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元朝中興之帝遭侍衛刺殺,朱元璋歎息:他若不死,元朝怎會亡國!

元英宗的新政使得元朝國勢大有起色, 但新政卻觸及到了蒙古保守貴族的利益, 引起了他們的不滿, 而且英宗下令清除朝中鐵木迭兒的勢力, 隨著清理的擴大化, 鐵木迭兒的義子鐵失在至治三年八月初四(1323年9月4日)趁著英宗從上都避暑結束南返大都途中, 以阿速衛兵為外應, 先殺拜柱, 鐵失手弑英宗於臥床之上, 史稱“南坡之變”。

至治二年(1322年)八月二十五日, 鐵木迭兒去世。 九月二十二日, 太皇太后答己去世。 英宗真正掌握了大權。 十月二十五日, 英宗升任拜住為中書右丞相(元代尚右), 並決定不再設左丞相, 以示尊榮。 英宗、拜住著手革除弊政, 推行新政。

英宗新政的主要內容有減輕賦役, 重農抑商, 裁減冗官, 啟用儒臣等。 同月, 還下令裁減世祖以後設置的冗官。 又如至治三年(1323年)正月, 啟用前樞密副使吳元, 王約等人, 讓他們參加中書省的決策, 並根據拜住的建議,

啟用了一批有德老儒。 同月, 還將趙世延釋放出獄。 二月, 頒行《大元通制》, 統一了法令規章。 四月, 實行助役法。 派使節考察各地稅籍, 劃出若干畝田地, 讓應該服役的人輪流耕種。 然後再用這些田地的收成作為雇人服役的費用。

英宗在實行新政的時候處理了鐵木迭兒專權亂政的罪行,

卻沒有很好地清理鐵木迭兒的黨羽, 導致了後來的政變。 先是在至治二年(1322年)十二月, 英宗下令處死鐵木迭兒之子、宣徽院使八思吉思, 罪狀是貪贓枉法。

接著, 在至治三年(1323年)六月, 下詔追奪鐵木迭兒一切官爵, 抄沒家產, 並將其罪狀公佈於大下。 又以貪贓罪罷免鐵木迭兒之子知院旺丹。 這些舉動使鐵木迭兒餘黨震恐不安, 於是, 鐵木迭兒的義子, 禁衛軍將領鐵失等人陰謀發動政變。

八月初二, 鐵失派人前往土拉去見撫軍漠北的晉王也孫鐵木兒(甘麻刺長子), 告訴他政變計畫, 並說若能成功將擁戴他為帝。 初五, 英宗從上都(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北)起駕南返大都(莫久愚、趙英主編《中國通史圖鑒》, 內蒙古大學出版社, 2001年3月版), 駐蹕離城30裡的南坡。 鐵失等以阿速衛親軍為外應, 發動政變, 入皇帝行帳, 殺害了英宗和拜住等人。 鐵失等當夜馳往大都, 收封省部印信, 遣使奉玉璽至漠北晉王鎮所。 九月, 也孫鐵木兒在漠北即位,

次年改元泰定。 這一事件, 史稱南坡之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