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日本為何一直不幫助德國夾擊蘇聯?除了諾門檻還忌憚這兩點

日本和俄羅斯雖然同屬亞洲, 但並不是鄰國。 因為地理原因, 兩個在古代也並沒有交集, 但在近代卻摩擦不斷。 晚清的甲午戰爭, 日本貪圖中國的遼東半島, 而俄羅斯則彰顯了一次“正義”, 來了個三國干涉還遼, 日本很鬱悶, 但也沒什麼辦法, 兩國開始互相看不順眼。

​後來的日俄戰爭, 兩國為了在東北獲得更多的利益, 又幹了一架, 日本險勝, 這次吃虧的是俄羅斯。 我們奇怪的是, 在二戰歐洲戰場最焦灼的時候, 德國幾乎就要將蘇聯吃掉, 而遠東的日本並沒有選擇夾擊, 而是坐視不管, 這也導致德國軍隊終於因抵抗不住嚴寒而潰敗。 那日本為什選擇坐山觀虎鬥呢?可能有這三個原因:

​一、不支援德國是兩國事先就商量好的, 兩國早就秘密簽訂好了《蘇日中立條約》。 上面約定好日本不會攻擊蘇聯遠東, 而條件就是蘇聯也不能幫助中國, 可見兩國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日本不得不面對, 日軍一路打來, 都是靠著以戰養戰的戰略方針, 而中國和東南亞都有大量的物資, 俄羅斯苦寒之地啥也沒有, 日本犯不著去惹蘇聯。

二、日本國內矛盾重重。 日本海軍和陸軍素來不和, 戰爭初期, 日本陸軍勢如破竹, 而海軍則一直坐冷板凳。 此時陸軍將領提出要北擊蘇聯, 但海軍再也坐不住了, 他們想要南下掠奪東南亞, 太平洋。

​後來日本內閣還是力挺了海軍, 原因還是因為東南亞資源多, 還有石油。 1941年, 日本偷襲珍珠港, 太平洋戰爭爆發, 開始日本打得還行, 後來就是被美國一頓胖揍, 想必日本人腸子都悔青了。

三、日本被蘇聯打怕了。 日俄戰爭日本就是慘勝, 去要賠款的時候還碰了一鼻子灰。 二戰一開始, 日本就曾用自己的精銳關東軍試探性的進攻蘇聯, 結果更慘, 直接兵敗諾門檻, 陣亡5萬人。

這對日本的打擊很大, 他們意識到這頭北極熊真的不好惹, 還是乖乖的南下。

​當然, 如果日本在蘇聯最困難的時候選擇與德國一起夾擊蘇聯, 勝負還未可知, 只不過歷史並不能假設, 而德日法西斯也必將走向滅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