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梁思成問:為什麼你選擇的人是我?林徽因答:我要用一生來回答

新婚之夜, 梁思成問林徽因:“有個問題我只問一次, 以後再也不提, 為什麼你選擇的人是我?”林徽因對他說:“這個問題的答案有點長, 我要用一生的時間來回答, 你準備好聽我了嗎?”

為什麼民國時期, 那麼多的美女才女, 唯獨林徽因活的完美無瑕?

林徽因比別的女人更受到一些感情的困擾, 但是唯獨她活得明白, 活的智慧, 才得以完美結局。

而在民國時的著名才女中, 同時期的張愛玲, 文學方面的才華不在林徽因之下, 但是他在感情上卻陷入一個溫柔陷阱, 一失足成千古恨。 那個人渣男人胡蘭成, 張愛玲對胡蘭成, 是完全傾心, 沒有任何條件的, 哪怕胡蘭成在讚美她的時候, 也一樣的讚美著她的好朋友炎櫻;甚至胡蘭成與她在一起時, 還偷著與蘇青密會, 被她撞個正著。 雖然心頭酸楚, 但也罷了, 因為眼前這男子, 是說過要給她現世安穩的。 怎麼說呢?遇人不淑?其實張愛玲不是一個明智的女人罷了。

當然, 林徽因的才藝比蕭紅和張愛玲等明顯更加全面一些, 正是因為她的明智, 她的人生際遇也更幸運些。 她早年加入了“新月社”, 在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繪畫、翻譯等方面成績斐然。 在建築方面, 林徽因更是我國現代建築學的先驅。 在很多人眼裡, 她是完美女子的代名詞, 更標誌著民國這個時代的瑰麗顏色, 她不但才華橫溢, 而且美貌傾城。 就連她的情感生活也像春天裡的一部童話, 幸福而浪漫。

當年, 林徽因不是沒有傾慕於那個浪漫的詩人徐志摩。

“記否她臨別的神情, /滿眼的溫柔和酸辛, /你握著她顫動的手——/一把戀愛的神經?”這是徐志摩《月夜聽琴》中的詩句。

而林徽因《深夜裡聽到樂聲》中, 則寫道:“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樣, /太薄弱/是人們的美麗的想像。 /除非在夢裡有這麼一天, /你和我/同來攀動那根希望的弦。 ”顯然, 兩詩顯有應和之意。

多年以後, 林徽因曾說:“徐志摩當初愛的並不是真正的我, 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像出來的林徽因,

而事實上我並不是那樣的人。 ”

她知道, 詩人的浪漫激情過後, 自己難免不會成為第二個張幼儀。

聰慧如林徽因, 她始終清楚, 徐志摩只是她生命中的驚鴻一瞥, 不是她一生所托。 “我懂得, 但我怎能應和”, 這一句是林徽因發自肺腑的對徐志摩的真情告白。

林徽因在《紀念志摩逝世四年》中寫道:“我們這一群劇中的角色本身性情與性格抵觸, 理智與情感兩不相容, 幻想與事實當面抵觸, 側面或背面激成悲痛。 ”

看著林徽因這字間和淚的話, 她繁華的背地, 後人讀到的卻是寂寞與悲涼, 她與後來兩個男人之間的所謂感情, 也只是徐志摩曾經的萬紫千紅, 為她的寂寞搭成了最好的映襯佈景。 林徽因用她女人特有的心智, 結束了和徐志摩一段無望的愛戀。

在束裝重拾嬌豔如花的四月過後, 她來不迭悲傷回望, 生命中的另一個主要男人――梁思成出場了。

林徽因最終選擇了梁思成, 也許是因為梁思成能給她最安穩與妥帖的幸福。 縱然身邊有最懂她的徐志摩, 有最疼她的金嶽霖, 她還是義無反顧的跟隨梁思成的腳步,與她共度一生。不是她忘記了與徐志摩的“康河之戀”,也不是她對金嶽霖的愛熟視無睹,是她真的不敢用自己的幸福做賭注,她不要轟轟烈烈的絢爛,她只要波平浪靜的踏實日子。

相關閱讀:林徽因到底愛不愛徐志摩?愛,始于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

也談愛的唯一性:林徽因與徐志摩、梁思成、金嶽霖的愛情

她還是義無反顧的跟隨梁思成的腳步,與她共度一生。不是她忘記了與徐志摩的“康河之戀”,也不是她對金嶽霖的愛熟視無睹,是她真的不敢用自己的幸福做賭注,她不要轟轟烈烈的絢爛,她只要波平浪靜的踏實日子。

相關閱讀:林徽因到底愛不愛徐志摩?愛,始于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

也談愛的唯一性:林徽因與徐志摩、梁思成、金嶽霖的愛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