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中國恒瑞助力國內首款碳纖維純電動跑車前途K50實現輕量化

隨著迫在眉睫的節能減排政策對傳統及新興汽車市場的影響, 輕量化概念在汽車業內已變得炙手可熱, 不少造車新勢力和傳統車企已經把優化車型結構設計, 採用輕質材料, 改良製造工藝緊鑼密鼓地提上了開發日程。

作為其中的先行者, 國內首款大面積使用新型碳纖維複合材料的純電動跑車前途K50在籌備的各項工作上全面領跑於國內其它同類車款。 而中國恒瑞有限公司作為該車型複合材料重要技術合作夥伴以及主要碳纖維零部件製造供應商, 已於日前完成了首批樣件的交付,

雙方正全力配合, 蓄勢待發, 在電動新能源汽車的無邊藍海“攻城掠地”。

琴瑟合鳴, 好馬還需配好鞍

前途汽車董事長陸群一直強調前途要造一輛好車, 而他本人“汽車工程師”身份的出身更決定了前途在挑選供應商時對技術有著更嚴苛的要求。 而縱觀國內複合材料領域, 同時兼具達到國際一流水準研發能力以及大批量產能力的供應商屈指可數。 欲成其事, 必先利其器。 恒瑞和前途的合作可以說是琴瑟和鳴, 一拍即合。

前途K50展示樣車

眾所周知, 碳纖維複合材料是一種輕質高強材料, 其各向異性的特點決定了它優異的可設計性。 產品設計研發階段是決定產品品質的基礎, 是一切性能可實現的前提, 中國恒瑞從選材階段開始,

在材料鋪覆性分析, 鋪層裁切圖設計, 零件物理變形CAE模擬分析, 鋪層優化建議等階段都以專業的知識出發, 以客戶需求為主導的目標, 提供最貼合客戶需求的解決方案。 同時雙方在專案的推進中還進行了許多積極嘗試, 比如在前期工藝的選擇上, 中國恒瑞技術團隊提供了多種方案的比較分析, 意在為前途提供最適合樣件生產和批量化生產的工藝路線, 同時兼顧設計、性能和要求和成本的控制。 團隊也非常重視產品交付的時間和品質, 積極解決問題, 追求細節完善。

圖為中國恒瑞研發人員對行李箱後蓋進行鋪覆性分析, 設計裁切方案

中國恒瑞作為亞洲領先的複合材料綜合方案提供商, 除了擁有西班牙獨家引進的代表全球領先水準的RMCP(快速多孔注入)量產技術和設備, 還在技術軟實力上也遙遙領先, 位於西班牙赫雷斯, 德國卡爾斯魯厄, 中國常熟的研發團隊緊密配合, 同時設備等資源方面積極升級, 已增投了預成型進口試驗壓機等試驗設備及生產設備,

包括五軸加工中心也將在明年一季度到位。 此外, 中國恒瑞與歐洲最大的應用科學研究機構-弗勞恩霍夫協會下直屬的弗勞恩霍夫化學研究院合力打造的國內首個以汽車輕量化為主要研究方向的ACTC(先進複合材料技術中心)也將於2018年落成, 將集中最先進的複合材料研發設備和技術, 引進世界水準的技術人才, 全力服務中國企業, 推動汽車輕量化專案的落地。

敢為天下先, 接軌先進製造

前途K50電動車碳纖維零部件應用涵蓋了汽車頂蓋, 車門, 機蓋, 翼子板, 保險杠裝飾板等所有外覆蓋件, 共計29個零部件, 在國內開創了車身大範圍複合材料應用的先河。 近幾年, 寶馬, 保時捷, 雪佛蘭等汽車使用碳纖維已不新鮮,

