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格瓦拉死後 他的後代都怎樣了 有醫生有高官 從不享受特權!

說起切·格瓦拉, 人們對他的評價目前來看顯得非常極端, 要麼是解放者要麼是劊子手。

喜歡他的人, 認為格瓦拉是一個純粹的馬克思主義者,

雪茄、摩托車, 對革命的激情, 構成了他超凡的魅力。 古巴前領導人卡斯楚在格瓦斯犧牲後, 特意為他舉行了三天國悼, 他當眾說:“如果要說我們希望孩子們成為什麼樣的人, 我們想要他們像格瓦拉一樣。 ”

不管格瓦拉本人願不願意, 在他死後, 格瓦拉成了自由世界的代言人, 他的放浪不羈征服了全世界的眾多年輕人, “激情”“理想主義”“永不懈怠”的進取成為貼在他身上的符號。 年輕人對他的崇拜, 甚至到了他的一縷頭髮、一張遺體照能賣到十萬美元。

對於不喜歡他的人來說, 格瓦拉則是一個不切實際, 又殘忍好殺的劊子手。 在他的人生歷程中, 我們也不難找開關于後人抨擊他的證據。

比如關於嗜殺, 在格瓦拉寫給他父親的信中, 他談了自己第一次殺人後的感受, “我真的喜歡殺人。 ”為了能夠滿足他觀看殺人的趣味, 他甚至將自己的辦公室拆掉了一面牆, 以方便自己可以看見刑場行刑的景象。

對於眾說紛紜的看法, 筆者在這邊不加更多的闡述, 因為對於人物的評價有著多元化的價值觀,

每個角度裡看到的歷史人物都是不一樣的。 今天還是和大家分享下關於格瓦拉的家庭。

格瓦拉出生于阿根廷一個貴族家庭裡。 他一生共娶過兩位妻子, 第一位妻子叫伊爾達·加德亞, 是秘魯的一位女革命者,

兩人1953年相識於瓜地馬拉並成婚, 1959年離婚, 唯一的女兒由格瓦拉撫養。

格瓦拉的第二位妻子叫阿萊伊達·馬奇, 是一名大學畢業生, 年輕漂亮, 後來加入了遊擊隊。 1958年, 阿萊伊達·馬奇認識了格瓦拉, 並成為他身邊的助手, 兩人在行軍和戰鬥中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1959年, 格瓦拉和第一任妻子離婚後, 便與阿萊伊達·馬奇結婚。

1965年, 格瓦拉離開了古巴, 阿萊伊達·馬奇便再也沒有和丈夫見過面。 馬奇後來成了古巴切·格瓦拉研究中心的主任, 專門整理和研究有關丈夫格瓦拉的生平和事蹟。 後來馬奇推出了一本名為《魂去來兮》的回憶錄, 講述了她和格瓦拉共度的婚姻生活。

阿萊達是格瓦拉和阿萊伊達·馬奇生下的長女, 在5個子女中, 她長得和格瓦拉最像。 格瓦拉離開古巴時, 她只有4歲, 但父親還是給還是孩提的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阿萊達長大後也學了醫, 現在是兒童醫院的兒科醫生, 尤其擅長過敏症。 多年來, 她像父親一樣, 輾轉於拉美各地, 在尼加拉瓜和安哥拉為貧窮兒童治療。

卡米洛是格瓦拉的長子,早年在蘇聯讀書,回到古巴後曾經擔任漁業部長,後面則淡出政壇,成了一名攝影家,也是古巴切·格瓦拉研究中心的秘書長。2011的時候,卡米洛還攜帶他的作品來中國參加了“古巴先鋒藝術展”。

至於格瓦拉的其餘3個子女,現在還找不到具體的資料表明他們目前是做什麼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現在就是普通人,從事著普通的工作。

正如阿萊達接受採訪時提說到:“我和我的母親,以及幾個兄弟姐妹生活得都很好,很快樂。我們都有各自的工作,沒有享受任何特權,也從來沒想過向誰要求特權。”

卡米洛是格瓦拉的長子,早年在蘇聯讀書,回到古巴後曾經擔任漁業部長,後面則淡出政壇,成了一名攝影家,也是古巴切·格瓦拉研究中心的秘書長。2011的時候,卡米洛還攜帶他的作品來中國參加了“古巴先鋒藝術展”。

至於格瓦拉的其餘3個子女,現在還找不到具體的資料表明他們目前是做什麼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現在就是普通人,從事著普通的工作。

正如阿萊達接受採訪時提說到:“我和我的母親,以及幾個兄弟姐妹生活得都很好,很快樂。我們都有各自的工作,沒有享受任何特權,也從來沒想過向誰要求特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