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日本曾排斥她,現在卻為她所代表,所謂揚眉吐氣大抵如此了

圓點女王

日本藝術天后

話題女王

精神病患者

怪婆婆······

諸多標籤加在一起

都不足以囊括

草間彌生

複雜而多變的一生。

草間彌生

我可能恨你——50年代的逃離

1929年, 草間彌生降生在日本本州中部城市松本市的一個富足家庭, 儘管是家裡的小女兒, 她的童年卻沒有人們想像的那種田園牧歌, 而是無盡的精神創傷——她被當成無愛的、包辦婚姻的產物。

父親大部分時間沉迷於婚外戀中, 這令母親無處安放自己的憤怒, 只能通過精神折磨這個最年幼的孩子來緩解情緒。 小時候, 時常抱怨後悔生下草間彌生的母親經常命令她跟蹤出去偷歡的父親, 被父親發現後又受到辱駡並趕走她。 有家不能回的恐懼使得年幼的草間彌生對性與男人體有著永久無法痊癒的心理創傷。

▲草間彌生(右二)的全家福

當草間彌生開始對藝術產生濃厚興趣的時候, 她的母親不但強迫她學習如何成為日本職業農婦, 甚至還撕掉她的畫。 好在, 草間彌生的倔強更加強大, 母親撕的越多, 她就越努力畫。 沒錢買畫畫用的材料, 她就翻遍家裡角角落落找到一切可以用來創作藝術的東西。 泰特美術館曾經展出過草間彌生的一些早期作品,

很多就是用黃麻袋創作的。

10歲, 開始出現嚴重幻覺, 經常思考“死亡”。 13歲, 被送到兵工廠做工, 青春期在二戰的陰影下展開。 草間彌生曾回憶, 童年時期, 母親經常打她, 甚至幾近失聰, “我經常離家出走, 晚上站在街頭希望過往的車輛能結束我的生命。 ”

▲草間彌生10歲時畫的母親肖像《無題》

19歲, 進入京都市工藝美術學校學習日本畫(Nihonga), 卻對這種極為傳統的日式風格無感, 也不喜歡京都當時古板又保守的藝術氛圍。 1952年3月, 23歲的草間彌生舉辦了她人生第一場個展, 地點是在家鄉松本市的 “The First Community Center”。 10個月後, 她又在這裡舉辦了第二場個展。 1954年2月, 草間彌生第一次在家鄉松本市以外的地方開個展——位於東京的“Shiroki-ya Department Store”。

▲草間彌生創作於1949年的作品《殘夢》(Lingering Dream)在長野縣“第二屆美術展”上

▲《殘夢》, 圖片來源於東京國立新美術館

據說, 當時有一位名叫西丸四方的信州大學教授, 發現了草間彌生的才華,後來還介紹了她去東京辦展覽,所以她的第三場個展很可能就源于這位教授。不僅如此,同時還是精神科醫生的西丸四方建議草間彌生:為了精神情緒的穩定,最好是能離開父母,離開家。

1955年1月,草間彌生參加了東京石橋藝術博物館舉辦的國際水彩展預展。這一年,26歲的草間彌生偶然在舊書店發現了美國藝術家喬治亞·歐姬芙(Georgia O'Keeffe)的作品,原本就對歐洲和美國那種前衛的藝術頗感興趣的草間彌生一下子看到了希望。於是,她拜託一位略懂英文的堂兄,試著給歐姬芙寫信尋求幫助,“雖然我在遠方,儘管我的藝術才剛剛起步,我還是懇請您為我指條明路”,草間彌生在信中寫道。

▲1955年12月4日,喬治亞·歐姬芙寫給草間彌生的信

當時已經68歲的歐姬芙收到信之後非常感動,並回信告訴草間彌生願意在美國説明她推薦作品。有了希望的草間彌生開始著手準備前往美國,與此同時,在1955年5月,在位於紐約的布魯克林博物館舉辦的“國際水彩展:第18屆雙年展”中,草間彌生的作品得以展出,雖然是群展,但這也算是她第一次在美國露臉。

▲27歲的草間彌生,照片拍攝於1957年

1957年,經歷了極端保守的日本文化和來自母親令人絕望的虐待之後,27歲的草間彌生終於拿到了去美國的簽證。臨行前,母親給了草間彌生100萬日元,對她說“to never set foot in her house again”(永遠不要再踏進家門)。離開日本之前,草間彌生在家附近的河堤上毀掉了自己很多作品,以此來表達對母親的憤怒。

