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什麼日本能在日俄戰爭中取得勝利,竟然靠一名特工搞垮了沙俄

在世界電影史上, 有一個著名的電影片段——“奧德薩階梯”, 描寫了一場沙皇軍隊對手無寸鐵的請願群眾的屠殺事件。 在五、六分鐘的時間內, 導演連續用了一百五十多個鏡頭, 反復在屠殺者與被屠殺者之間進行切換, 為觀眾平添了一種憂慮、緊張和恐懼。

奧德薩階梯, 沙俄軍隊屠殺群眾

人們往往從電影敘事手法上去分析這個著名的片段, 卻往往忽略了這場大屠殺背後的真正推手。 而這個推手是一個日本人——明石元二郎。

明石元二郎, 武士世家出身, 自幼喪父, 性情古怪, 智力超常。 如果要排列20世紀最聰明的人, 明石元二郎一定會排進前十名範圍之列。 明石對數位有著異乎尋常的敏感, 他甚至只要觀察一會賭場輪盤開出的結果, 就能夠準確的預算出下一輪輪盤開出的數位。 這簡直是特異功能, 於是美國的很多賭場堅決拒絕明石入場。 三十多年後,

美國的賭場以同樣的方式拒絕過另一個日本人, 他的名字叫山本五十六。 後者曾經誇口, 如果天皇給他時間, 他能夠從美國的賭場中贏回一艘航空母艦。 讓人驚奇的是, 美國的賭場經營者竟然相信山本有此實力。

明石還對語言有著異乎尋常的敏感, 他精通八種語言。 在明治時期的日本, 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要知道, 當時的日本剛剛進入現代, 外語教學基礎完全是一窮二白, 天知道明石通過什麼管道去學會了除掉母語之外的八種語言。

明石還是共產主義運動的最早和最大的資助者, 在明石的朋友名單中, 有兩個著名俄國人, 一個叫弗拉基米爾·伊裡奇·烏裡揚諾夫, 另一個叫列夫·達維多維奇·托洛茨基。

前者的另一個名字叫列林, 領導著名的十月革命, 建立了布爾什維克;後者生前是史達林最大的政治對手, 他的追隨者有一個通俗的名字——託派。 這個託派的名稱導致了蘇聯三十年代蘇聯大清洗運動, 使蘇聯紅軍中的五個元帥被幹掉三個, 1934年的74名蘇共中央委員被幹掉了55個。

那是一個奇怪的時代, 人們害怕戰爭, 無情的戰火摧殘一切, 使國家和人民喪失所有的財富;人們又渴望戰爭, 通過戰爭獲得的利益, 超過了所有人想像, 幾輩子也掙不回來。

1904年, 日俄戰爭爆發前夕, 日本朝野陷入了一場戰與不戰的爭論中。 悲觀者認為, 如果日俄開戰, 無論從綜合國力, 還是從陸海軍的實力去分析, 日本都毫無勝算, 結果只能是徹底喪失日本在朝鮮的既得利益,

國家數十年積累的財富毀於一旦;樂觀者則認為, 此戰將奠定東亞的戰略格局, 日本將一戰而崛起, 成為東亞真正的霸主, 進而為下一步經營滿蒙打開局面。

這就像一個賭局。 面對賭局, 明石元二郎堅定的相信:最後的勝利一定會屬於日本, 為此他向參謀本部申請了一筆100萬日元的經費。 很多人認為明石瘋了, 要知道, 當時的日本陸軍省高級軍官們每月的俸祿也僅僅為100日元。 副參謀長長岡外史決定聽聽這個叫瘋子的計畫。

於是, 時任日本駐俄武官兼日本軍部歐洲情報負責人的明石大佐給長岡外史遞交了一份長長的報告, 其中闡述了一個最基本的論斷:俄國正處在資產階級革命興起的階段,

只要添加一把火, 既能在沙俄內部形成燎原之勢。 即便沙俄軍隊有多麼強大, 只要其內部出現了革命, 最後的勝利一定屬於日本。 在報告結尾, 明石應用了一段《史記·陳丞相列傳》上的原文:大王誠能出捐數萬斤金, 行反間, 間其君臣, 以疑其心, 項王為人意忌信讒, 必內相誅。 漢因舉兵而攻之, 破楚必矣。 ”漢王以為然, 乃出黃金四萬斤, 與陳平, 恣所為, 不問其出入。

