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38歲教授爸爸用帶“博士”方法養孩子,結果令人很驚豔!快學起來

“38歲的周慶是重慶大學電腦學院的教授, 他用帶博士的方式帶著孩子玩, 表示“結果讓人很驚豔”。 2017年6月19日至23日, 4名8歲左右的小朋友參加了選題、查資料、實地調研、論文、PPT、思維導圖、演講、辯論、等共計15個大活動。 “其實, 和普通的孩子一樣, 這個年齡的孩子精力集中的程度有限, 不可能正兒八經獨立完成任何環節。 ”周慶說, 他逐步引導孩子們, 將各個環節從易到難、從簡到繁。 ”

“就拿選題來說, 周慶給孩子們準備了10個和猩猩有關的選題, 一個個討論。 “所謂討論, 其實就是引導他們發言。 ”周慶說, 在所有的環節中, 他更注重交流的過程。

除了選題, 周慶還和孩子們查資料、觀看紀錄片, 甚至教他們在一些官網和論文網站上查閱資料。 周慶列了一些“小目標”, 包括:讓孩子在陌生人面前演講將近20頁的PPT, 自行設計問題採訪10位遊客, 將30個概念組織成一幅圖畫, 並寫出符合大學標準的800字論文等。 ”

但是用帶博士的方法帶孩子真的好嗎?

其實, 不要糾結于“博士”兩個字, 重點在於這種活動的實質結合了——體驗式學習(Experiential Learning, 通過親身實踐獲得知識)、基於問題的學習(Problem- based learning, 通過解決問題進行學習)和探究式學習(Inquiry-based learning通過自主學習、深入探究、小組合作進行學習)。

而以上三種學習方式為什麼會有成效?因為成熟的現代理論研究——建構主義——認為個體是這麼學習的:對於個體不能僅僅灌輸知識,

相反, 個體必須在與世界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建構知識。 知識建構紮根於以往的知識, 在將新的知識和以往的知識作比較的過程中, 學生的知識不斷增長。

幾個世紀以來, 人們一直都在爭論人類是怎麼學習的, 成熟的理論出現後, 現在發達國家大部分老師的教學都圍繞建構主義和多元化智力進行。 順便說一句, 由於建構主義認為人的知識不僅僅來源於灌輸, 所以持有這一觀點的教育世界第一芬蘭反對只用檢驗知識灌輸效果的標準化考試來評價一個學生。

那麼, 教育發達國家的教師是怎麼教學的呢?

“小組合作在美國小學課堂非常常見, 老師經常將全班學生分組, 要求他們搜集與本小組課題相關的資料, 課題有吸塵器、拉鍊、食物攪拌器和萊特兄弟的飛機等實用課題。 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後, 他們還要輪流向全班展示和講解研究結果。 通過分組合作, 培養了學生查找資料、自主學習以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

這時候, 也許會有一種觀點會說:

我家孩子畢業後又不做科研,

基於問題式的學習有什麼用嗎?

其實這樣的疑問不無道理, 因為除了知識, 其它的能力對於孩子的一生來說也很重要。

可是, 人生是一個面對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過程。 問題能啟發我們的智慧, 激發我們的勇氣;問題是我們成功與失敗的分水嶺。 為解決問題而付出努力, 能使思想和心智不斷成熟。 人可以拒絕任何東西, 但絕對不可以拒絕成熟。 拒絕成熟, 實際上就是在規避問題、逃避痛苦。 規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趨向, 是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 不及時處理, 你就會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承受更大的痛苦。

比如, 買什麼樣的車性價比又高又喜歡?

你流覽了大量汽車網頁、去了當地汽車展銷會、諮詢了幾個朋友,

學會了很多購車知識, 最終挑選了一款對你來說是最好的車。 你解決了人生中“選擇什麼樣的車”這個對你來說非常重要的問題。

比如, 怎麼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

你諮詢了父母、老師、朋友, 做了各種職業心理測試, 學習了十幾堂應聘課程, 投入大量時間精力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註冊了十幾個招聘網站,投了上百份簡歷,參加了幾個招聘會,甚至是經歷過各種跨專業、轉行、跳槽,最終找到了一份又喜歡又擅長又高薪的工作。你解決了人生中“以什麼為職業”這個對每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的問題。

經歷了那麼多,

如果現在時光倒流,

讓我們回到小時候,

你最希望自己提高哪種能力?