並且都已經進入了量產階段。 相比之下, 國內對碳纖維應用的嘗試則顯得相對滯後和保守。 K50作為國內第一款量產碳纖維車型, 採用全鋁合金車身框架以及碳纖維車身覆蓋件, 車輛搭載自主研發的整車控制管理系統(VCU)、可再充電能量儲存系統(RESS)和應用複合材料的整車輕量化三大核心技術, 處於國際領先水準。 如此大規模製造和應用碳纖維於新能源汽車, 在國際同比也具有相當的超前性。 前途的K50是中國汽車製造接軌國際水準真正的開始。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恒瑞是亞洲唯一擁有歐洲獨家授權複合材料快速批量製造專利快速多孔注入自動化成型技術, 該技術是目前國際上最為先進的複合材料成型技術, 能保證產品品質的一致性,將為項目進入爬坡階段提供有利條件。

前途K50全碳纖維前引擎蓋

碳纖維零部件模具

傳統材料革新必須循序漸進

不論是鋼,鋁等傳統材料,還是石墨烯,陶瓷,植物纖維等新興材料,在不斷強調性能優化的過程中,都會有產生相應的問題,因而單一材料一統天下的局面已經退潮,而將來工業材料會趨向于複合化。

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則是新興材料中最具潛力的材料之一,根據國內某諮詢公司發佈的研究報告,未來幾年我國碳纖維需求量將進入快速增長期,預計到2020年國內碳纖維的需求將達25,000噸,年均增長速率約15.5%。而工業領域的需求上升將更為突出。目前,傳統車用材料的應用已更加靈活,碳纖維複合材料底盤,電池包,A,B柱等嘗試在國內也屢見不鮮,但談到推動複合材料工業級應用,前途K50跑車可謂是原型開創者。中國恒瑞專注碳纖維成品研發製造,並且具備快速量產能力,能最大限度地還原設計初衷,服務於汽車行業。

圖為中國恒瑞製作的K50碳纖維行李箱蓋

傳統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傳統鋼鎂鋁等材料以及新型複合材料,兩者絕非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宿敵”,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必將共生共存。真正將新舊材料依據特性物以致用,前途K50的實踐對汽車行業的轉型將是濃墨重彩的具有實踐意義的一筆,中國恒瑞和前途的合作可以說是中國的傳統汽車向新能源汽車領域試水,國內領先供應商和敢為天下先的實幹型造車企業的一次積極的嘗試,為同行們提供了具有寶貴價值的參考經驗。

能保證產品品質的一致性,將為項目進入爬坡階段提供有利條件。

前途K50全碳纖維前引擎蓋

碳纖維零部件模具

傳統材料革新必須循序漸進

不論是鋼,鋁等傳統材料,還是石墨烯,陶瓷,植物纖維等新興材料,在不斷強調性能優化的過程中,都會有產生相應的問題,因而單一材料一統天下的局面已經退潮,而將來工業材料會趨向于複合化。

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則是新興材料中最具潛力的材料之一,根據國內某諮詢公司發佈的研究報告,未來幾年我國碳纖維需求量將進入快速增長期,預計到2020年國內碳纖維的需求將達25,000噸,年均增長速率約15.5%。而工業領域的需求上升將更為突出。目前,傳統車用材料的應用已更加靈活,碳纖維複合材料底盤,電池包,A,B柱等嘗試在國內也屢見不鮮,但談到推動複合材料工業級應用,前途K50跑車可謂是原型開創者。中國恒瑞專注碳纖維成品研發製造,並且具備快速量產能力,能最大限度地還原設計初衷,服務於汽車行業。

圖為中國恒瑞製作的K50碳纖維行李箱蓋

傳統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傳統鋼鎂鋁等材料以及新型複合材料,兩者絕非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宿敵”,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必將共生共存。真正將新舊材料依據特性物以致用,前途K50的實踐對汽車行業的轉型將是濃墨重彩的具有實踐意義的一筆,中國恒瑞和前途的合作可以說是中國的傳統汽車向新能源汽車領域試水,國內領先供應商和敢為天下先的實幹型造車企業的一次積極的嘗試,為同行們提供了具有寶貴價值的參考經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