呢,

就是堯舜那時的治理方式, 即理想的帝王治國之道。 商鞅想幫助秦國建立成古代三皇五帝時的社會, 但是, 孝公不感冒。 雖然堯舜那時的社會很神秘和令人嚮往, 但是, 過於理想化和耗費時間, 聽起來像誇誇其談。 以至於孝公都要睡著了, 最後, 孝公把商鞅打發走了, 還埋怨景監不識人。

商鞅第二次見秦孝公還是景監引薦的, 商鞅這一次講的是“王道”;王道就是商湯、周武那樣的, 即是說君主以仁義治天下, 以德政安撫臣民的統治方法。 常與“霸道”相對稱:無偏無党, 王道蕩蕩。 王道禮制, 的確曾經使天下康寧一片興盛, 秦穆公時期, 百里奚改革就是“王道”治國, 很有成效。 秦孝公也很懷念那時的秦國, 可是, 又嫌棄王道太慢, 也不可取。 所以,商鞅還是被攆走了。

商鞅第三次見秦孝公講的是“霸道”;霸道就是以法家為核心,對內嚴刑峻法,對外軍國主義。以武力、刑法、權勢等統治天下的政策。秦孝公這一次聽得很入迷,目瞪口呆,非常認真,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秦孝公認可了這個“霸道”的改革方法,遂任用商鞅改革。

實際上,春秋戰國之時,雖然天下各國明面上都鼓吹王道禮制,其實早就禮崩樂壞了。況且,秦國也等不起。

所以,商鞅還是被攆走了。

商鞅第三次見秦孝公講的是“霸道”;霸道就是以法家為核心,對內嚴刑峻法,對外軍國主義。以武力、刑法、權勢等統治天下的政策。秦孝公這一次聽得很入迷,目瞪口呆,非常認真,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秦孝公認可了這個“霸道”的改革方法,遂任用商鞅改革。

實際上,春秋戰國之時,雖然天下各國明面上都鼓吹王道禮制,其實早就禮崩樂壞了。況且,秦國也等不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