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趣聞:宋太祖趙匡胤有沒有打掉大臣的門牙

最近有個故事很火:說是張靄因公務妨礙宋太祖趙匡胤取樂, 竟被趙打落了兩顆門牙。 因為這個故事蘊含著 “無形史官”立於是天地之間的深刻內涵, 境內外各大媒體競相刊載。

廣為流傳的故事, 是這樣說的——

宋太祖趙匡胤在奪取了天下之後, 不知不覺中也染上了放逸的毛病。 而宋太祖手下有個大臣叫張靄, 性格剛直倔強, 經常直言勸諫皇上, 有時還把皇上弄得下不來台。

有一次, 宋太祖正在後花園中與宮女們用彈弓子打鳥取樂, 外面張靄急切地求見。 等到張靄彙報完事情, 宋太祖一臉的不高興:“原來你要彙報的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就攪了我的雅興!以後遇到這樣的小事就不要打擾朕!”張靄也不客氣, 答道:“再小的事情也是國家大事, 也比您用彈弓打鳥重要!”

網路配圖

這一下真的把宋太祖惹火了, 他倒舉起一把斧頭, 抬手用斧柄就朝張靄臉上打去,

一下子就打落了張靄的兩顆門牙。 張靄蹲下來, 一手捂著流血的嘴, 一手慢慢地在地上去揀被打落的兩顆牙。

宋太祖憤怒地問道:“難道你還要以此為物證, 來訴訟朕嗎?!”張靄答道:“臣怎麼敢訴訟陛下呢?但自有史官將此事寫進史書中去!”

宋太祖一聽如夢初醒, 知道自己錯了, 慌忙向張靄賠禮道歉……

——其實, 這個歷史故事純屬張冠李戴!

張靄, 字伯雲, 福建崇安人。 初仕周為靳州刺史, 建隆中除侍御史。

歷史上的張靄, 確實是個有故事的人。 據《八閩通志》記載:太祖(郭威)方彈雀後苑, 靄亟請入奏事。 及見所奏乃常事, 太祖怒, 靄曰:“臣以為尚急於彈雀。 ”太祖色愈厲, 引斧柄撞其口, 墜兩齒, 靄徐拾之。 太祖曰:“欲訟朕耶?”靄曰:“臣不能訟陛下,

自有史官書之耳。 ”出為河中府判官。 太宗立, 召還, 眷寵尤渥, 多密啟禆贊, 官至左司員外郎。 其子張嶠字景山, 隱居武夷。 南唐主惡靄仕周, 執嶠赴江南。 後歸宋, 通判歙州。 南唐盧絳入境, 與守臣龔慎儀死守。 宋太宗朝, 拜禦史中丞。

《八閩通志》的記載有失誤?沒有!但《八閩通志》中的“太祖”,

不是宋太祖趙匡胤, 而是周太祖郭威!

後周太祖郭威(904-954), 邢州堯山(今河北隆堯)人, 五代時期後周王朝建立者, 951年—954年在位。 曾為後漢的鄴都留守, 後漢隱帝嫌“厭為大臣所制”, 派人前往鄴都去謀殺郭威, 以激起了郭威叛變。 950年冬郭威發兵南向, 攻入開封, 推翻了後漢王朝, 951年2月13日, 即位建元, 國號周, 史稱後周。 他生性節儉、虛心納諫、改革弊政, 使北方地區的經濟, 政治形勢漸漸趨向好轉。

宋太祖趙匡胤(927-976), 字元朗, 祖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 生於洛陽夾馬營(今河南省洛陽市瀍河回族區東關)。 趙匡胤於後漢隱帝時投奔郭威, 其後郭威廢漢建周, 得任東西班行首, 始入宦途。

後周顯德六年(959年), 後周世宗柴榮於北征回京後不久駕崩, 逝世前任命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 掌管殿前禁軍。 次年(960年)元月初一, 北漢及契丹聯兵犯邊, 趙匡胤受命往禦。 初三夜晚, 大軍於京城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東北二十公里的陳橋驛(今河南省封丘縣陳橋鎮)發生嘩變, 將士於隔日清晨擁立趙匡胤為帝, 史稱“陳橋兵變”。大軍隨即回師京城,後周恭帝柴宗訓禪位,趙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國號“宋”。 趙匡胤在位期間,解決了自唐朝中葉以來藩鎮割據的局面,致力於統一全國,但事未成而逝世。

歷史上的這兩位“太祖”,算是有所作為的。但後周太祖郭威,明顯是宋太祖趙匡胤的“領導”,兩人也整整相差了一輩!

史稱“陳橋兵變”。大軍隨即回師京城,後周恭帝柴宗訓禪位,趙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國號“宋”。 趙匡胤在位期間,解決了自唐朝中葉以來藩鎮割據的局面,致力於統一全國,但事未成而逝世。

歷史上的這兩位“太祖”,算是有所作為的。但後周太祖郭威,明顯是宋太祖趙匡胤的“領導”,兩人也整整相差了一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