離開日本,移居到美國的第一站是西雅圖,草間彌生在那裡呆了一年。12月,位於西雅圖的Zoe Dusanne畫廊以草間彌生的名字舉辦了她在美國第一次個展。這家由藝術商人Zoe Dusanne創立于1950年12月的畫廊被讚譽為西雅圖歷史上第一家專業的現代藝術畫廊,之後他還在華盛頓開了第二家畫廊,1964年,Zoe Dusanne畫廊關閉,Dusanne本人也過起了退休生活。8年後,88歲的Zoe Dusanne辭世。

▲草間彌生在紐約的工作室中,照片拍攝於1958-59年左右

在與歐姬芙書信往來後,草間彌生決定搬到紐約。上世紀50年代初期到60年代中期,在曼哈頓東區的第八街區到第十四街區聚集了很多畫家和雕塑家,由於那一區域的消費水準相對低廉,他們便把工作室和住處都集中在那裡,後來就逐漸形成了“The 10th Street Galleries”的歷史故事——藝術家自己運營畫廊,基本沒有員工。

其中Phoenix畫廊從1958年經營至今,而另外一家非常有名的就是Brata畫廊,因為這裡是草間彌生紐約首場個展的舉辦地,時間是1959年10月,也正是這場展覽助推了草間彌生在國際上的聲譽,許多家主流媒體對她進行報導,甚至連藝術評論家唐納德·賈德(Donald Judd)都買了她的畫,還在媒體上公開評論草間彌生的“作品呈現既複雜又簡單的效果”。草間彌生“無限的網”系列從此變得家喻戶曉,重複圓點的創作方式也成為美國波普藝術的重要先導。

首展成功了,草間彌生在紐約的腳跟算是紮穩了,“前衛女王”的稱號也隨之而來。也許,在某種意義上來說,自小忍受母親的虐待,恰恰給了草間彌生在美國的成功。

我可能愛你——60年代的相愛

從小目睹了戰爭的黑暗,進入1960年代,草間彌生參加了許多反戰運動,甚至為了抗議“越戰”而策劃了一系列“裸體偶發藝術”,她的名字開始出現在報紙、雜誌與各種公共場合中。

▲1969年3月,草間彌生與一些藝術家在紐約中央公園

▲為了發表反戰的訴求,草間彌生在布魯克林大橋舉行裸體乍現並且燒毀美國國旗

草間彌生一方面忙著在美國“出名”,另一方面也不斷擴展美國以外的“版圖”。1960年3月,德國勒沃庫森市立博物館一場名為“單色繪畫”的群展,草間彌生參展其中,這也是她的作品第一次在歐洲公開展出。

▲在紐約工作室創作的草間彌生,照片拍攝於1961年。

▲草間彌生在紐約的工作室裡與作品“無限網”合影,照片拍攝於1961年。

1961年,草間彌生搬了工作室,跟賞識她的唐納德·賈德以及女性雕塑家伊娃·海斯(Eva Hesse)成為了一棟樓裡的鄰居,並且跟海斯成了至親的朋友。海斯1936年生於德國,是猶太裔美籍,她善於運用膠漆、化纖玻璃等工業原料進行創作,是60年代極簡主義運動的代表人物。

▲草間彌生,照片攝於1961年

從1962到1964年這三年,草間彌生的參展數量銳減,每年只舉辦一場個展,地點是在紐約和芝加哥。到了1965年,她的作品開始在其他國家露臉——先是參加了4月份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的Galerie de Bezige舉辦的群展,以及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的“Nul 1965”群展;5月份便在荷蘭海牙的Internationale Galerij Orez舉辦了她的荷蘭首場個展“草間彌生”。

▲1963年,草間彌生在紐約Gertrude Stein畫廊的展覽上

▲1965年,“無限鏡屋”在紐約R. Castellane畫廊展出

除了試水荷蘭,1965年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展覽,對草間彌生來說意義非凡。11月,紐約R. Castellane畫廊,她持續創作了多年的“無限鏡屋”系列首次展出,25平方米、牆壁高度8英尺的封閉房屋令人目眩,這也成為草間彌生作品中至今仍風靡全球的代表作。1965年12月,草間彌生還在位於斯德哥爾摩的Moderna Museet參加了一場群展,也是她的作品第一次登陸瑞典。

