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稱霸歐亞兩洲的成吉思汗不敢進攻此地,如今中國卻對此地嗤之以鼻

前言:成吉思汗是古蒙古歷史上一位偉大的首領, 在他的領導下蒙古走向了統一。 揚言從日出之地征服到日落之地的成吉思汗, 更是建立了橫跨歐亞兩州的大帝國, 所到之處, 人們無不俯首稱臣。 但有這麼一個地方, 成吉思汗去過一次後, 不但吃了敗仗, 就再也沒有敢再去過, 這是哪呢?

據《元史·耶律楚材》記載, 成吉思汗率領部隊進攻此地的時候, 遙見遠處的一條河, 水汽磅礴, 日光彌漫。 因為長時間的趕路, 將士們都口渴了, 紛紛下馬飲水。 誰知那河中的水, 剛入口就如同沸騰一般, 根本不能下嚥。 饑渴的處境加上思鄉之情, 將士們無不哀聲怨氣, 恨不得快馬加鞭返回故鄉。

正當成吉思汗以及眾將士一籌莫展的時候, 忽然河水中傳出來一身巨大的叫聲, 放眼望去, 平靜的河水中不知何時突出一個大怪獸。 成吉思汗下令用弓箭射殺, 可是怪物卻發出像人一樣的聲音“汝主早還”。 耶律楚材立即阻止弓箭手, 對成吉思汗說這頭怪獸的名字叫甪端, 它的出現, 實在告訴成吉思汗是時候班師回朝了。

於是成吉思汗順應天意, 停止前進, 立刻率軍返回蒙古國。 但此地到底是哪裡呢, 據史料記載, 當時北方的蒙古軍隊進攻到俄國的時候, 成吉思汗率領的部隊剛好進攻到印度河流域, 所以此地應該為如今的印度, 那麼元朝歷史所記載的似乎就說得通了。

蒙古人處於寒冷的北溫帶, 而印度則處於酷熱的亞熱帶, 所以蒙古人普遍的特點就是不耐高溫。

印度河經過長時間的日光曝曬, 河水溫度升高, 蒙古將士不適應, 但應該也沒有燙嘴的程度吧。

印度河

河中的怪獸, 則更可能是在印度數量龐大的大象, 至於史書中的話, 肯定是瞎編的, 也有可能是遮掩蒙古軍戰敗的歷史。

當時印度的大象很多, 不僅可以勞作,

人們還訓練大象組織成軍隊禦敵。 蒙古兵第一次見到大象就傻眼了, 馬更是受了驚, 就更別提打仗了, 估計當時成吉思汗吃了虧才回去的。

後來成吉思汗的後代帖木兒決定完成成吉思汗沒有完成的任務, 排除眾議進攻印度, 發兵三萬浩浩蕩蕩地渡過了印度河。 隨後又親自率兵十萬, 準備一戰成名。

當時印度派出了120頭大象作戰,每個大象身上還有一個鼓樓,承載著十多名印度弓箭手。大象在馬群中行進自如,弓箭手更是肆無忌怠地放箭,蒙古軍對此毫無辦法,死傷不少。吃一塹,長一智,後來帖木兒準備了很多駱駝,背上馱上乾柴,點燃後向印度象群沖去。

沒有人知道當初倘若成吉思強行攻進了印度,歷史將會怎麼續寫,但最後正是因為成吉思汗的撤軍,保住了蒙古軍的主要力量,大元王朝也最終得以屹立於東方。

當時印度派出了120頭大象作戰,每個大象身上還有一個鼓樓,承載著十多名印度弓箭手。大象在馬群中行進自如,弓箭手更是肆無忌怠地放箭,蒙古軍對此毫無辦法,死傷不少。吃一塹,長一智,後來帖木兒準備了很多駱駝,背上馱上乾柴,點燃後向印度象群沖去。

沒有人知道當初倘若成吉思強行攻進了印度,歷史將會怎麼續寫,但最後正是因為成吉思汗的撤軍,保住了蒙古軍的主要力量,大元王朝也最終得以屹立於東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