沒錯,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人生實苦,磨礪霜刃,微笑向前。對每一個人來說,基於問題學習的能力非常重要。不少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年齡小,不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際上,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會運用一些策略和辦法來解決問題。

有的家長認為,反正我的孩子生活中一直在解決問題,有必要提高專門學習嗎?答案是,有必要!因為我們經常不知道自己正在解決問題,更別說總結、反思和提高了。很多人經常忽略或逃避問題,由此造成一定的心理問題。所以,做一些事來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非常重要。

在家庭中怎麼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那就是,讓孩子多練習基於問題的學習。具體過程如下:

提出問題——父母提出孩子在生活中或學習中會遇到的一些問題,並要求孩子用適當的方式解決問題。注意問題要符合孩子的年齡,切忌讓年齡較小的孩子過早的接觸較嚴肅的理論,否則會扼殺想像力。周慶老師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帶孩子研究了較淺顯的孩子感興趣的科學知識。父母可以同時提出幾個問題,或讓孩子進行選擇。最好給孩子設定一定的獎勵來鼓勵孩子積極解決問題。

分析問題——父母要和孩子討論交流關於問題的種種,比如對問題的看法、對解決問題途徑的設想、解決問題的計畫等,期間注意引導孩子獨立思考,注意尊重孩子的意見。

解決問題——父母引導或陪伴孩子去向身邊的人提問、與小朋友討論、觀看相關書影音、實地考察、親身體驗。注意,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和朋友、同學一起討論和完成整個過程。

記錄、總結與反思——寫《解決問題日記》。專門讓孩子準備一個耐用的筆記本,讓孩子記錄解決各種問題的時間、開始、經過、結果、和反思。父母可以查看和指導,孩子可以給父母朗讀日記並定期翻看,並留下幾頁一直更新記錄解決問題的方法。注意,記錄的形式不限於文字,還可以是照片、繪畫、錄音和視頻等,所以記錄載體並不限於紙質筆記本,還可以是電腦、手機、平板。

比如,學習上的問題——

開頭新聞裡的周慶老師提出了大猩猩的一系列問題來讓孩子選題,然後引導孩子們討論、朗讀文字、看繪本、看紀錄片、去動物園、採訪路人、辯論、寫“小論文”。

比如,生活中的問題——如何做出一盤番茄炒蛋?

這時候,孩子說肯定要先買菜、然後說我覺得是這麼炒的,接著,父母引導孩子提問、去看菜譜或炒菜的視頻,帶孩子去市場教孩子買菜,回家後教孩子洗菜、切菜、炒菜,品嘗並提出改進意見,最後讓孩子多練習,直到炒出一盤好吃的番茄炒蛋。然後,這些天的過程每天都要記錄在《解決問題追蹤日記》裡,裡面不僅有過程的敘述,還要把學到的買菜炒菜的知識寫好,最後記錄自己的感悟和快樂心情,然後更新解決問題的方法,那就是查書和問家長等,家長看了日記過後,提出表揚並兌現獎勵。

隨著解決問題經驗的積累,其能力也在不斷提高,而且有了獎勵、有了挑戰,必定會使整個過程充滿樂趣。

儀式感很重要!你的孩子會愛上解決問題的!

所以,引導孩子進行基於問題式的學習,有利於孩子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各位把爸爸媽媽們,快快行動吧!

今天的分享就先到這裡了,我專注於中小學生教育,如果你的孩子在學習上有任何疑問,或是記憶不好、偏科、學習成績難以提高等,或是想要其他科目的學習資料,都可以向我諮詢。那麼都可以,微信端搜

3457839054

老師會根據多年的教育授課經驗幫助您的孩子制定適合的學習方法!另外,每週都會有免費的公益課,有興趣的家長,可以利用閒暇實踐和孩子一起聽聽,相信一定會對孩子的成績提高有所啟發!

