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你這樣對朋友,遲早會絕交

文/露晞

1

我同學跟我講了一件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她的一個朋友, 知道她是文字工作者, 一見面就把手機遞過來, 讓她幫忙發朋友圈,

理由是你有文采幫我寫兩句。

有時候還私信她, 也是同樣的請求。

我同學只能無奈地回絕他。

對方就一臉不高興地說, 你知道我文化不高, 為什麼不肯幫個忙?

這樣的劇情經常上演。 幾次之後, 我同學實在受不了了, 直接拉黑了, 不再搭理他。

說實話, 我很理解她的心情。

第一, 發朋友圈是記錄個人的生活狀態, 別人又不是你肚裡的蛔蟲, 怎麼可能知道你想表達什麼。

實為強人所難。

第二, 業餘聚會是出來放鬆的, 誰願意把工作帶到飯桌上?

這好比一個在飯館裡工作的服務員, 下了班以後跟朋友聚會, 你不讓他坐下來吃飯, 反倒讓他立在一旁端茶遞水, 理由是你最擅長, 所以你別休息了。

如此不近人情, 對方不翻臉才怪。

第三, 我同學是業內知名作家, 有追求, 有修養。

幫人編輯朋友圈這種事情, 未免有殺雞用宰牛刀的浪費之閑。

說好聽點, 是不珍惜對方價值, 說難聽點, 就是拉低別人做這種小兒科的事情。

朋友當然要用, 但絕不是這個用法。

有能力的人就如好鋼, 要用在刀印上。 雞毛蒜皮的小事, 就別勞煩對方了。

可惜, 這世上就是有那麼一類人。

百度一下就能輕鬆解決的小問題, 非讓別人幫忙研究;註冊個帳戶一分鐘就搞定的事情, 也要找人代勞。

今天電腦壞了, 明天手機壞了, 身邊的人都成了免費保姆。

如此隨意地使喚別人, 浪費別人時間, 雖然美其名曰是不當外人, 本質上卻是不拿別人當回事。

你都把對方當免費保姆了, 還指望人家拿你當朋友?

別天真了。

2

還有一類人, 更讓人鬱悶。

我爸有個同事, 他兒子今年畢業, 跟我學的是同一個專業。

去年他父親找過我, 說我們公司是知名外企, 請我幫個忙把他兒子弄進來實習, 開開眼界。

礙于我父親的情面, 我只好答應盡力而為。

其實男孩的學校並不符合我們公司的要求,

好在公司對實習生這塊可以略微放寬。

但是他能力有限, 仍然沒有部門願意接收他, 最後只能招進我們部門做了實習生。

在此之前, 我已經很多年不親自帶新員工了, 但男孩入職以後, 我還是手把手的教了大半個月, 才派到我下面的一個組。

大概一個月以後, 男孩的領導向我反映, 男孩經常開小差, 不是看網頁, 就是玩手機, 每天真正花在工作上的時間不到兩小時。

對方如此言之鑿鑿, 看來確有其事。

我找男孩談了一次, 無果。 又和他父親溝通了一次, 仍然毫無改變。

就這樣一直拖到實習期就要結束了。

同期招進來的實習生都因為表現良好, 而獲得了簽約機會。

唯獨那個男孩不在名單之列。

他父親又來找我, 希望我把他兒子留下來。

我只好打開天窗說亮話, 以他的基礎本來連實習的機會都沒有, 我好不容易才把他弄進來, 可他一點也不珍惜。

機會我只能給一次, 卻不能永遠罩著他, 人要學會靠自己。

他聽到我不肯幫忙, 很是氣憤, 就去跟我父親抱怨, 甚至以斷交相威脅。

我爸急了, 讓我再考慮考慮。

我對他說:還記得你幫過他多少次了嗎?一次不滿足就要翻臉, 這種朋友不要也罷。

我父親不好直說, 只能婉轉地表示有難處。

對方仍然不肯體諒, 最後還要補上一刀:你們不是真心幫我的。

如此, 便將之前的好一筆勾銷了。

3

這個人的表現讓我想起了《正見》上的一段話:

一切情緒都源於自私,它們都與執著於自我有關。 這叫“我執”。

“我執”是一種自我縱容,認為自己的生命比其他人的,都更艱難,更悲哀。

具備這種心理的人一旦被拒絕,就會感到極度絕望,進而演變成一種憤怒。

他們永遠意識不到自己的索求無度,只會覺得全世界都對不起他,都欠他的。

在這種人的字典裡,他應該永遠得到滿足,別人都是他寄生的母體,都要為他服務,顧及他的感受。否則就該死,不配做朋友。

這的確是一種自私。

被拒絕就翻臉的人和喜歡肆無忌憚的麻煩別人的人,本質上都是一類人。

那就是以自我為中心。

這種人的表現特別明顯。

永遠只聊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他說話,你洗耳恭聽;你說話的時候,他就開始擺弄手機,表現的漠不關心。

不管你心情好不好,他的事,永遠是大事。臉上總是刻著我是宇宙中心六個字。

這類人往往還伴隨著另一種表現,就是不尊重人。

你覺得他會讓自己的領導幫忙編輯朋友圈嗎?

