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育兒知識:孩子的這些底線最好不要碰,不然孩子會離你越來越遠!

父母們對孩子傾注了大量的心血, 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好、思想道德好, 最終的目的就是讓自己的孩子完美無缺。 父母的想法是好的, 現實卻是很難達到父母的期望值, 為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採取的方法有很多種, 但是孩子也有一些底線父母們最好不要碰, 不然孩子會離你越來越遠。

1、總是揪著孩子的小毛病不放

平時父母教育孩子說做了錯事只要認真改正就行, 孩子感到很欣慰, 可是真到了孩子做錯事就不一樣了, 父母總會揪著孩子過去的一些小毛病不放。 菲菲的孩子已經上小學了, 菲菲對待孩子的就是這樣, 有一次孩子將水不小心倒在了沙發上, 菲菲就說上次你就將畫筆放在沙發了, 你怎麼還是這麼不長記性。 孩子上次的事情已經過去很久了, 菲菲依然重新說出來對孩子的打擊非常大。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習慣,

過去的就過去了, 完全沒有必要舊事重提, 這樣會讓孩子的心靈受到傷害。

2、經常在別人面前說孩子曾經犯的錯

每個家長都會有一些親戚朋友互相往來, 繞不開的一個話題就是孩子, 可有的家長會經常在別人面前說起孩子曾經犯的錯。 小馬是個熱情、愛說話的女人,

家裡也會時常來些親戚朋友們, 大家坐在一起就談論著孩子。 小馬只要坐在那裡就說我們家那個孩子以前沒有寫完作業, 老師還把我教育了一頓。 孩子為此“抗議”很多回了, 小馬答應不再說了, 可是家裡一來人就拿孩子沒有完成作業說事。 家長可以找些別的話題談談, 何必老是將孩子曾經犯的錯在別人面前提起, 如果孩子也在場, 這樣讓孩子情何以堪?

3、不讓孩子有自己的私人空間

劉苗家的孩子已經小學五年級了, 有一次劉苗在孩子的房間掃地、擦桌子, 發現孩子書桌的抽屜上鎖了。 劉苗覺得孩子肯定有什麼秘密不想讓大人知道, 等到孩子回來堅決不允許孩子上鎖, 孩子不同意, 劉苗還打了孩子一巴掌。 孩子在一天天長大, 他們需要一個私人的空間, 當父母的不要認為孩子不夠坦白, 他們沒有什麼秘密, 也許是有些異想天開的想法或者做了一個奇怪的夢, 自己悄悄寫下來又不想父母知道才會這麼做。 父母應當尊重他們的決定,

應當讓孩子有屬於自己的私人空間。

4、經常檢查孩子的私人東西

現在的孩子遠比我們那個時候聰明, 可以說比我們那個年代的思想要成熟的要早, 因此一些媽媽出現莫名的擔心。 田玲的女兒已經六年級了, 可是田玲擔心女兒出現異常情況, 為此總是想看看孩子的書包裡面有什麼紙條、情書之類的, 沒事幹了就檢查一下孩子的私人東西。孩子非常反感媽媽這麼做,認為媽媽太多事。每個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也是正常的,可是家長不能口口聲聲為了孩子好,就可以隨便翻看他們的東西,這樣孩子肯定會反感的。

孩子雖然歲數小但是也有自己的隱私和自尊心,家長應當注意孩子的這些底線。因此家長在說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場合和說話的方式,對於孩子的一些過錯不要揪住不放或者在旁人面前揭孩子的短,更要給孩子保留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空間。如果家長不注意這些,傷了孩子的自尊,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會有極大的影響,希望家長們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內容原創,請勿轉載)

沒事幹了就檢查一下孩子的私人東西。孩子非常反感媽媽這麼做,認為媽媽太多事。每個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也是正常的,可是家長不能口口聲聲為了孩子好,就可以隨便翻看他們的東西,這樣孩子肯定會反感的。

孩子雖然歲數小但是也有自己的隱私和自尊心,家長應當注意孩子的這些底線。因此家長在說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場合和說話的方式,對於孩子的一些過錯不要揪住不放或者在旁人面前揭孩子的短,更要給孩子保留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空間。如果家長不注意這些,傷了孩子的自尊,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會有極大的影響,希望家長們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內容原創,請勿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