▲草間彌生與約瑟夫·康奈爾在紐約,照片拍攝於1970年

當草間彌生的名字在歐洲和美國都開始聲名鵲起的時候,一個出現在她生活裡的男人成為她一生最幸福的時光。60年代中期,草間彌生遇到了大自己26歲的約瑟夫·康奈爾(Joseph Cornell)。

▲約瑟夫·康奈爾(1903-1972)

康奈爾,1903年生於紐約,他的身份既是藝術家,也是先鋒屬性的電影導演,受超現實主義的影響,他在實驗電影領域尤為出色,更是美國藝術史上早期微型裝置作品的開拓者。草間彌生後來回憶第一次見康奈爾的情形:“第一次見他,他穿著一件古怪的外套,我被嚇壞了,以為看到了幽靈”,而康奈爾對草間彌生的第一印象是“可愛又漂亮”。

▲康奈爾為草間彌生做的拼貼畫,時間大約是在1967年,現為草間彌生收藏

與草間彌生相戀後,康奈爾每天都會給她打無數通電話,甚至會在信裡寫道:“Have some tea and think of me”。由於宗教信仰,康奈爾和草間彌生之間只有接吻,沒有性的接觸。關於這段“神聖”的關係,還有一個小插曲。

相戀後,他們住在康奈爾位於皇后區的住處,跟康奈爾的母親一起。有一次草間彌生和康奈爾在家裡的草坪上接吻,被康奈爾的母親看見,她異常生氣,甚至用滿滿一桶水將二人淋濕,從頭到腳,並憤怒地呵斥康奈爾:“不能碰女人!我和你說過,女人很髒!現在你不僅帶女人回來,還和她接吻!”對於眼前發生的這一切,康奈爾的反應是對母親說抱歉,而把草間彌生晾在一旁。

▲與康奈爾在一起的草間彌生

雖然在藝術領域特立獨行,但生活中的康奈爾絕大部分時間是跟母親和患有疾病的哥哥生活在一起。康奈爾的母親專橫、強權,從小就給他灌輸“女人是污穢的”的觀念。而與草間彌生不同的是,康奈爾始終沒有擺脫母親的控制。

▲1965年,康奈爾為草間彌生畫的肖像,現為草間彌生收藏

草間彌生與康奈爾相戀的另一個日常是為對方畫素描,甚至還在寒涼的冬天彼此脫光畫速寫,至今,草間彌生還保留著很多康奈爾為她畫的畫。當時,考慮到草間彌生的經濟狀況,當時康奈爾還會給她很多自己的畫作拿出去賣。

內向靦腆的性格令康奈爾的生活和行事非常低調,他深居簡出,不和任何一種藝術流派產生關聯,屬於自我成才的類型。在美國藝術界,康奈爾甚至被讚譽為美國第一位超現實主義藝術家。1936年,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就曾展出過他的作品。1966年12月,康奈爾人生第一場最為重要的博物館級回顧展在Pasadena藝術博物館舉辦(現為Norton Simon 博物館)。

從1966年到1968年,草間彌生在美國以外的個展明顯增多,包括義大利的米蘭、德國的埃森、荷蘭的海牙等地,三年共舉辦了6場個展。當然,群展也參加了不少,包括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美國、德國、荷蘭、比利時等多個重要機構的群展。這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具爭議的莫過於草間彌生在威尼斯雙年展的首秀——1966年6月第33屆威尼斯雙年展。

1966年,不是日本參展威尼斯雙年展的代表藝術家,甚至未被官方正式邀請參加的情況下,草間彌生在義大利館附近的草坪上佈置了1500個直徑12英寸的鏡面球,並且每個要價1200里拉。這個舉動遭到了包括展方、評論家在內的詬病與指責,認為這是在販賣藝術,更是“對名聲的貪欲”。

▲1966年,草間彌生第一次出現在威尼斯雙年展

▲1966年,草間彌生的作品“14th Street Happening”

但諷刺的是,1993年威尼斯雙年展上,草間彌生成為日本官方邀請成為藝術家代表,並在展覽中佈置了一間填滿南瓜的屋子。後面數十年,南瓜幾乎成為草間彌生的另外一個代名詞。為此,《紐約時報》當時還撰文提到了這一點:“日本被它曾排斥的藝術家所代表”。