明石元二郎,世界上最厲害的特工。

於是,長岡外史真的給了明石300萬日元,並且明確表示,這筆錢不用向軍部報銷,至於怎麼花,明石隨意。

身負鉅款的明石在俄國尋找目標,不久,目標出現了,這個目標就是列林。當時的列林身處日內瓦,身上貼著不受沙皇歡迎的巨大標籤。明石見到列寧後,開門見山的表示,願意資助列寧以及列林所領導的社會主義運動。面對明石的投石問路,列林做出了一個手,吐出了三個“哥屋恩”。面對列林的拒絕,明石微微一笑,他鞠躬後,默默的推到的臺階上,嘴中哼出了一個悠長的蒙古長調。

我們知道,明石是一個天才,鬼才知道他如何那麼嫺熟的駕馭了那麼多的語言。明石的歌聲只能用一般來形容,這也許是唯一的遺憾。但深情的蒙古長調唱罷,列林的眼中竟然滲出了淚水,這是母親時常哼唱的歌,列林不由自主的走出屋子,坐到了明石的身邊。

明石就這樣撥動了共產主義偉人心中最脆弱的那根琴弦。見時機成熟,明石說服列林"你身為韃靼人,推翻號稱民族監獄的羅曼諾夫王朝才是最大的愛國。"

而這只是表面文章,明石是一個大師,他的作用絕不僅僅只要幾起恐怖襲擊。不久之後,量變終於產生質變。電影《戰艦波將金號》完整的記錄了當時的場面:1905年1月9日,停泊在奧德薩港口外的波將金號戰艦上的水兵們,發現給他們做湯吃的肉全是些長滿了蛆的臭肉,於是同軍官們爭吵起來,並以拒絕進餐表示他們的抗議。艦長把全體水兵集合在甲板上,命令懲戒隊向敢於反抗的水兵開槍屠殺。懲戒隊員拒不向自己的弟兄開槍,反動軍官吉列洛夫斯基氣急敗壞,暴跳如雷。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水兵華庫林楚克登上炮塔,振臂一呼,水兵們紛起回應,把那些反動軍官打得落花流水。水兵們佔領了戰艦,升起了革命的紅旗。這標誌著俄國1905年資產階級革命的開始。可是,華庫林楚克卻被窮凶極惡的吉列洛夫斯基開槍打死。華庫林楚克的屍體被運到奧德薩港口。市民們在一片哀戚聲中紛紛前來憑弔,長長的防波堤上擠滿了義憤填膺的人群。奧德薩市民乘著許多小帆船給宣佈起義的戰艦送來大批食品,聲援水兵們的革命行動。正當這革命團結的熱烈氣氛達于高潮的時刻,突然傳來一排排的槍聲,沙皇反動當局的鎮壓開始了。反動軍隊排成整齊的行列沿著通向碼頭的階梯向下走來,朝著無辜的市民不斷開槍射擊。面對這場慘無人道的屠殺,起義的戰艦搖起了威嚴的大炮,向反動軍隊猛烈開火。入夜,一切複歸平靜,不祥的濃霧籠罩著戰艦。黑海艦隊的12艘軍艦被調來鎮壓起義者。起義的沙兵登上甲板,做好一切戰鬥準備,嚴陣以待。雙方逐漸臨近,氣氛驟然緊張起來。忽然一片歡呼聲打破了臨戰前的寂靜:被派來執行鎮壓任務的艦隻上的水兵拒絕向起義的戰艦開炮。戰艦波將金號以威武的姿態穿過12艘軍艦列成的陣勢,離開港口,駛向公海。

但只是一個開始,1905年俄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風潮已經開始,已經形成了不可阻擋之勢。

1月22日,20萬工人在冬宮前集會,遭到殘酷鎮壓,繼而引發全國性的罷工;

2月,在巴庫發生大規模的族裔攻擊事件,接著納希契凡、舒沙、占賈等地也發生規模民族衝突;

2月17日,謝爾蓋·亞曆山德羅維奇大公所乘坐馬車通過克里姆林宮時,遭社會革命党分支黨員伊瓦·卡利亞耶夫近距離投擲硝酸甘油炸彈於車廂內,謝爾蓋大公當場被炸死。

5月1日,波蘭發生罷工,繼而引發與沙皇軍警衝突;

