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落榜考生抬棺去打仗,與清朝重臣矛盾深,落榜考生後人無一從政

古代有句話叫“學而優則仕”, 也就是說只有通過科舉考試才能取得功名, 才能成朝廷命官。 像範進中舉那般, 很多人為了出人投地, 參加科舉一直到老。 像蒲松齡都考到快七十歲了, 還在科舉路不斷奮鬥。

其實古代通過科舉考試是一條出路, 但並不是絕對的。 清朝末期有個人, 是科舉考試的落榜考生, 可是他一心想當清朝的“公務員”, 屢次參加考試, 屢次落榜。 後來乾脆不考了, 回家務農讀書去。 此人還在自己的房門口寫了一副對聯:“身無半畝, 心憂天下;手持萬卷, 神交古人”。 看來想當“公務員”心還沒死。

俗話說:“時事造英雄”“亂世出英雄”。 當時清朝正鬧太平天國運時, 還說不上天下大亂, 但天下不太平, 朝廷正是用人之際, 有個落榜生通過剿滅太平軍成為朝廷命官。

這個落榜考生才能著實厲害, 他去了淥江書院教書, 被一個封疆大吏所賞識, 一不留神兩人還成了親家。 結交了朝廷命官, 又加之有才, 與是官運就來了。

1852年, 此人40歲的時候, 應好友相勸出山為官, 剛開始做的軍事幕僚,

也就是相當於軍事參謀類工作, 但卻是工作在保大清江山戰鬥第一線。

此人便是清朝末期有名大臣左宗棠。 說了這麼多只是先把左宗棠的簡歷說一下。 左宗棠之所以能成為朝廷命官, 得益於他與太平天國打仗中立了功。 也正是在此期間, 他真正成為朝廷的命官,

而且是慈禧信賴的重臣。

但左宗棠這個人性格直, 他最反感的人就是李鴻章。 因為李鴻章是一個剛性不足, 喜歡折中而且圓滑的人。 這兩種性格的人, 雖然都是湘軍的“戰友”, 但兩人卻格格不入, 矛盾很深。

特別是在海防與塞防的爭論上, 之所以說李鴻章中賣國賊, 主要還是他想放棄疆防, 居然把西北大好河山拱手讓給沙俄和英國, 認為那是不毛之地, 沒必要再守了。 而左宗棠則不然, 他認為西北邊防很重要, 只有穩定西北才能鞏固蒙古, 進而清朝北京才能安全。

為此,慈禧派左宗棠收復失地。60多歲的老頭了,本來享清福的日子,他卻擔起這副費力不討好的作戰任務,如果輸了,大清朝就會把責任壓在左宗棠身上,如果贏了,大不了升個官。但打仗可不是鬧著的玩,那是提著腦袋打,隨時就沒命。所以在左宗棠心裡那是國家大義。

左宗棠打了副棺材抬棺去打仗,他帶著8萬湖湘子弟進入西北不毛之地。左宗棠採取穩進急打方式,最後全部收復失地。

左宗棠最恨李鴻章這樣的主和派,當清軍在鎮南關大勝時,李鴻章居然主動與法國議和。氣得左宗棠罵李鴻章:“對中國而言,十個法國將軍,也比不上一個李鴻章壞事”“李鴻章誤盡蒼生,將落個千古駡名”。左宗棠這句話真說准了,李鴻章還真就落個千古駡名。

後來李鴻章也很生氣,居然參了左宗棠一本,還收拾了左宗棠多名下屬。氣得左宗棠辭職回家了。

左宗棠死後,只有第四個兒子參加清軍,只是做到一個小官,後來甲午戰爭後也辭官回家了。左宗棠的後代多數從醫的,沒有一個從政的。有李鴻章這樣的一個仇人在那裡,左宗棠的後代誰還敢當官。

更多精彩歷史探秘,請關注【泥腿看客】。

為此,慈禧派左宗棠收復失地。60多歲的老頭了,本來享清福的日子,他卻擔起這副費力不討好的作戰任務,如果輸了,大清朝就會把責任壓在左宗棠身上,如果贏了,大不了升個官。但打仗可不是鬧著的玩,那是提著腦袋打,隨時就沒命。所以在左宗棠心裡那是國家大義。

左宗棠打了副棺材抬棺去打仗,他帶著8萬湖湘子弟進入西北不毛之地。左宗棠採取穩進急打方式,最後全部收復失地。

左宗棠最恨李鴻章這樣的主和派,當清軍在鎮南關大勝時,李鴻章居然主動與法國議和。氣得左宗棠罵李鴻章:“對中國而言,十個法國將軍,也比不上一個李鴻章壞事”“李鴻章誤盡蒼生,將落個千古駡名”。左宗棠這句話真說准了,李鴻章還真就落個千古駡名。

後來李鴻章也很生氣,居然參了左宗棠一本,還收拾了左宗棠多名下屬。氣得左宗棠辭職回家了。

左宗棠死後,只有第四個兒子參加清軍,只是做到一個小官,後來甲午戰爭後也辭官回家了。左宗棠的後代多數從醫的,沒有一個從政的。有李鴻章這樣的一個仇人在那裡,左宗棠的後代誰還敢當官。

更多精彩歷史探秘,請關注【泥腿看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