▲1968年,草間彌生在紐約的一個屋頂上為時尚雜誌拍攝照片

從1960年到1968年,草間彌生一共參加了33場展覽,其中個展14場,足跡遍佈美國和歐洲,堪稱她人生中的第一個全盛期。然而從1969年到1978年,她一共只辦了3次個展,1972到1974這三年甚至完全是沉寂的。可以說,整個70年代也許是草間彌生最失落的十年,也是她最逃離的十年。

▲草間彌生作於1972年的“自畫像”

1970年5月,草間彌生剛搬到紐約結識的閨中密友伊娃·海斯因腦腫瘤去世,終年只有34歲。1972年12月29日,約瑟夫·康奈爾因心力衰竭去世,享年69歲。愛人、朋友相繼離開,這給草間彌生帶來了常人難以想像的打擊,精神問題越發嚴重。

後來,草間彌生在《無限的網》中提到康奈爾:“我從約瑟夫·康奈爾身上學到很多很多。他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譬如說,那種基於侍奉神的立場進行創作的態度。他不是為了自己、名譽或金錢,而是為了親近神才創作。沒有比他更單純的人了。在我所有創作藝術的朋友當中,他最偉大。”

我是草間彌生——70年代至今的孤單

▲草間彌生和唐納德·賈德在日本的合影,照片攝於1978年.

1973年,心力交瘁的草間彌生離開美國,回到日本,以一個作家的身份開始寫小說,寫詩歌,甚至做過幾年藝術品商人。

1977年,草間彌生決定前往位於日本東京的清河精神病院(Seiwa Hospital for the Mentally Ill)進行檢查,並根據個人意願,將那裡作為了自己的住處。為了能夠繼續創作,她的工作室就設在離醫院不遠的新宿區。她常說:“如果沒有藝術,我可能早就自殺了。”

住進醫院之後,草間彌生的身體狀態趨向穩定,先後出版了幾部小說、一部詩選還有一本自傳。藝術創作也開始嘗試更新的東西,繪畫的色調也更加鮮亮。

▲1978年,草間彌生的小說“Manhattan Suicide Addict”首版

Image courtesy: Ota Fine Arts, Tokyo / Yayoi Kusama, Yayoi Kusama Studio inc.

1978年,被稱為“極少主義之父”的藝術家兼好友唐納德·賈德來到日本,見到了草間彌生,這令她非常開心,畢竟賈德對她而言堪稱“伯樂”。草間彌生後來致信賈德:“能在日本再見到你,簡直就像做夢一樣...... 最令我高興的事兒是看到你已經成為真正成熟而深邃的藝術家。(我也希望自己能夠有你那樣的成就)。”信的最後,草間彌生還不忘記調侃唐納德·賈德:“你答應送我的畫,我等的好焦慮。”草間彌生與賈德的書信往來一直持續到1994年賈德去世。

▲1978年3月21日,草間彌生寫給賈德的信

Judd Foundation. Courtesy of the Judd Foundation

從1980年開始,草間彌生的展覽數量逐漸恢復,甚至風靡全球。特別要提到的是1999年,從1月到11月,已經70歲的草間彌生一共舉辦了13場個展,10場群展,涉及的城市包括美國的洛杉磯、紐約,日本的福岡、東京、長野,中國臺北和台中,以及瑞典的斯德哥爾摩。

1980——1989年,個展22場,群展29場

1990——1999年,個展54場,群展87場

2000——2009年,個展77場,群展132場

2010——至今,個展24場,群展30場

1993年,草間彌生堂堂正正地代表日本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她帶去了一個充滿魔幻力的鏡屋,裡面滿是南瓜造型的雕塑。這時候,人們會想起1966年她第一次“參展”威雙的作品——那些同樣閃著光的鏡面圓球是如何被眾人鄙夷的。如今,草間彌生創作的一個銀質南瓜已經可以賣到50多萬美元了。

▲草間彌生的“無限鏡屋”

粉色南瓜

作者:草間彌生

樹脂 | 7.5 x 9.5 x 7.5cm

簽名:Yayoi Kusama

11月23日 22:00 開始結拍

今日“一元起拍”專場的拍品是日本當代女性藝術家草間彌生的最為經典的南瓜雕塑。

草間彌生(Yayoi Kusama),出生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市,畢業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女子學校。在1956年移居美國紐約市,並開始展露她佔有領導地位的前衛藝術創作,現居住在日本東京。她曾與當代卓越的藝術家如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克勒斯·歐登柏格(Claes Oldenburg)、賈斯培·鐘斯(Jasper Johns)一起聯展,是當今碩果僅存的波普黃金一代的代表性藝術家。

