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鄉醫——記“中國好人”劉永生(上篇)

編者按:“風雪嚴寒何所懼, 及時治療是第一。 小小針管輸深情, 救死扶傷在基層。 ”在潼關縣東原上, 鄉村醫生劉永生名氣很大, 他和那裡每個人之間都有故事。 老百姓稱他是120、是神醫、是恩人, 因為他把他們的健康看得很重很重, 視他們如親人。 41載春夏輪回, 14965個晝夜交替, 他夙興夜寐, 一心為解除老百姓的病痛忙。 他說, 選擇做一名鄉醫, 就是選擇了奉獻, 患者的笑容是他一生的追求, 他要把一切精力都放在治病救人上、把解除老百姓的病痛作為一生的事業。 3月9日至10日, 記者來到潼關縣秦東鎮荒移村衛生室,

近距離感受、記錄劉永生的日常生活。 即日起, 本報刊發《鄉醫》《大醫》《上醫》3篇文章, 為您講述鄉村醫生劉永生那些事。

你羡慕我背上紅藥箱, 我懂得只有醫者仁心, 才能救死扶傷。 你有命懸一線、起死回生的熱望, 我有爭分奪秒、背水一戰的情懷。 你身患重疾, 家人憂心愁腸, 我精心救治, 只為你是我的父老鄉親姐妹兄長。 你只見我健步如飛, 卻不知我也有血肉之傷。 你享受安然恬適的睡夢, 我枕戈待旦, 隨時聽候生命的召喚!——劉永生

“你看, 平時要把腿墊高、墊實, 藥水我沒來點的話, 你要按時點上。 一定要翻身, 不然就容易得褥瘡。 ”3月9日下午1時30分, 58歲的劉永生步行來到張淑賢家複診, 一邊俯下身子檢查, 一邊叮囑她老伴甯海娃注意事項。

“腿疼得很?”劉永生轉向張淑賢問道。

“恩。 ”張淑賢低聲回應。

“要堅持, 有決心就好得快, 有我在不要怕。 再等一個禮拜, 我給你取牽引器。 飯要吃容易消化的, 高血壓藥還要按時吃。 ”說完, 劉永生開始為老人量血壓、檢查肺部。

“90、140, 血壓還可以。 肺也沒有感染, 好得很。 ”待檢查完, 劉永生說:“藥一定要按時吃上, 有啥事打電話, 我就來了。 姐, 我給你說的這些, 記下了沒?”

“記下了。 ”張淑賢說。

“記下了就好。 過幾天我再來看你。 ”劉永生說著笑了, 張淑賢也笑了。

1月25日晚, 70歲的張淑賢摔了一跤。 劉永生初步診斷後, 讓兒子開車帶老人到山西運城一家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片子顯示右腿脛骨骨折。 因她患有冠心病, 血壓又高, 加上之前還做過一次股骨頭手術,

醫院擔心風險太高而拒絕為老人做這次手術。

回家後, 看著張淑賢疼痛難忍的樣子, 家人哭求劉永生救人。 他動了心, 決定冒一次風險。 1月26日, 他請來了潼關縣醫院一名醫生, 一起為老人做牽引手術。

“我給縣上醫生說, 今你來, (我)一不跟你談價位, 二不跟你談風險。 做了(手術), 她真正沒命了, 刀子一撂, 你走, 我承擔責任。 ”劉永生說, 這個手術風險特別大, 但是作為一名醫生, 有些風險一定要擔, 不然對不起醫生這個稱號, “術後看著病人病痛減輕了, 我第三次流下了眼淚”。

“劉大夫在我荒移村(現併入寺角營村)是有名的, 獨一無二。 我家人害病後, 他讓娃把人拉到醫院, 當時我錢拿得少, 他還給墊了500元。 ”寧海娃激動地說。

從張淑賢家裡出來後,

劉永生準備接著為劉樹先老人複診。 就在這時, 陶戰鋒的妻子打來電話, 說她愛人發燒了, 人已經到衛生室了。 掛斷電話後, 他立即往衛生室方向跑去。

“劉大夫看得好, 人心細, 我習慣在這看病。 ”陶戰鋒家在城北村, 那裡距劉永生的衛生室有3裡多路。 當天, 他騎著電動車和愛人一塊來看病, “我兒子當年就是劉大夫給接生的”。

1989年, 陶戰鋒老婆臨盆發生大出血, 情況十分危急。 家人淩晨3點請來劉永生。 “劉大夫很快把血止住了, 順利地接生下我娃。 ”陶戰鋒說, 從那之後, 一家人有病就找劉永生。

寺角營村位於潼關縣東北部, 北依黃河, 與山西隔河相望, 東邊有一條溝與河南相鄰, 南接秦嶺, 西邊有一條溝與縣城相連, 是個貧困村。 1959年,

劉永生出生在這裡, 正遇上三年困難時期。 兩歲時, 他腿部骨折, 然而家裡沒有錢為他治病, 是老支書及時送來募集到的20元, 解了一家人的燃眉之急。 “從那之後, 我母親就經常給我說‘你以後要好好學習, 將來多幫助可憐人’, 這件事堅定了我要從醫的信念。 ”劉永生說, 高二期間, 他在潼關縣港口醫院學習了35天中醫知識, 掌握了打針、急救等技術和技巧。

