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諸葛亮也吃軟飯,岳母曾是荊州當時最大豪族!

提到“神機妙算”這個詞我們定能想到一個人, 他讓曹操無數次狼狽不堪, 他讓司馬懿心驚膽戰了大半生, 他一出山就幫助劉備制定了三分天下的政治方針, 他的經天偉略、精彩故事廣為後人傳頌。 如果沒有他, 可能就沒有三國演義了。 這麼重要的人物到底是誰呢?他就小編這篇文章要寫的主角——諸葛亮。

說起諸葛亮, 我們通過影視劇作能聯想起很多很多有趣的故事, 比如說三顧茅廬、空城計、草船借箭、火燒赤壁、七擒孟獲等等, 當然有些是歷史事實, 有些只是虛構的。 不過無論怎麼樣, 都不能影響諸葛亮在老百姓心中英明神武的光輝形象。 那麼真實的諸葛亮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我們一起走進這位曠世奇才的激蕩人生。

諸葛亮, 字孔明, 出生于東漢末期的181年, 家鄉是今山東臨沂這個地方, 當時劃歸徐州地區。 從小家境困難, 而且還非常不幸,

3歲喪母, 8歲喪父, 後被叔叔諸葛玄撫養。 因為自己的家鄉遭受黃巾起義的衝擊, 後又遭遇曹操進攻陶謙的戰亂, 於是諸葛亮跟隨諸葛玄一起投奔到了南方荊州的劉表。 這一年, 諸葛亮大約15歲。 2年後, 唯一照顧自己的親人諸葛玄去世, 諸葛亮無依無靠, 只能在隆中這個地方自力更生, 躬耕遊學, 維持生活。

因為自幼親歷戰亂, 諸葛亮很早就關注國家命運, 有以天下為懷的胸襟, 樹立起改變現狀的志向抱負。 在隆中時, 常自比管仲、樂毅。 和石廣元、徐元直、孟公威遊學, 他說這三個人做官可以做到刺史郡守, 而問及他自己的志向, 卻笑而不答。 當孟公威思歸鄉里時, 諸葛亮便說:“遨遊何必故鄉呢?”顯然諸葛亮有更大的志向, 要以天下為己任。 不過一般人對他不屑一顧, 只有徐庶等幾個好友知道他的才能。

當然苦難並沒有讓諸葛亮意志消沉, 反而磨練了他堅韌不拔的毅力, 讓他變得更加自立和成熟。 終於有一天, 諸葛亮的人生開始改變。 因為諸葛亮與當時荊州地區的一些才子名仕比如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等人交往密切,

黃承彥覺得諸葛亮的確是個人才, 於是把自己最有才華的女兒黃月英許配給了諸葛亮。 據說軍備神器木牛流馬和連弩並不是諸葛亮發明的, 而是他的老婆黃月英的傑作。

通過聯姻, 諸葛亮進一步得到了荊州上流圈子的認可。 因為黃月英的母親即諸葛亮的岳母是當時荊州最大豪族蔡諷的女兒, 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和劉表都是蔡諷的女婿, 而蔡諷的兒子是蔡瑁也是劉表的屬下, 也就是說, 劉表是諸葛亮妻子的姨夫, 蔡瑁是諸葛亮妻子的舅舅。 從此, 諸葛亮便踏上了人生的快車道。

諸葛亮27歲時, 劉備正依附于劉表, 屯兵在新野這個地方。 求賢若渴的劉備到處尋訪高人,

正好遇到與諸葛亮有很好交情的荊州名仕司馬徽。 司馬徽向劉備大力推薦了諸葛亮。 後來好友徐庶也向劉備強烈推薦諸葛亮。 劉備想來想去, 諸葛亮竟然有這麼多名人推薦, 必定是個奇才。 於是聽從了徐庶的建議, 決定親自去拜訪諸葛亮。 然後才有了後來流傳千古的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

劉備第三次拜訪諸葛亮時,諸葛亮覺得這位主公確實有誠意,於是決定出山。然後認認真真地向劉備陳說了三分天下的戰略計策,分析了“曹操不可取、孫權可作援”的形勢;又詳述了荊、益二州的州牧懦弱,有機可乘,而且只有擁有此二州才可爭勝天下;更向劉備講述了攻打中原的戰略規劃。諸葛亮的一番論述,後世稱之為《隆中對》。劉備聽後大為讚賞,力邀諸葛亮相助,於是諸葛亮便當了劉備的謀士,後面發生的一些列傳奇故事大家耳熟能詳了,就不一一說了。

劉備第三次拜訪諸葛亮時,諸葛亮覺得這位主公確實有誠意,於是決定出山。然後認認真真地向劉備陳說了三分天下的戰略計策,分析了“曹操不可取、孫權可作援”的形勢;又詳述了荊、益二州的州牧懦弱,有機可乘,而且只有擁有此二州才可爭勝天下;更向劉備講述了攻打中原的戰略規劃。諸葛亮的一番論述,後世稱之為《隆中對》。劉備聽後大為讚賞,力邀諸葛亮相助,於是諸葛亮便當了劉備的謀士,後面發生的一些列傳奇故事大家耳熟能詳了,就不一一說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