帶著波點的南瓜,可以說就是草間彌生的符號,連她那標誌性的紅色短髮,都讓人聯想到她作品中南瓜的曼妙曲線。不誇張的說,草間彌生作為一個亞洲(日本)女性藝術家,能夠在戰後時代征服西方藝術界,成為紐約前衛藝術的先鋒人物,這顆南瓜便是她的利器。

草間彌生是最愛南瓜的藝術家了,從上世紀 40 年代開始,南瓜便不斷反復出現在草間彌生的作品裡。

草間彌生對南瓜的這種可謂偏執的迷戀,始於草間的童年記憶。爺爺經營的農場裡的南瓜,對幼小的草間彌生來說,就像某種宗教信仰中的神,帶給她喜樂和安慰,撫慰人心、讓人快樂。幾乎帶著神性的這顆南瓜,顯然已經遠遠超出了一顆蔬菜的意義。

她說“我會忘記所有,只為集中精神,直面南瓜的靈魂。”

對《南瓜》拍品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下載大咖拍賣APP查看詳情。

發現了草間彌生的才華,後來還介紹了她去東京辦展覽,所以她的第三場個展很可能就源于這位教授。不僅如此,同時還是精神科醫生的西丸四方建議草間彌生:為了精神情緒的穩定,最好是能離開父母,離開家。

1955年1月,草間彌生參加了東京石橋藝術博物館舉辦的國際水彩展預展。這一年,26歲的草間彌生偶然在舊書店發現了美國藝術家喬治亞·歐姬芙(Georgia O'Keeffe)的作品,原本就對歐洲和美國那種前衛的藝術頗感興趣的草間彌生一下子看到了希望。於是,她拜託一位略懂英文的堂兄,試著給歐姬芙寫信尋求幫助,“雖然我在遠方,儘管我的藝術才剛剛起步,我還是懇請您為我指條明路”,草間彌生在信中寫道。

▲1955年12月4日,喬治亞·歐姬芙寫給草間彌生的信

當時已經68歲的歐姬芙收到信之後非常感動,並回信告訴草間彌生願意在美國説明她推薦作品。有了希望的草間彌生開始著手準備前往美國,與此同時,在1955年5月,在位於紐約的布魯克林博物館舉辦的“國際水彩展:第18屆雙年展”中,草間彌生的作品得以展出,雖然是群展,但這也算是她第一次在美國露臉。

▲27歲的草間彌生,照片拍攝於1957年

1957年,經歷了極端保守的日本文化和來自母親令人絕望的虐待之後,27歲的草間彌生終於拿到了去美國的簽證。臨行前,母親給了草間彌生100萬日元,對她說“to never set foot in her house again”(永遠不要再踏進家門)。離開日本之前,草間彌生在家附近的河堤上毀掉了自己很多作品,以此來表達對母親的憤怒。

離開日本,移居到美國的第一站是西雅圖,草間彌生在那裡呆了一年。12月,位於西雅圖的Zoe Dusanne畫廊以草間彌生的名字舉辦了她在美國第一次個展。這家由藝術商人Zoe Dusanne創立于1950年12月的畫廊被讚譽為西雅圖歷史上第一家專業的現代藝術畫廊,之後他還在華盛頓開了第二家畫廊,1964年,Zoe Dusanne畫廊關閉,Dusanne本人也過起了退休生活。8年後,88歲的Zoe Dusanne辭世。

▲草間彌生在紐約的工作室中,照片拍攝於1958-59年左右

在與歐姬芙書信往來後,草間彌生決定搬到紐約。上世紀50年代初期到60年代中期,在曼哈頓東區的第八街區到第十四街區聚集了很多畫家和雕塑家,由於那一區域的消費水準相對低廉,他們便把工作室和住處都集中在那裡,後來就逐漸形成了“The 10th Street Galleries”的歷史故事——藝術家自己運營畫廊,基本沒有員工。

