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江門臺山局:“913多項成果!”當微小改善變為一種常態

本網訊 “終於錄完了!”臺山供電局綜合部的李雲坐在電腦前說道。 9月20日, 江門臺山供電局完成2017年度微小改善成果收官。 “從開展微小改善活動以來, 我們收到了臺山局26個單位的、超過900個的成果。 ”李雲雖然神情疲憊, 但是語氣中掩蓋不了碩果累累的喜悅。

據悉, 網公司於2017年7月開展了“精益杯”7S管理勞動競賽, 臺山供電局積極回應此項競賽, 20個基層單位以及其他職能部門, 超過600多個員工參與到該活動中。 截至到目前, 已經有超過900項微小改善成果納入到成果館中, 可謂碩果累累。 在這裡, 員工能自覺發現並提出身邊的不合理現象或者浪費現象,

主動實施改善措施。 可以說微小改善儼然成為了一種新常態工作。

微小改善——改的是效率, 為工作贏得時間

目前10kV接地線的整理普遍都是採用直接把銅線繞在三根操作棒捆綁起來的方法。 這樣的方式不僅需要兩個人配合收放, 收放的時間長, 效率低, 而且容易造成軟銅線展放不順, 引起應力性彎曲, 不易復原, 長期累積會損傷銅導線。 白沙供電所針對這一問題, 創新性地研究出了一種快速收放裝置研究。 採用這種裝置, 10kV接地線快速收放裝置能大大縮短收放所需時間, 由原兩人配合, 平均耗時約4分鐘, 縮短到一人操作, 耗時約50秒, 降低人力成本, 大大提高了效率。 “這樣一來, 到達現場我們就可以直接拿起地線去工作了,

省去了放地線那讓人心煩的時間了!”陳師傅對這種改善給予了肯定。

微小改善——改的是浪費, 為單位減少損失

在供電所的宿舍裡, 很多配置的電熱水器都是比較早期的。 而北陡供電所的管理員則認為:“早期中央熱水器功率大,

如果實行24小時加熱, 無疑給不常用時間段增加電能功耗, 相對來說不環保, 不節能, 要是每個供電所都不注意這一點, 長此以往是一筆巨大的浪費啊!”恰逢微小改善競賽, 北陡供電所便將這種節約的想法付諸於實踐, 為熱水器安裝了定時控制器, 在徵求了所內所有員工的意見後, 合理設置了熱水器加熱時間。 從改善開始至今, 已取得不錯的節約效果。

下階段, 臺山局仍持續大力推進微小改善的活動, 將精益管理的思想落實到工作中的方方面面中去。 “當微小改善變成一種常態以後, 我們需要的是讓這些改善持續創造出應有的價值。 ”綜合部的李雲如是說道。 (卓劍聰 伍嘉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