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三國最悲催謀士,幫助曹操平定北方,事成後卻被殘忍殺害

說到三國時期的謀士,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位好的謀士能夠左右一場戰局的走向甚至當時全國形勢的走向, 例如蜀漢的諸葛亮、法正、龐統, 曹魏的郭嘉、賈詡, 東吳的魯肅、陸遜等等, 一位好的謀士, 在當時是所有主公所求之不得的, 哪怕放在自己這裡養著, 不出一計一策, 也不能讓他跑到其他方的陣營去, 由此可見謀士的重要性。

(圖片源自網路)

今天說的這位是一位堪稱“最悲催”的三國謀士, 他就是許攸, 他最初是河北袁紹帳下謀士, 在曹操和袁紹進行“官渡之戰”時, 因為在袁紹帳下不受重用, 轉投曹操方, 向曹操獻出重要計謀, “偷襲烏巢”, 使得袁紹的糧草被燒, 曹操在“官渡之戰”反敗為勝, 以7萬軍隊消滅袁紹70萬大軍。

(圖片源自網路)

然而在“官渡之戰”獲得勝利之後, 許攸因為出言不遜, 被曹操手下武將所殺, 想想若是許攸不選擇投降曹操, 而是選擇繼續在袁紹麾下, 或者投奔其他諸強, 相信情況會大為不同, 同時自身的地位也會提升, 因為曹操手下謀士太多, 不缺許攸這一個, 無法得到充分重視。

(圖片源自網路)

許攸最壞情況留在袁紹身邊, 首先曹操沒了許攸的幫助, 不一定能夠戰勝袁紹, 就算戰勝了袁紹, 也不一定會被曹操殺死, 關鍵是若是許攸在曹操打敗袁紹之後, 歸降於曹操, 氣焰便沒有如此囂張, 就不會因為出言不遜而身死。

(圖片源自網路)

看三國歷史, 領會人生百態, 有時候一些事情, 的確是禍福相依, 不到最後, 難以確定這件事情究竟對個人而言, 是好事還是壞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