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清朝第一國都努爾哈赤出生地——赫圖阿拉城

“赫圖阿拉”是滿語, 漢意為橫崗, 即平頂山崗, 位於遼寧省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 赫圖阿拉城建于明萬曆三十一年(西元1603年), 明萬曆四十四年(西元1616年初), 努爾哈赤在這裡稱朕, 建立大金國, 史稱“後金”, 所以被稱為“清王朝第一都城”。 清代關外三京之首(興京——赫圖阿拉故城、東京——遼陽、盛京——瀋陽), 被禦封為“啟運之地”。

1625年, 努爾哈赤出於戰略考慮, 定瀋陽為都城。 清軍入關之後, 赫圖阿拉被稱作興京, 設專職人員守護。

1904年的日俄戰爭中, 沙俄軍隊將古城破壞殆盡, 原有風貌蕩然無存, 現已部分修復。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座山城式都城, 保存最完善的女真族山城。 當年康熙皇帝曾來此東巡祭祖。 赫圖阿拉城由內城和外城組成, 位於城北的“汗宮大衙門”是全城的“心臟”所在。

汗宮大衙門、汗王寢宮

汗宮大衙門(左)、汗王寢宮(右)

汗宮大衙門是當年努爾哈赤登基稱汗的地方, 1616年初, 努爾哈赤在這裡登基稱汗, 定國號為後金, 年號為天命。

汗宮大衙門內景

漢王寢宮內景

薩爾滸大戰 1618年4月13日, 努爾哈赤以“七大恨”焚香告天, 誓師伐明。 第二年(1619年2月), 明朝派八萬兵馬圍攻赫圖阿拉, 當時努爾哈赤僅有6萬兵馬。 努爾哈赤採取“憑爾幾路來, 我只一路去”的戰略, 以少勝多打敗明軍。 之後遷都到界凡城、薩爾滸城, 1621年遷都遼陽, 1625年定都瀋陽, 在這些都城當中赫圖阿拉城被稱為老城。

正白旗衙門

正白旗是八旗中的上三旗之一, 正白旗衙門是正白旗旗主皇太極處理旗內軍政事務的辦公場所。 正白旗衙門內現存正房五間, 是赫圖阿拉城保存較好的原始建築。

罕王井——千軍萬馬飲不幹

罕王井

城內唯一一口飲水井。井深丈餘,井水充盈,俯身可取,清澈見底,清爽甘甜,嚴冬不封,酷暑清涼。被譽為“千軍萬馬飲不幹”的汗王井。

塔克世故居——努爾哈赤出生地

塔克世(努爾哈赤父親)故居,也是努爾哈赤的出生地,1559年努爾哈赤出生於此。整個建築體現滿族民居的特點:“口袋房,萬字炕,煙囪豎在地面上”,滿族三大怪“窗戶紙糊在外,養活孩子吊起來,大姑娘叼煙袋”。

文廟

清太祖努爾哈赤修建的七大廟之一,也叫孔廟,是清代第一座孔廟。當年的文廟規模宏大雄偉壯觀。但已在戰爭中毀掉,現在的文廟是在2002年在原址上按原貌複建的。大成殿內祀至聖先師孔子,配祀複、述、宗、亞四聖及閔、冉等十二先賢。當年,這裡芹澡輝煌,鐘鼓齊唱,香煙燎繞,善男信女拜謁不絕。

農家院——努爾哈赤大舅達格督都府邸

農家小院原是努爾哈赤大舅達格督都府邸,始建于後金初年,雖有400餘年歷史,仍遺存滿族建築風格和原來庭院舊貌。現由喜塔拉氏後裔利用先人故居開闢“滿族農家小院”,以祖傳的滿族膳食,宴八方遊人。在這裡可以邊品嘗滿族風味佳餚,邊聽汗王起兵打天下的故事。

啟運書院

後金時期,努爾哈赤在精通蒙、滿文化的基礎上,設堂聘請浙江紹興人龔正陸及他漢人教師方孝忠、陳國用、陳忠等教其子侄讀書。後取名興京啟運書院,清太宗皇太極、攝政王多爾袞及明末清初諸多的軍事家、政治家都是在這所學府裡學習。

