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國學「長短經」向歷史聖賢學習用人所長,管理者充分利用下屬才能

導讀:從前智者大興土木的時候, 用脊力強健的人來背土, 獨眼人來推車, 駝背的人來塗抹..各人做其適宜做的事, 從而使每個人的特點都得到了充分發揮。

正文:

管仲在向齊桓公推薦人才的時候說:“對各種進退有序的朝班禮儀, 我不如陰朋先生, 請讓他來作大行吧;

開荒種地, 充分發揮地利, 發展農業, 我不如甯戚, 請讓他來作司田吧;

吸引人才, 能使二軍將士視死如歸, 我不如王子城父, 請讓他來作大司馬吧;

處理案件, 秉公執法, 不濫殺無辜, 不冤枉好人, 我不如賓肯元, 請讓他來作大理吧;

敢於犯顏直諫, 不畏權貴, 盡職盡忠, 以死抗爭, 我不如東郭牙, 請讓他來作大諫吧。

你若想富國強兵, 那麼, 有這五個人就夠了。 若想成就霸業, 那就得靠我管仲了。 ”

黃石公說:“起用有智謀、有勇氣、貪財、愚鈍的人, 使智者爭相立功, 使勇者得遂其志, 使貪者發財, 使愚者勇於犧牲。
根據他們每個人的性情來使用他們, 這就是用兵時最微妙的權謀。 ”

《淮南子》說:“天下的東西沒有毒過附子這種草藥的, 但是高明的醫生卻把它收藏起來, 這是因為它有獨特的藥用價值。

麋鹿上山的時候, 善於賓士的大獐都追不上它, 等它下山的時候, 牧童也能追得上。 這就是說, 在不同的環境中, 任何才能都會有長短不同。

比如胡人騎馬方便, 越人乘船方便, 形式和種類雖然都不同, 但彼此都覺得很方便, 然而一旦換過來去做, 就顯得很荒謬了。 ”基於這一道理, 魏武帝曹操下詔說:“有進取心的人, 未必一定有德行。

有德行的人, 不一定有進取心。 陳平有什麼忠厚的品德?蘇秦何曾守過信義?

可是, 陳平卻奠定了漢王朝的基業,

蘇秦卻拯救了弱小的燕國。 原因就在於他們都發揮了各自的特長。 ”

由此看來, 讓韓信當謀士, 讓董仲舒去打仗, 讓於公去遊說, 讓陸賈去辦案, 誰也不會創立先前那樣的功勳, 也就不有今天這樣的美名。 所以, “任長”的原則, 不能不仔細研究。

魏時桓範說:“帝王用人的原則是審時度勢,

合理使用人才。 打天下的時候, 以任用懂得軍事戰略的人為先;天下安定之後, 以任用忠臣義士為主。

晉文公重耳先是遵照舅舅子犯的計謀行事, 而後在奪取政權時又因雍季的忠言獎賞了他。 漢高祖劉邦採用陳平的智謀, 臨終時把鞏固政權的重任託付給了周勃。 ”

古語說:“和平時期, 品德高尚的人職位高貴;戰亂發生的時候, 戰功多的人得到重賞。 ”

諸葛亮說:“老子善於養性, 但不善於解救危難;商鞅善於法治, 但不善於施行道德教化;蘇秦、張儀善於遊說, 但不能靠他們締結盟約;白起善於攻城掠地, 但不善於團結民眾。

伍子胥善於圖謀敵國, 但不善於保全自己的性命;尾生能守信, 但不能應變;前秦方士王嘉善於知遇明主,

但不能讓他來事奉昏君;許子將善於評論別人的優劣好壞, 但不能靠他來攏絡人才。 ”這就是用人之所長的藝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