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大難題!孕中感冒到底能不能吃藥?

懷孕後到底能不能吃藥?懷胎十月, 一不小心就容易生病。 選擇硬抗還是吃藥?成為了困擾眾多孕媽的一大難題。 有些孕媽擔心藥物會影響胎兒寶寶的發育, 不管大病小病通通一個對策——扛過去;有些孕媽盲目選擇藥類反倒弄巧成拙。

其實, 孕期患病該吃藥還得吃藥, 但需要理性和謹慎。 注意以下幾點, 孕期合理用藥, 才能更好的保護寶寶哦~

第一、懷孕周數不同對胎兒的影響不同

從上圖我們可以瞭解到:孕早期4-10周, 是腹中胎兒器官形成和發育的重要時期, 這個時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 各種藥物很可能成為致畸因素, 導致寶寶的器官發育異常和畸形。

所以這一時期最好不要吃藥。 真的生病了一定要去醫院, 遵醫囑治療。

第二、這幾類藥品要注意:

(一)抗生素

在懷孕期間, 青黴素和頭孢這兩類抗生素是相對安全的, 在醫生的指導下, 孕媽可以適量使用,

但是不能濫用;如果孕媽對這兩類抗生素過敏, 克林黴素和阿奇黴素也是孕期相對安全的抗生素。 除此之外的其他抗生素, 例如四環黴素類抗生素(包括多西環素等)會導致胎兒牙齒變色,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包括鏈黴素、阿米卡星等)損害胎兒聽力神經, 都應當避免在孕期使用。

(二)鎮靜劑

孕早期很多孕媽都會出現噁心、嘔吐、失眠等妊娠反應, 有些孕媽會考慮服用鎮靜劑來緩解不適, 但是鎮靜劑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抗血管生成”的作用, 會抑制胎兒血管的生長, 導致胎兒畸形。

(三)治痤瘡藥品

懷孕後, 隨著內分泌的變化, 很多孕媽臉上會出現痤瘡, 雖然使用痤瘡膏等藥物可以“消滅”痤瘡, 但被胎兒吸收後,

會導致胎兒寶寶面部異常、心臟缺陷和腦畸形。

(四)抗組胺藥品

在抗過敏藥物中, 最常見的就是抗組胺藥物, 這類藥物對胎兒寶寶有致畸作用, 特別是在孕早期, 對胎兒傷害很大。

(五)某些中藥

懷孕後, 服用中藥是相對安全的, 但是切記不可擅自給自己“開藥方”, 以下幾類中藥就是孕媽們絕對不能碰的哦!

1.活血破氣類

如桃仁、紅花、三棱、益母草、牛膝、水蛭等。 因血活可使血液迴圈加速, 迫血隨氣行, 氣亂則無力固胎。

2.滑利攻下類

如滑石、冬葵子、甘遂、巴豆、牽牛子、木通等。 此類藥物多具瀉下通府、通利小便等作用, 有傷陰耗氣之弊。 陰傷則胎失所養, 氣耗則胎失固攝, 易致胎兒下墜。

3.大辛大熱類

如附子、肉桂、川烏、草烏等。 這些藥物辛熱而燥,

辛熱走竄迫血妄行, 燥能傷津, 對胎兒極為不利, 且多具不同程度的毒性, 有墮胎之害。

4.芳香滲透類

如麝香、草果、丁香、降香等, 此類藥物辛溫, 有疏通氣機之效, 氣行則血行, 以致迫胎外出。

第三、孕期用藥的原則

對於不具備醫藥知識的孕婦, 在家庭內自選藥物是很難把握的, 因此孕婦用藥必須要有醫生的指導, 如果就醫的時候已經懷孕, 或懷疑自己懷孕了, 一定要提醒醫生, 讓醫生選擇更安全的用藥。 最重要的是, 當孕婦發生任何異常反應時, 應當儘快與醫生或藥劑師聯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