11月26日,黑海艦隊巡洋艦奧恰科夫號兵變,艦隊其他船隻陸續加入,施密特受邀出任叛軍指揮官,叛軍人數最後達8200人;

12月18日,列林領導的布爾什維克黨員發動工人階級進行大規模罷工,繼而與政府武力對抗;

這一切的背後,都站著那個瘦小的日本人——明石元二郎,他像一個催化劑,在沙俄的領土上,把一處處的火星燃燒成熊熊烈火。

日本人說,沒有東鄉平八郎,日本也能殲滅俄國艦隊,沒有乃木希典,旅順口也能被日軍攻佔。但是,沒有這個明石元二郎,日本絕不可能贏得日俄戰爭的勝利。從這個角度,明石一人之作用勝過了整個日本軍隊,而他的成本僅僅是100萬日元,不犧牲一人。

準備衝鋒的日本軍隊。日俄戰爭中,為爭奪203高地,日軍最精銳的第一師團,一天就被打殘

日本曾給中國造成了巨大的災難,但以史為鑒,僅從戰爭角度去分析,日本人其高超的間諜工作值得我們警惕,其做法值得我們去推敲學習。

1905年9月5日,精疲力竭的沙皇俄國終於決定停戰,日俄雙方在朴茨茅斯簽訂和約,俄國承認日本在朝鮮享有政治軍事及經濟上之“卓越利益”,並且不得阻礙或干涉日本對朝鮮的任何措置。俄國將旅順口、大連灣並其附近領土領水之租借權以及有關的其他特權,均移讓與日本政府。俄國將由長春至旅順口之鐵路及一切支線,以及附屬之一切權利、財產和煤礦,均轉讓與日本政府。此外,條約還規定將庫頁島南部和俄國對遼東半島的租借權以及其附近一切島嶼永遠讓與日本。

從此,日本取得了在中國東北的戰略優勢,為九一八事變的爆發埋下了伏筆;而在沙俄,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政黨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他們的革命行動成為12年後的“十月革命”的總預演。

明石元二郎,世界上最厲害的特工。

於是,長岡外史真的給了明石300萬日元,並且明確表示,這筆錢不用向軍部報銷,至於怎麼花,明石隨意。

身負鉅款的明石在俄國尋找目標,不久,目標出現了,這個目標就是列林。當時的列林身處日內瓦,身上貼著不受沙皇歡迎的巨大標籤。明石見到列寧後,開門見山的表示,願意資助列寧以及列林所領導的社會主義運動。面對明石的投石問路,列林做出了一個手,吐出了三個“哥屋恩”。面對列林的拒絕,明石微微一笑,他鞠躬後,默默的推到的臺階上,嘴中哼出了一個悠長的蒙古長調。

我們知道,明石是一個天才,鬼才知道他如何那麼嫺熟的駕馭了那麼多的語言。明石的歌聲只能用一般來形容,這也許是唯一的遺憾。但深情的蒙古長調唱罷,列林的眼中竟然滲出了淚水,這是母親時常哼唱的歌,列林不由自主的走出屋子,坐到了明石的身邊。

明石就這樣撥動了共產主義偉人心中最脆弱的那根琴弦。見時機成熟,明石說服列林"你身為韃靼人,推翻號稱民族監獄的羅曼諾夫王朝才是最大的愛國。"

