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身體寒氣重,全因脾不暖!

1, 四肢發涼。 這是脾胃虛寒, 中陽不足所致。 有些看官可能會問, 腎陽不是能溫煦全身嗎?這會兒怎麼又聊到脾陽了呢?您別忘了, 腎為先天之本, 脾乃後天之本。 後天氣血的旺盛與否, 很大程度上依賴脾胃之陽。 同時, 脾胃之陽不足, 就不能濡養先天之腎陽。 因此, 中陽不足, 我們必然四肢寒涼。

2, 脾胃之陽不足, 則腹中疼痛。 寒為陰邪, 主凝滯, 血遇寒則凝, 不通則痛。 所以, 我們常常會因此感覺腹中作痛, 總喜歡用手按, 或者用暖水袋來溫著才算舒服。

3, 腹瀉。 脾胃之陽不足, 則脾失升清, 胃失降濁。 這氣機一亂, 就必然導致食欲下降、欲嘔、腹瀉。

4, 出血。 脾主統血。 一身血液之所以能周流正常, 全靠脾的收攝作用。 如今, 脾虛不能攝血, 因此我們就容易出血, 比如婦女的崩漏, 以及常人便血等等, 都和脾虛有關係。 當然, 這個時候的血, 顏色多暗淡, 質地多清稀。

5, 心胸疼痛。 脾胃之陽不足, 使得陰寒內積, 一旦上乘, 必然影響胸陽。 胸陽不振, 則心慌氣短、胸痹心痛。 也就是說, 有許多心臟病, 和脾胃虛寒有關係。

6, 咳嗽多痰。 脾屬土, 肺屬金。 土能生金。 如今脾陽不振, 必然導致肺氣宣降失常, 由於脾虛所致的痰濕上犯於肺, 就形成了咳喘、多痰之症。 所以說, 不少呼吸系統疾病, 和脾胃虛寒有關係。

脾胃坐鎮中州, 為孤髒, 孕育四肢百骸, 培生一身氣血。 一旦它出了問題,

我們的身體就會有大麻煩。 那麼, 到底是什麼引發我們脾胃虛寒的呢?不規律不科學的飲食, 過吃寒涼的食物, 外感寒邪, 久病而損傷脾胃等, 都會造成這樣的麻煩。 人參、乾薑、炙甘草、白術各9克, 水煎服即可。

首先, 我們的脾胃太寒了, 自然要去溫暖它。 用什麼溫暖呢?用乾薑。 當然, 之所以選擇乾薑, 可不是草率決定。 中醫裡面早就有“寒濕所勝, 平以辛熱”這句話。 也就是說, 要想去掉寒濕之氣, 我們就用味辛性熱的藥物。 這乾薑, 大辛大熱, “去臟腑沉寒”, 恰好符合我們的要求。 接下來, 我們給乾薑配了一個助手, 這就是人參。 為什麼選擇人參呢?這裡也是有學問的。 人參性味甘溫, 能健脾益氣。 這一個甘溫, 一個益氣, 是十分厲害的兩個功能。

原來, 中醫早就有“脾欲緩, 急食甘以緩之”的說法。 同時, 中醫也有“形不足者, 溫之以氣”的說法。 這就說明, 人參的味甘和益氣之能, 是十分符合健養脾胃的要求的。 這就難怪《別錄》說它可以“療腸胃中冷”了。 接下來, 脾氣一虛, 必然生濕。 這個時候, 我們要燥濕。 用誰?用白術。 白術性味苦溫, 能燥濕, 能暖脾, 能幫助脾胃恢復運化之能, 所以也要邀請他來幫忙助陣。

最後, 我們用一味甘草。 甘草在這裡, 除了調和藥性之外, 還能配合人參、白術來健脾益氣, 同時能止痛。

就這樣, 四味藥簡簡單單, 直中病機, 把脾胃虛寒這件事解決了個乾乾淨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