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河南為什麼簡稱豫?真的有大象嗎?

河南, 古稱中原、中州、豫州, 簡稱“豫”, 因歷史上大部分位於黃河以南, 故名河南。 河南位於中國中東部, 黃河中下游。 河南是中華民族與華夏文明的發源地。 中國四大發明中的指南針、造紙、火藥三大技術均發明于河南。 從夏朝至宋朝, 河南一直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 先後有20多個朝代建都或遷都河南, 中國八大古都中河南有十三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安陽、夏商古都鄭州四個及商丘、南陽、許昌、濮陽等古都, 是中國建都朝代最多, 建都歷史最長, 古都數量最多的省份。

河南:古稱黃河以南地區為河南。 漢設豫州部。 唐置河南道。 宋置河南路。 元置河南江北行省。 明初設河南省。 轄區相當於《禹貢》中的豫州, 故簡稱“豫”。

從夏朝至宋朝, 河南一直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 河南自古就有“天下名人, 中州過半”之說, 有老子、莊子、墨子、韓非子、范蠡、商鞅、蘇秦、呂不韋、李斯、賈誼、張衡、杜甫、韓愈、白居易、劉禹錫、李商隱、李賀、嶽飛等歷史名人。

河南簡稱“豫”, 是從夏禹開始的。 大禹治水將天下分為九州, 將他的首都陽城所在州稱為豫州, 因為在上古時期, “凡大皆稱豫。 ”從此開河南稱豫之先河。 古代的學者和文人對豫的解釋更為明晰,

我國最早的解詞書籍《爾雅》稱:“豫, 樂也, 厭也, 安也, 舒也”。 漢經學家鄭玄說:“謂之豫者,取逸豫之義。 ”儒家重要經典《尚書·禹貢》明確表示:“豫, 舒也。 ”上海的豫園, 就是明代四川布政使潘允端, 為了侍奉他的父親——明嘉靖年間的尚書潘恩而建造的, 取“豫悅老親”之意, 故名為“豫園”。

在東漢十三州的區劃下, 河南省也和豫州的範圍比較符合。 而這, 則是河南省簡稱“豫”的歷史根源之一。

但是豫字起源於什麼?不會跟大象沒一點關係吧?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氣象學家、地理學家竺可楨說河南原來稱為豫州,

就是一個人牽著一頭大象的形象。 《說文解字》中解釋豫為象之大者。 這就模糊了, 這個像是大象還是氣象?《辭源》中對“豫”的解釋就更加清晰了, 這裡的大象為一切事物的本源, 後引為封建帝王的一統天下。 由此可見, 大禹把自己都城所在的州稱為豫州, 就是把這裡看作天下的中心了。 另外, 河南省內還出土過大象的化石, 這說明在古代河南有很多大象。 遠古時期,這裡河流縱橫,森林茂密,野象眾多,因此,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為人牽象之地,這就是象形宇"豫"的起源,也是河南簡稱"豫"的由來。

殷紂王曾經擁有一支強大的大象軍團。這是有明確的歷史文字記載的中國歷史上第一支戰象軍。而商王朝也只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大規模馴養、使用戰象的中原中央王朝。與同時期南亞印度的戰象相比,商軍戰象已經披掛了由犀牛皮或牛皮和硬木製成的護甲,屬於世界上最早的甲胄戰象。

人類的出現佔領了長期被野獸統治的中原大地,推開了文明歷史的大門,創造出了燦爛輝煌的古代文化。我們知道河南簡稱豫。豫字在甲骨文中,便是人牽著大象。這就說明,在3000多年前的河南還有大象出現。曾有個傳說:相傳甲骨文記載,在現在的豫州之地,王一次出打獵,得到一頭大象.前是一個人的形象,後是一頭象的形象.前面的予是我的意思,後面的象就是一頭象!合在一起稱豫!

對於曾經的華夏核心地帶河南省來說,為什麼簡稱“豫”,而不是“魏”呢?

在中國歷史上,帶有“魏”字的政權有好幾個,並且大部分都在河南地區。在這一點上,山西省簡稱“晉”、山東省簡稱“魯”,都是因為這些地區曾經存在相對應的國家。尤其是晉國和魯國,都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對於河南地區,戰國時期就有魏國這個強國。特別是在西元前364年,魏惠王將國都從安邑遷至儀邑,改稱大樑,魏國也從此開始被稱為梁國。而這標誌著魏國將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轉移到河南地區。

西元220年,曹丕逼迫漢獻帝劉協退位,自立為帝,建國號“魏”,定都洛陽,因皇室姓曹,史稱“曹魏”。由此,河南地區成為三國時期魏國的核心統治區域。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魏國、曹魏,中國歷史上的冉魏、翟魏、東魏等帶魏的政權,也曾將都城確定在今天的河南省。而這,則是支撐河南省簡稱“魏”的重要基礎。

就歷史底蘊來說,古九州中的豫州,明顯要比戰國時期的魏國更為歷史悠久。河南地處中國中部,承東啟西,古稱天地之中,被視為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在古代,其實在今天也是,一切的發展都不開水資源。有這麼一句話,黃河是中華文化的發祥地,河南是黃河文化的源頭。河南的地位可見一斑。這也是河南在很多時候作為中國政治中心的原因。

殷紂王曾經擁有一支強大的大象軍團。這是有明確的歷史文字記載的中國歷史上第一支戰象軍。而商王朝也只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大規模馴養、使用戰象的中原中央王朝。與同時期南亞印度的戰象相比,商軍戰象已經披掛了由犀牛皮或牛皮和硬木製成的護甲,屬於世界上最早的甲胄戰象。

人類的出現佔領了長期被野獸統治的中原大地,推開了文明歷史的大門,創造出了燦爛輝煌的古代文化。我們知道河南簡稱豫。豫字在甲骨文中,便是人牽著大象。這就說明,在3000多年前的河南還有大象出現。曾有個傳說:相傳甲骨文記載,在現在的豫州之地,王一次出打獵,得到一頭大象.前是一個人的形象,後是一頭象的形象.前面的予是我的意思,後面的象就是一頭象!合在一起稱豫!

對於曾經的華夏核心地帶河南省來說,為什麼簡稱“豫”,而不是“魏”呢?

在中國歷史上,帶有“魏”字的政權有好幾個,並且大部分都在河南地區。在這一點上,山西省簡稱“晉”、山東省簡稱“魯”,都是因為這些地區曾經存在相對應的國家。尤其是晉國和魯國,都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對於河南地區,戰國時期就有魏國這個強國。特別是在西元前364年,魏惠王將國都從安邑遷至儀邑,改稱大樑,魏國也從此開始被稱為梁國。而這標誌著魏國將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轉移到河南地區。

西元220年,曹丕逼迫漢獻帝劉協退位,自立為帝,建國號“魏”,定都洛陽,因皇室姓曹,史稱“曹魏”。由此,河南地區成為三國時期魏國的核心統治區域。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魏國、曹魏,中國歷史上的冉魏、翟魏、東魏等帶魏的政權,也曾將都城確定在今天的河南省。而這,則是支撐河南省簡稱“魏”的重要基礎。

就歷史底蘊來說,古九州中的豫州,明顯要比戰國時期的魏國更為歷史悠久。河南地處中國中部,承東啟西,古稱天地之中,被視為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在古代,其實在今天也是,一切的發展都不開水資源。有這麼一句話,黃河是中華文化的發祥地,河南是黃河文化的源頭。河南的地位可見一斑。這也是河南在很多時候作為中國政治中心的原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