當然不會。

他們只是懶惰自私,卻並不傻。

只有那些被視作無關緊要,甚至低於自己的人,他才會肆無忌憚的利用。

4

曾看過一本心理學書籍,印象很深。

書上說:在嬰兒的認知裡,我就是萬物,萬物就是我;我就是宇宙,宇宙就是我;我心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我心。

也就是說,每個人在嬰兒階段,都將以自我為中心的自私人格,發揮到了淋漓盡致的程度。

精神分析則認為,嬰兒覺得世界是一分為二的,只有好壞之分,並且我一定是好的,那麼違背我的人就一定是壞的。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就不難理解嬰兒的一些表現了。

第一,他們依賴性強,不獨立。與母親或者其他家庭成員形成一種共生關係,因此嬰兒是不可能有界限感的。

另外,嬰兒認為我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我,我就是神。所以我可以隨意驅使任何人。

第二,在嬰兒的認知裡,自己永遠是對的,所以違背我的人就是錯的。

那麼當嬰兒遭到拒絕的時候,一定會理直氣壯的採取哭鬧行為進行反抗。以此來維護自身的“正確”性。

這種邏輯,如果放逐到成年人身上,也會有相似的表現:

比如,隨意使喚別人,沒有界線感;再比如,所求不得,立刻惱羞成怒。

可見,以自我為中心是一個人心智不成熟的表現。

有些人只是生理年齡達到了成年人的水準,而心理年齡卻仍然停留在口欲期,這是巨嬰人格的表現之一。

其實,與幼稚的人相處是件很累,也很可怕的事情。所以,多數人都選擇避而遠之。

如果一個成年人,作為巨嬰的存在,往往人際關係都會很緊張,家庭事業也是一團糟。

心智不成熟的人不可能活的很高級,因為嬰兒眼中的世界並不是真實的存在。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別人不會為你的情緒買單,也不會為你的命運負責。

要知道,朋友是互利互惠,互相體諒的,而不是用來單方面索取的。

感情就像一杯水,假如你不懂得珍惜,沒事撒掉一些,浪費一些,那麼當你口乾舌燥的時候,剩下的量便不足以解決燃眉之急了。

明白了這一點,才是一個人真正走向成熟的標誌。

3

這個人的表現讓我想起了《正見》上的一段話:

一切情緒都源於自私,它們都與執著於自我有關。 這叫“我執”。

“我執”是一種自我縱容,認為自己的生命比其他人的,都更艱難,更悲哀。

具備這種心理的人一旦被拒絕,就會感到極度絕望,進而演變成一種憤怒。

他們永遠意識不到自己的索求無度,只會覺得全世界都對不起他,都欠他的。

在這種人的字典裡,他應該永遠得到滿足,別人都是他寄生的母體,都要為他服務,顧及他的感受。否則就該死,不配做朋友。

這的確是一種自私。

被拒絕就翻臉的人和喜歡肆無忌憚的麻煩別人的人,本質上都是一類人。

那就是以自我為中心。

這種人的表現特別明顯。

永遠只聊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他說話,你洗耳恭聽;你說話的時候,他就開始擺弄手機,表現的漠不關心。

不管你心情好不好,他的事,永遠是大事。臉上總是刻著我是宇宙中心六個字。

這類人往往還伴隨著另一種表現,就是不尊重人。

你覺得他會讓自己的領導幫忙編輯朋友圈嗎?

當然不會。

他們只是懶惰自私,卻並不傻。

只有那些被視作無關緊要,甚至低於自己的人,他才會肆無忌憚的利用。

4

曾看過一本心理學書籍,印象很深。

書上說:在嬰兒的認知裡,我就是萬物,萬物就是我;我就是宇宙,宇宙就是我;我心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我心。

也就是說,每個人在嬰兒階段,都將以自我為中心的自私人格,發揮到了淋漓盡致的程度。

精神分析則認為,嬰兒覺得世界是一分為二的,只有好壞之分,並且我一定是好的,那麼違背我的人就一定是壞的。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就不難理解嬰兒的一些表現了。

第一,他們依賴性強,不獨立。與母親或者其他家庭成員形成一種共生關係,因此嬰兒是不可能有界限感的。

另外,嬰兒認為我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我,我就是神。所以我可以隨意驅使任何人。

第二,在嬰兒的認知裡,自己永遠是對的,所以違背我的人就是錯的。

那麼當嬰兒遭到拒絕的時候,一定會理直氣壯的採取哭鬧行為進行反抗。以此來維護自身的“正確”性。

這種邏輯,如果放逐到成年人身上,也會有相似的表現:

比如,隨意使喚別人,沒有界線感;再比如,所求不得,立刻惱羞成怒。

可見,以自我為中心是一個人心智不成熟的表現。

有些人只是生理年齡達到了成年人的水準,而心理年齡卻仍然停留在口欲期,這是巨嬰人格的表現之一。

其實,與幼稚的人相處是件很累,也很可怕的事情。所以,多數人都選擇避而遠之。

如果一個成年人,作為巨嬰的存在,往往人際關係都會很緊張,家庭事業也是一團糟。

心智不成熟的人不可能活的很高級,因為嬰兒眼中的世界並不是真實的存在。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別人不會為你的情緒買單,也不會為你的命運負責。

要知道,朋友是互利互惠,互相體諒的,而不是用來單方面索取的。

感情就像一杯水,假如你不懂得珍惜,沒事撒掉一些,浪費一些,那麼當你口乾舌燥的時候,剩下的量便不足以解決燃眉之急了。

明白了這一點,才是一個人真正走向成熟的標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