而這只是表面文章,明石是一個大師,他的作用絕不僅僅只要幾起恐怖襲擊。不久之後,量變終於產生質變。電影《戰艦波將金號》完整的記錄了當時的場面:1905年1月9日,停泊在奧德薩港口外的波將金號戰艦上的水兵們,發現給他們做湯吃的肉全是些長滿了蛆的臭肉,於是同軍官們爭吵起來,並以拒絕進餐表示他們的抗議。艦長把全體水兵集合在甲板上,命令懲戒隊向敢於反抗的水兵開槍屠殺。懲戒隊員拒不向自己的弟兄開槍,反動軍官吉列洛夫斯基氣急敗壞,暴跳如雷。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水兵華庫林楚克登上炮塔,振臂一呼,水兵們紛起回應,把那些反動軍官打得落花流水。水兵們佔領了戰艦,升起了革命的紅旗。這標誌著俄國1905年資產階級革命的開始。可是,華庫林楚克卻被窮凶極惡的吉列洛夫斯基開槍打死。華庫林楚克的屍體被運到奧德薩港口。市民們在一片哀戚聲中紛紛前來憑弔,長長的防波堤上擠滿了義憤填膺的人群。奧德薩市民乘著許多小帆船給宣佈起義的戰艦送來大批食品,聲援水兵們的革命行動。正當這革命團結的熱烈氣氛達于高潮的時刻,突然傳來一排排的槍聲,沙皇反動當局的鎮壓開始了。反動軍隊排成整齊的行列沿著通向碼頭的階梯向下走來,朝著無辜的市民不斷開槍射擊。面對這場慘無人道的屠殺,起義的戰艦搖起了威嚴的大炮,向反動軍隊猛烈開火。入夜,一切複歸平靜,不祥的濃霧籠罩著戰艦。黑海艦隊的12艘軍艦被調來鎮壓起義者。起義的沙兵登上甲板,做好一切戰鬥準備,嚴陣以待。雙方逐漸臨近,氣氛驟然緊張起來。忽然一片歡呼聲打破了臨戰前的寂靜:被派來執行鎮壓任務的艦隻上的水兵拒絕向起義的戰艦開炮。戰艦波將金號以威武的姿態穿過12艘軍艦列成的陣勢,離開港口,駛向公海。

但只是一個開始,1905年俄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風潮已經開始,已經形成了不可阻擋之勢。

1月22日,20萬工人在冬宮前集會,遭到殘酷鎮壓,繼而引發全國性的罷工;

2月,在巴庫發生大規模的族裔攻擊事件,接著納希契凡、舒沙、占賈等地也發生規模民族衝突;

2月17日,謝爾蓋·亞曆山德羅維奇大公所乘坐馬車通過克里姆林宮時,遭社會革命党分支黨員伊瓦·卡利亞耶夫近距離投擲硝酸甘油炸彈於車廂內,謝爾蓋大公當場被炸死。

5月1日,波蘭發生罷工,繼而引發與沙皇軍警衝突;

11月26日,黑海艦隊巡洋艦奧恰科夫號兵變,艦隊其他船隻陸續加入,施密特受邀出任叛軍指揮官,叛軍人數最後達8200人;

12月18日,列林領導的布爾什維克黨員發動工人階級進行大規模罷工,繼而與政府武力對抗;

這一切的背後,都站著那個瘦小的日本人——明石元二郎,他像一個催化劑,在沙俄的領土上,把一處處的火星燃燒成熊熊烈火。

日本人說,沒有東鄉平八郎,日本也能殲滅俄國艦隊,沒有乃木希典,旅順口也能被日軍攻佔。但是,沒有這個明石元二郎,日本絕不可能贏得日俄戰爭的勝利。從這個角度,明石一人之作用勝過了整個日本軍隊,而他的成本僅僅是100萬日元,不犧牲一人。

準備衝鋒的日本軍隊。日俄戰爭中,為爭奪203高地,日軍最精銳的第一師團,一天就被打殘

日本曾給中國造成了巨大的災難,但以史為鑒,僅從戰爭角度去分析,日本人其高超的間諜工作值得我們警惕,其做法值得我們去推敲學習。

1905年9月5日,精疲力竭的沙皇俄國終於決定停戰,日俄雙方在朴茨茅斯簽訂和約,俄國承認日本在朝鮮享有政治軍事及經濟上之“卓越利益”,並且不得阻礙或干涉日本對朝鮮的任何措置。俄國將旅順口、大連灣並其附近領土領水之租借權以及有關的其他特權,均移讓與日本政府。俄國將由長春至旅順口之鐵路及一切支線,以及附屬之一切權利、財產和煤礦,均轉讓與日本政府。此外,條約還規定將庫頁島南部和俄國對遼東半島的租借權以及其附近一切島嶼永遠讓與日本。

從此,日本取得了在中國東北的戰略優勢,為九一八事變的爆發埋下了伏筆;而在沙俄,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政黨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他們的革命行動成為12年後的“十月革命”的總預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