1976年, 劉永生高中畢業時, 村上還沒有醫生, 村委會便決定讓他擔任衛生員。 就這樣, 他成了一名赤腳醫生。 那時, 電影《紅雨》在他們村上放映, 主角紅雨16歲就成了赤腳醫生, 這也成了他的榜樣。

“一把草, 一根針, 自采自製自種自用。 ”為了給鄉親提供更好地醫療服務, 面對缺藥少設備的實際, 劉永生常常利用閒置時間上山采藥,回來用賣藥的錢買針買書。“那個時候都買不起鞋,每次下山都把鞋脫掉,光腳回來。”劉永生說,剛學針灸時,他逮來麻雀和老鼠練針,熟練後就在自己身上試針。

失敗的教訓更讓劉永生刻骨銘心。1978年,村上一個小孩胳膊脫臼,他反復拉拽,還是沒有復位成功,孩子哭聲更厲害了。“他父母非常生氣地說,‘你連這都弄不了,還能當醫生?’”劉永生說,他隨後把孩子送到縣醫院,大夫很快解決了問題,“這事對我影響很大,光心紅還不行,必須又紅又專,必須努力學習。”此後,他到醫院骨科學習,熟練掌握了這項技術。

“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群眾需要啥,我就學啥”“在實踐中學,在書本上學,在失敗中學,向專家學,向老百姓學”是劉永生的學習經驗。他爭取各種培訓機會,先後在濟南、鄭州等地培訓20多次。每天無論忙到幾點,他都會留點時間做筆記,將報紙上的秘方剪貼下來,將檢查複診體會寫下來。41年來,這些筆記已積累了70多本,成了他的“百寶箱”。每個療法他都反復實踐完善,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中西醫結合療法,讓患者花小錢治大病。

今年大年初一早上,劉永生連早飯都沒吃就走村入戶為病人複診,看到他們病症趨於穩定,他揪起的心稍稍放下了。

“永永,眼看我都實在不行了,你讓我又多活了一年。”党志平老人哽咽著說。

“胡說,你再活十年都沒有問題!”劉永生說完,党志平臉上泛起了難得一見的笑容。

如今,劉永生的醫術越來越高,先後榮獲“優秀鄉村醫生”“白求恩精神獎”“中國好人”等榮譽稱號十多項,河南、山西等地的人也慕名前來找他看病。為此,好多人擔心劉永生會離開衛生室,但他說:“醫生要有醫德,我放不下我的病人,必須堅持留在鄉村,不管別人說我‘傻子’‘二杆子’也罷,我甘願,因為我要救我要救的人,這是我一生最幸福的事。”

劉永生常常利用閒置時間上山采藥,回來用賣藥的錢買針買書。“那個時候都買不起鞋,每次下山都把鞋脫掉,光腳回來。”劉永生說,剛學針灸時,他逮來麻雀和老鼠練針,熟練後就在自己身上試針。

失敗的教訓更讓劉永生刻骨銘心。1978年,村上一個小孩胳膊脫臼,他反復拉拽,還是沒有復位成功,孩子哭聲更厲害了。“他父母非常生氣地說,‘你連這都弄不了,還能當醫生?’”劉永生說,他隨後把孩子送到縣醫院,大夫很快解決了問題,“這事對我影響很大,光心紅還不行,必須又紅又專,必須努力學習。”此後,他到醫院骨科學習,熟練掌握了這項技術。

“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群眾需要啥,我就學啥”“在實踐中學,在書本上學,在失敗中學,向專家學,向老百姓學”是劉永生的學習經驗。他爭取各種培訓機會,先後在濟南、鄭州等地培訓20多次。每天無論忙到幾點,他都會留點時間做筆記,將報紙上的秘方剪貼下來,將檢查複診體會寫下來。41年來,這些筆記已積累了70多本,成了他的“百寶箱”。每個療法他都反復實踐完善,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中西醫結合療法,讓患者花小錢治大病。

今年大年初一早上,劉永生連早飯都沒吃就走村入戶為病人複診,看到他們病症趨於穩定,他揪起的心稍稍放下了。

“永永,眼看我都實在不行了,你讓我又多活了一年。”党志平老人哽咽著說。

“胡說,你再活十年都沒有問題!”劉永生說完,党志平臉上泛起了難得一見的笑容。

如今,劉永生的醫術越來越高,先後榮獲“優秀鄉村醫生”“白求恩精神獎”“中國好人”等榮譽稱號十多項,河南、山西等地的人也慕名前來找他看病。為此,好多人擔心劉永生會離開衛生室,但他說:“醫生要有醫德,我放不下我的病人,必須堅持留在鄉村,不管別人說我‘傻子’‘二杆子’也罷,我甘願,因為我要救我要救的人,這是我一生最幸福的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