投入大量時間精力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註冊了十幾個招聘網站,投了上百份簡歷,參加了幾個招聘會,甚至是經歷過各種跨專業、轉行、跳槽,最終找到了一份又喜歡又擅長又高薪的工作。你解決了人生中“以什麼為職業”這個對每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的問題。

經歷了那麼多,

如果現在時光倒流,

讓我們回到小時候,

你最希望自己提高哪種能力?

沒錯,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人生實苦,磨礪霜刃,微笑向前。對每一個人來說,基於問題學習的能力非常重要。不少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年齡小,不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際上,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會運用一些策略和辦法來解決問題。

有的家長認為,反正我的孩子生活中一直在解決問題,有必要提高專門學習嗎?答案是,有必要!因為我們經常不知道自己正在解決問題,更別說總結、反思和提高了。很多人經常忽略或逃避問題,由此造成一定的心理問題。所以,做一些事來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非常重要。

在家庭中怎麼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那就是,讓孩子多練習基於問題的學習。具體過程如下:

提出問題——父母提出孩子在生活中或學習中會遇到的一些問題,並要求孩子用適當的方式解決問題。注意問題要符合孩子的年齡,切忌讓年齡較小的孩子過早的接觸較嚴肅的理論,否則會扼殺想像力。周慶老師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帶孩子研究了較淺顯的孩子感興趣的科學知識。父母可以同時提出幾個問題,或讓孩子進行選擇。最好給孩子設定一定的獎勵來鼓勵孩子積極解決問題。

分析問題——父母要和孩子討論交流關於問題的種種,比如對問題的看法、對解決問題途徑的設想、解決問題的計畫等,期間注意引導孩子獨立思考,注意尊重孩子的意見。

解決問題——父母引導或陪伴孩子去向身邊的人提問、與小朋友討論、觀看相關書影音、實地考察、親身體驗。注意,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和朋友、同學一起討論和完成整個過程。

記錄、總結與反思——寫《解決問題日記》。專門讓孩子準備一個耐用的筆記本,讓孩子記錄解決各種問題的時間、開始、經過、結果、和反思。父母可以查看和指導,孩子可以給父母朗讀日記並定期翻看,並留下幾頁一直更新記錄解決問題的方法。注意,記錄的形式不限於文字,還可以是照片、繪畫、錄音和視頻等,所以記錄載體並不限於紙質筆記本,還可以是電腦、手機、平板。

比如,學習上的問題——

開頭新聞裡的周慶老師提出了大猩猩的一系列問題來讓孩子選題,然後引導孩子們討論、朗讀文字、看繪本、看紀錄片、去動物園、採訪路人、辯論、寫“小論文”。

比如,生活中的問題——如何做出一盤番茄炒蛋?

這時候,孩子說肯定要先買菜、然後說我覺得是這麼炒的,接著,父母引導孩子提問、去看菜譜或炒菜的視頻,帶孩子去市場教孩子買菜,回家後教孩子洗菜、切菜、炒菜,品嘗並提出改進意見,最後讓孩子多練習,直到炒出一盤好吃的番茄炒蛋。然後,這些天的過程每天都要記錄在《解決問題追蹤日記》裡,裡面不僅有過程的敘述,還要把學到的買菜炒菜的知識寫好,最後記錄自己的感悟和快樂心情,然後更新解決問題的方法,那就是查書和問家長等,家長看了日記過後,提出表揚並兌現獎勵。

隨著解決問題經驗的積累,其能力也在不斷提高,而且有了獎勵、有了挑戰,必定會使整個過程充滿樂趣。

儀式感很重要!你的孩子會愛上解決問題的!

所以,引導孩子進行基於問題式的學習,有利於孩子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各位把爸爸媽媽們,快快行動吧!

今天的分享就先到這裡了,我專注於中小學生教育,如果你的孩子在學習上有任何疑問,或是記憶不好、偏科、學習成績難以提高等,或是想要其他科目的學習資料,都可以向我諮詢。那麼都可以,微信端搜

3457839054

老師會根據多年的教育授課經驗幫助您的孩子制定適合的學習方法!另外,每週都會有免費的公益課,有興趣的家長,可以利用閒暇實踐和孩子一起聽聽,相信一定會對孩子的成績提高有所啟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