其中Phoenix畫廊從1958年經營至今,而另外一家非常有名的就是Brata畫廊,因為這裡是草間彌生紐約首場個展的舉辦地,時間是1959年10月,也正是這場展覽助推了草間彌生在國際上的聲譽,許多家主流媒體對她進行報導,甚至連藝術評論家唐納德·賈德(Donald Judd)都買了她的畫,還在媒體上公開評論草間彌生的“作品呈現既複雜又簡單的效果”。草間彌生“無限的網”系列從此變得家喻戶曉,重複圓點的創作方式也成為美國波普藝術的重要先導。

首展成功了,草間彌生在紐約的腳跟算是紮穩了,“前衛女王”的稱號也隨之而來。也許,在某種意義上來說,自小忍受母親的虐待,恰恰給了草間彌生在美國的成功。

我可能愛你——60年代的相愛

從小目睹了戰爭的黑暗,進入1960年代,草間彌生參加了許多反戰運動,甚至為了抗議“越戰”而策劃了一系列“裸體偶發藝術”,她的名字開始出現在報紙、雜誌與各種公共場合中。

▲1969年3月,草間彌生與一些藝術家在紐約中央公園

▲為了發表反戰的訴求,草間彌生在布魯克林大橋舉行裸體乍現並且燒毀美國國旗

草間彌生一方面忙著在美國“出名”,另一方面也不斷擴展美國以外的“版圖”。1960年3月,德國勒沃庫森市立博物館一場名為“單色繪畫”的群展,草間彌生參展其中,這也是她的作品第一次在歐洲公開展出。

▲在紐約工作室創作的草間彌生,照片拍攝於1961年。

▲草間彌生在紐約的工作室裡與作品“無限網”合影,照片拍攝於1961年。

1961年,草間彌生搬了工作室,跟賞識她的唐納德·賈德以及女性雕塑家伊娃·海斯(Eva Hesse)成為了一棟樓裡的鄰居,並且跟海斯成了至親的朋友。海斯1936年生於德國,是猶太裔美籍,她善於運用膠漆、化纖玻璃等工業原料進行創作,是60年代極簡主義運動的代表人物。

▲草間彌生,照片攝於1961年

從1962到1964年這三年,草間彌生的參展數量銳減,每年只舉辦一場個展,地點是在紐約和芝加哥。到了1965年,她的作品開始在其他國家露臉——先是參加了4月份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的Galerie de Bezige舉辦的群展,以及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的“Nul 1965”群展;5月份便在荷蘭海牙的Internationale Galerij Orez舉辦了她的荷蘭首場個展“草間彌生”。

▲1963年,草間彌生在紐約Gertrude Stein畫廊的展覽上

▲1965年,“無限鏡屋”在紐約R. Castellane畫廊展出

除了試水荷蘭,1965年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展覽,對草間彌生來說意義非凡。11月,紐約R. Castellane畫廊,她持續創作了多年的“無限鏡屋”系列首次展出,25平方米、牆壁高度8英尺的封閉房屋令人目眩,這也成為草間彌生作品中至今仍風靡全球的代表作。1965年12月,草間彌生還在位於斯德哥爾摩的Moderna Museet參加了一場群展,也是她的作品第一次登陸瑞典。

▲草間彌生與約瑟夫·康奈爾在紐約,照片拍攝於1970年

當草間彌生的名字在歐洲和美國都開始聲名鵲起的時候,一個出現在她生活裡的男人成為她一生最幸福的時光。60年代中期,草間彌生遇到了大自己26歲的約瑟夫·康奈爾(Joseph Cornell)。

▲約瑟夫·康奈爾(1903-1972)

康奈爾,1903年生於紐約,他的身份既是藝術家,也是先鋒屬性的電影導演,受超現實主義的影響,他在實驗電影領域尤為出色,更是美國藝術史上早期微型裝置作品的開拓者。草間彌生後來回憶第一次見康奈爾的情形:“第一次見他,他穿著一件古怪的外套,我被嚇壞了,以為看到了幽靈”,而康奈爾對草間彌生的第一印象是“可愛又漂亮”。

▲康奈爾為草間彌生做的拼貼畫,時間大約是在1967年,現為草間彌生收藏

與草間彌生相戀後,康奈爾每天都會給她打無數通電話,甚至會在信裡寫道:“Have some tea and think of me”。由於宗教信仰,康奈爾和草間彌生之間只有接吻,沒有性的接觸。關於這段“神聖”的關係,還有一個小插曲。