普覺寺(關帝廟)

始建于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後金國初七大廟之一,清代第一座關帝廟,赫圖阿拉故城現存的主要古建築群之一。二進院落,原建築由前至後依次為馬殿(山門)、鐘鼓樓、關帝殿、東西配房(講經堂、廚房、客堂)、佛殿、東西禪堂。

皇家寺廟:地藏寺、顯佑宮

清代遼東地區著名的佛教聖地——地藏寺

清代遼東地區著名的道教宮觀——顯佑宮

文化長廊

包括滿族源流,女真各部統一,努爾哈赤崛起;大清帝國建立,清軍入關,統一全國,明王朝的滅亡。主要展示努爾哈赤一生中的豐功業績和滿族發展的歷史。

滿族老街

滿族老街位於赫圖阿外城東南側,為後金時期周邊地區商賈與建州女真進行集市貿易的場所。集吃、住、行、遊、購、娛為一體的商業步行街。街內兩側牌匾林立,有野山貨,松籽、蘑菇、山梨、山裡紅、榛子、核桃一應俱全,滿族小吃琳琅滿目。

罕王井

城內唯一一口飲水井。井深丈餘,井水充盈,俯身可取,清澈見底,清爽甘甜,嚴冬不封,酷暑清涼。被譽為“千軍萬馬飲不幹”的汗王井。

塔克世故居——努爾哈赤出生地

塔克世(努爾哈赤父親)故居,也是努爾哈赤的出生地,1559年努爾哈赤出生於此。整個建築體現滿族民居的特點:“口袋房,萬字炕,煙囪豎在地面上”,滿族三大怪“窗戶紙糊在外,養活孩子吊起來,大姑娘叼煙袋”。

文廟

清太祖努爾哈赤修建的七大廟之一,也叫孔廟,是清代第一座孔廟。當年的文廟規模宏大雄偉壯觀。但已在戰爭中毀掉,現在的文廟是在2002年在原址上按原貌複建的。大成殿內祀至聖先師孔子,配祀複、述、宗、亞四聖及閔、冉等十二先賢。當年,這裡芹澡輝煌,鐘鼓齊唱,香煙燎繞,善男信女拜謁不絕。

農家院——努爾哈赤大舅達格督都府邸

農家小院原是努爾哈赤大舅達格督都府邸,始建于後金初年,雖有400餘年歷史,仍遺存滿族建築風格和原來庭院舊貌。現由喜塔拉氏後裔利用先人故居開闢“滿族農家小院”,以祖傳的滿族膳食,宴八方遊人。在這裡可以邊品嘗滿族風味佳餚,邊聽汗王起兵打天下的故事。

啟運書院

後金時期,努爾哈赤在精通蒙、滿文化的基礎上,設堂聘請浙江紹興人龔正陸及他漢人教師方孝忠、陳國用、陳忠等教其子侄讀書。後取名興京啟運書院,清太宗皇太極、攝政王多爾袞及明末清初諸多的軍事家、政治家都是在這所學府裡學習。

普覺寺(關帝廟)

始建于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後金國初七大廟之一,清代第一座關帝廟,赫圖阿拉故城現存的主要古建築群之一。二進院落,原建築由前至後依次為馬殿(山門)、鐘鼓樓、關帝殿、東西配房(講經堂、廚房、客堂)、佛殿、東西禪堂。

皇家寺廟:地藏寺、顯佑宮

清代遼東地區著名的佛教聖地——地藏寺

清代遼東地區著名的道教宮觀——顯佑宮

文化長廊

包括滿族源流,女真各部統一,努爾哈赤崛起;大清帝國建立,清軍入關,統一全國,明王朝的滅亡。主要展示努爾哈赤一生中的豐功業績和滿族發展的歷史。

滿族老街

滿族老街位於赫圖阿外城東南側,為後金時期周邊地區商賈與建州女真進行集市貿易的場所。集吃、住、行、遊、購、娛為一體的商業步行街。街內兩側牌匾林立,有野山貨,松籽、蘑菇、山梨、山裡紅、榛子、核桃一應俱全,滿族小吃琳琅滿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