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客家民間俗語,鴉☆禁☆片鬼唱鴉☆禁☆片歌

清末民初明信片中鴉片鬼形象

語意:比喻不像人樣。 也指身體羸弱、多病。

鴉片是一種毒品, 用罌粟果的汁烘乾而製成。 罌粟原產南歐及小亞細亞,

在西元前五世紀左右, 希臘人把罌粟的花、果榨成汁, 發現它有安神、安眠、鎮痛、止瀉、止咳、忘憂等功效。 希臘人稱之為“阿扁”(音譯)。 西元六世紀初, 阿拉伯人又把罌粟傳到了波斯(今伊朗), 波斯人稱其為“阿片” (音譯)。 西元七八世紀左右, 罌粟作為藥材從波斯、印度等地傳入中國, 被稱作“鴉片”。

雖然吸入鴉片後, 可體驗到一種伴隨瘋狂幻覺的快感, 但如果長期抽吸, 身體則要變得瘦弱不堪, 面無血色, 目光發直發呆, 瞳孔縮小, 經常失眠, 並且對一切事物都感到厭倦。 吸食鴉片太多或過量, 可使人體先天免疫力喪失, 因而極易感染各種病毒。

鴉片成癮者, 不僅體質嚴重衰弱, 而且精神頹廢, 壽命也大大縮短;過量吸食容易導致急性中毒,

甚至因呼吸抑制而死亡。 這種癮君子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故而稱作“鴉片鬼”。

清道光年間, 英國商人每年向中國傾銷近兩千噸鴉片, 不僅清政府每年流失白銀三千萬兩(1), 更使無數中國人淪落為“東亞病夫”。 為此, 道光皇帝被迫下詔, 命湖廣總督林則徐為欽差大臣, 前往廣東禁煙。 由於林則徐的虎門銷煙, 英帝國最後對華宣戰, 迫使中國打開國門, 因而揭開了中國現代史的序幕。

隨著大清帝國在兩次鴉片戰爭中的失敗, 鴉片堂而皇之地在中國大江南北城鄉售賣, “合法”的鴉片煙館比比皆是。

客家人也多有抽鴉片者, 而且這種惡習愈演愈烈。 因為吸食鴉片而變賣土地、田產者, 幾乎見之於每一個村鎮。 直到抗日戰爭時期,

客家地區仍有不少鴉片鬼, 有祖業的賣田賣屋, 沒祖業的賣兒賣女, 為的不過是那“吊命”的一口、兩口。 尤其在東江地區, 即便是東江縱隊經常活躍的地方, 大大小小的“鴉片鬼”也還是層出不窮。 為此, 惠陽籍戰士葉楚青編寫了一首“尾駁尾”式的客家山歌《戒鴉片歌》, 它針砭時弊, 通俗易懂, 很受歡迎, 廣泛流行於惠州、東莞、寶安(今深圳)等地。 山歌以夫妻對唱形式唱道:

男:今晚的確系(是)慘哉, 那只衰貨欺侮涯(我), 擺好片煙檔, 丟盆擲缽惡豺豺(惡狠狠), 惡過陰間閻王差。

女:閻王差, 沒惹死佬(死屍)咁(那麼)衰排, 一年三百六十日, 遊手好閒拖爛鞋, 三渣煙屎過日搓。

男:過日搓, 愚(你)好像一隻霸巷雞, 煙燈煙檔被愚打爛, 又敢打灑我五錢泥(鴉片煙土),

愚話今晚辛苦樣般(怎樣)捱。

女:樣般捱, 愚死開一碌(一截)唔曾(尚未)埋, 叔婆底褲愚都愛, 別人雞, 偷來賣, 斷斷都冇賴錯愚。

男:賴錯愚, 陰欺陰設鬼打愚, 紅布冇(沒有)拿過人一塊, 雞毛也冇摘過人一皮, 冤枉好人真慘淒。

女:真慘淒, 吸煙害處愚愛(要)知, 浪子回頭金不換, 決心把煙戒掉佢(它), 做個中華好男兒。

鴉片曾使一個大清帝國迅速崩潰, 曾使一個泱泱民族淪為“東亞病夫”, 曾使無數客家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今天, 鴉片的升級產品海洛因、冰毒等, 也不斷在亡命之徒的組織下, 滲透到客家地區。 遠離毒品, 切莫再成為“鴉片鬼”, 乃客家青少年之義務和責任。 切記生命只有一次, 健康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1)據史料記載, 西元1820年,

清政府一年的財稅收入約爲4000萬兩白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