相戀後,他們住在康奈爾位於皇后區的住處,跟康奈爾的母親一起。有一次草間彌生和康奈爾在家裡的草坪上接吻,被康奈爾的母親看見,她異常生氣,甚至用滿滿一桶水將二人淋濕,從頭到腳,並憤怒地呵斥康奈爾:“不能碰女人!我和你說過,女人很髒!現在你不僅帶女人回來,還和她接吻!”對於眼前發生的這一切,康奈爾的反應是對母親說抱歉,而把草間彌生晾在一旁。

▲與康奈爾在一起的草間彌生

雖然在藝術領域特立獨行,但生活中的康奈爾絕大部分時間是跟母親和患有疾病的哥哥生活在一起。康奈爾的母親專橫、強權,從小就給他灌輸“女人是污穢的”的觀念。而與草間彌生不同的是,康奈爾始終沒有擺脫母親的控制。

▲1965年,康奈爾為草間彌生畫的肖像,現為草間彌生收藏

草間彌生與康奈爾相戀的另一個日常是為對方畫素描,甚至還在寒涼的冬天彼此脫光畫速寫,至今,草間彌生還保留著很多康奈爾為她畫的畫。當時,考慮到草間彌生的經濟狀況,當時康奈爾還會給她很多自己的畫作拿出去賣。

內向靦腆的性格令康奈爾的生活和行事非常低調,他深居簡出,不和任何一種藝術流派產生關聯,屬於自我成才的類型。在美國藝術界,康奈爾甚至被讚譽為美國第一位超現實主義藝術家。1936年,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就曾展出過他的作品。1966年12月,康奈爾人生第一場最為重要的博物館級回顧展在Pasadena藝術博物館舉辦(現為Norton Simon 博物館)。

從1966年到1968年,草間彌生在美國以外的個展明顯增多,包括義大利的米蘭、德國的埃森、荷蘭的海牙等地,三年共舉辦了6場個展。當然,群展也參加了不少,包括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美國、德國、荷蘭、比利時等多個重要機構的群展。這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具爭議的莫過於草間彌生在威尼斯雙年展的首秀——1966年6月第33屆威尼斯雙年展。

1966年,不是日本參展威尼斯雙年展的代表藝術家,甚至未被官方正式邀請參加的情況下,草間彌生在義大利館附近的草坪上佈置了1500個直徑12英寸的鏡面球,並且每個要價1200里拉。這個舉動遭到了包括展方、評論家在內的詬病與指責,認為這是在販賣藝術,更是“對名聲的貪欲”。

▲1966年,草間彌生第一次出現在威尼斯雙年展

▲1966年,草間彌生的作品“14th Street Happening”

但諷刺的是,1993年威尼斯雙年展上,草間彌生成為日本官方邀請成為藝術家代表,並在展覽中佈置了一間填滿南瓜的屋子。後面數十年,南瓜幾乎成為草間彌生的另外一個代名詞。為此,《紐約時報》當時還撰文提到了這一點:“日本被它曾排斥的藝術家所代表”。

▲1968年,草間彌生在紐約的一個屋頂上為時尚雜誌拍攝照片

從1960年到1968年,草間彌生一共參加了33場展覽,其中個展14場,足跡遍佈美國和歐洲,堪稱她人生中的第一個全盛期。然而從1969年到1978年,她一共只辦了3次個展,1972到1974這三年甚至完全是沉寂的。可以說,整個70年代也許是草間彌生最失落的十年,也是她最逃離的十年。

▲草間彌生作於1972年的“自畫像”

1970年5月,草間彌生剛搬到紐約結識的閨中密友伊娃·海斯因腦腫瘤去世,終年只有34歲。1972年12月29日,約瑟夫·康奈爾因心力衰竭去世,享年69歲。愛人、朋友相繼離開,這給草間彌生帶來了常人難以想像的打擊,精神問題越發嚴重。

後來,草間彌生在《無限的網》中提到康奈爾:“我從約瑟夫·康奈爾身上學到很多很多。他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譬如說,那種基於侍奉神的立場進行創作的態度。他不是為了自己、名譽或金錢,而是為了親近神才創作。沒有比他更單純的人了。在我所有創作藝術的朋友當中,他最偉大。”

我是草間彌生——70年代至今的孤單

▲草間彌生和唐納德·賈德在日本的合影,照片攝於1978年.

1973年,心力交瘁的草間彌生離開美國,回到日本,以一個作家的身份開始寫小說,寫詩歌,甚至做過幾年藝術品商人。

1977年,草間彌生決定前往位於日本東京的清河精神病院(Seiwa Hospital for the Mentally Ill)進行檢查,並根據個人意願,將那裡作為了自己的住處。為了能夠繼續創作,她的工作室就設在離醫院不遠的新宿區。她常說:“如果沒有藝術,我可能早就自殺了。”

住進醫院之後,草間彌生的身體狀態趨向穩定,先後出版了幾部小說、一部詩選還有一本自傳。藝術創作也開始嘗試更新的東西,繪畫的色調也更加鮮亮。

▲1978年,草間彌生的小說“Manhattan Suicide Addict”首版

Image courtesy: Ota Fine Arts, Tokyo / Yayoi Kusama, Yayoi Kusama Studio inc.

1978年,被稱為“極少主義之父”的藝術家兼好友唐納德·賈德來到日本,見到了草間彌生,這令她非常開心,畢竟賈德對她而言堪稱“伯樂”。草間彌生後來致信賈德:“能在日本再見到你,簡直就像做夢一樣...... 最令我高興的事兒是看到你已經成為真正成熟而深邃的藝術家。(我也希望自己能夠有你那樣的成就)。”信的最後,草間彌生還不忘記調侃唐納德·賈德:“你答應送我的畫,我等的好焦慮。”草間彌生與賈德的書信往來一直持續到1994年賈德去世。

▲1978年3月21日,草間彌生寫給賈德的信

Judd Foundation. Courtesy of the Judd Foundation

從1980年開始,草間彌生的展覽數量逐漸恢復,甚至風靡全球。特別要提到的是1999年,從1月到11月,已經70歲的草間彌生一共舉辦了13場個展,10場群展,涉及的城市包括美國的洛杉磯、紐約,日本的福岡、東京、長野,中國臺北和台中,以及瑞典的斯德哥爾摩。

1980——1989年,個展22場,群展29場

1990——1999年,個展54場,群展87場

2000——2009年,個展77場,群展132場

2010——至今,個展24場,群展30場

1993年,草間彌生堂堂正正地代表日本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她帶去了一個充滿魔幻力的鏡屋,裡面滿是南瓜造型的雕塑。這時候,人們會想起1966年她第一次“參展”威雙的作品——那些同樣閃著光的鏡面圓球是如何被眾人鄙夷的。如今,草間彌生創作的一個銀質南瓜已經可以賣到50多萬美元了。

▲草間彌生的“無限鏡屋”

粉色南瓜

作者:草間彌生

樹脂 | 7.5 x 9.5 x 7.5cm

簽名:Yayoi Kusama

11月23日 22:00 開始結拍

今日“一元起拍”專場的拍品是日本當代女性藝術家草間彌生的最為經典的南瓜雕塑。

草間彌生(Yayoi Kusama),出生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市,畢業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女子學校。在1956年移居美國紐約市,並開始展露她佔有領導地位的前衛藝術創作,現居住在日本東京。她曾與當代卓越的藝術家如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克勒斯·歐登柏格(Claes Oldenburg)、賈斯培·鐘斯(Jasper Johns)一起聯展,是當今碩果僅存的波普黃金一代的代表性藝術家。

帶著波點的南瓜,可以說就是草間彌生的符號,連她那標誌性的紅色短髮,都讓人聯想到她作品中南瓜的曼妙曲線。不誇張的說,草間彌生作為一個亞洲(日本)女性藝術家,能夠在戰後時代征服西方藝術界,成為紐約前衛藝術的先鋒人物,這顆南瓜便是她的利器。

草間彌生是最愛南瓜的藝術家了,從上世紀 40 年代開始,南瓜便不斷反復出現在草間彌生的作品裡。

草間彌生對南瓜的這種可謂偏執的迷戀,始於草間的童年記憶。爺爺經營的農場裡的南瓜,對幼小的草間彌生來說,就像某種宗教信仰中的神,帶給她喜樂和安慰,撫慰人心、讓人快樂。幾乎帶著神性的這顆南瓜,顯然已經遠遠超出了一顆蔬菜的意義。

她說“我會忘記所有,只為集中精神,直面南瓜的靈魂。”

對《南瓜》拍品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下載大咖拍賣APP查看詳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